同濟自主招生:理科生面試考的多是文科題

字號:

本報訊 (記者 張炯強)同濟大學今年首次在本科自主招生中引入的“綜合素質(zhì)面試”開考。來自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的1000余名考生,昨天在同濟,接受300余名教授的“口頭”考察。此次面試,將占到考核總成績的60%,權(quán)重高于筆試。
    這是繼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之后,同濟成為本市第3所將面試作為考核學生主要手段的自主招生高校。
    每人被提問20分鐘
    同濟的面試考官昨天分成了39個小組,來自文、理、工、外語等各學科,對每個考生進行了20分鐘的提問。記者采訪考生時發(fā)現(xiàn),同濟作為一所以理工科為主高校,考生以理科生居多,但是,面試的題目竟以文科占了絕大多數(shù)。
    南匯中學考生金振濤第一個走出考場,他是一個理科生,高考加試物理。他回憶說,考官提出許多問題,比如“用英語講述高校的責任”“怎樣看待金融危機的影響”等等,可交談中就是沒有理科、工科的問題。另一位奉賢中學的女生高考加試化學,教授們提問:“如果學習中,你發(fā)現(xiàn)一位你不喜歡的教師,你如何處理?”“你對范跑跑是怎么看的?”“你喜歡中國的古代詩詞嗎?”等等。
    每人書寫“自我介紹”
    同濟此次面試還有一道公共題:談話前,每個考生都要親筆書寫一份“自我介紹”,作為教授們了解考生的“敲門磚”,也是提問話題的源頭,這道考題更加重了此次面試的文科氛圍。對此,同濟副校長陳以一解釋,學校就是要考察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即便是理科生,也要看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包括他們的書法。
    昨天的1000名考生中,有不少人曾經(jīng)參加過復旦、交大此前舉行的面試。他們反映說,幾所高校的教授所提問題大同小異,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像金融危機、奧運會等。那么,是否可以經(jīng)過某種特別的“培訓”,提高考生的面試成績呢?
    對此,同濟面試考核組組長、環(huán)境學院教授趙建夫認為,面試時沒有“標準答案”,不同考生即便答案相同,打分也是不一樣的。學??疾斓氖菍W生多年積累的綜合素質(zhì),這種能力靠短期突擊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