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收入韋氏詞典

字號:

英文詞典傾心 氣功“嫁”入《韋氏》
    此外 中國毛冠鹿一詞新入主《牛津英語詞典》在線版 專家認為 中國人足跡遍全球把文化帶到各地
    近日,英文詞典界的兩大巨頭——《韋氏大學詞典》今秋即將推出的第11版和《牛津英語詞典》的網(wǎng)絡(luò)在線版紛紛更新,納入許多新詞,不僅中國詞qigong(氣功)在《韋氏大學詞典》里榜上有名,而且Chinese muntjac deer(中國毛冠鹿)也在《牛津英語詞典》里占了一席之地。
    本報記者分別聯(lián)系了《韋氏大學詞典》美國編輯部和《牛津英語詞典》英國總部,獲悉他們在更新之前,對這些詞關(guān)注已久。
    韋氏
    “氣功”登堂入室
    韋氏公關(guān)部負責人阿瑟告訴本報記者,自從1898年第1版韋氏詞典出版以來,韋氏每年都在對詞的數(shù)量和意思進行更新,即將出版的第11版就新增了約百個新詞。
    韋氏的每一次更新都會吸收源于世界各國的詞匯,此次更新就收入了中國詞“qigong(氣功)”。阿瑟稱,在近年來的各種英文出版物中,“氣功”的出現(xiàn)幾率相當高,編輯部對此關(guān)注已久。同時,氣功在美國已經(jīng)被廣泛地應(yīng)用到了太極和瑜伽的練習中。
    此前,韋氏就收入過不少來源于中國的詞匯,比如“kung fu(工夫)”和“oolong(烏龍茶)”,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很常見的英文單詞了。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韋氏的更新中,“google”是被作為動詞收入的,定義為“使用Google搜索引擎去獲取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息”。
    牛津
    “毛冠鹿”和“三藏”入主
    《牛津英語詞典》在線版在最近的更新中也增加了1000多個新詞,不僅包括“Google”、“短信”等耳熟能詳?shù)脑~,而且還新加了Chinese muntjac deer(中國毛冠鹿)和Tripitaka(三藏)。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牛津英語詞典》公關(guān)部朱麗葉說,只有那些被廣泛運用且十分流行的詞才可能被選中。
    外來詞
    Chinese muntjac deer:
    中國毛冠鹿 名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Tripitaka:三藏 名詞 佛教典籍的總稱,義近“全書”
    計算機
    Google:動詞,使用谷歌搜索引擎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快速查找信息
    hacktivism:黑客行為 名詞,指入侵計算機系統(tǒng)
    科技
    GPRS :通用無線分組業(yè)務(wù) 名詞
    GSM:全球移動通信 名詞
    DVD:數(shù)字視頻光盤或數(shù)字影盤 名詞
    text message:發(fā)短信 動詞
    生活
    air kiss:飛吻 名詞
    feather-cut:(女子的)卷發(fā) 名詞
    flat-share:合租房
    名詞
    win-win:雙贏
    形容詞
    其他
    chip and PIN:芯片密碼卡 名詞
    biological clock:生物鐘 名詞
    yada yada:名詞,相當于“點點點”(省略號),通常在表示不耐煩的時候用
    牛津
    登錄網(wǎng)站看在線版
    《牛津英語詞典》公關(guān)部朱麗葉告訴本報記者,此次更新的單詞可以在http://www.oed.com/在線版看到,印刷版目前還沒有同步更新。
    外來詞
    qigong:氣功 名詞,一種古老的中國鍛煉身體的方式,包括靜思、控制呼吸和運動練習
    manga:漫畫 名詞,日本的連環(huán)漫畫或文筆生動的小說
    科技、計算機
    mouse potato:電腦狂(網(wǎng)蟲) 名詞,指花費大量時間用電腦的人
    ringtone:手機鈴聲 名詞
    text messaging 短信 名詞
    google 動詞
    文化休閑
    supersize:加大 動詞
    drama queen 作秀女王 名詞,小題大做、大驚小怪的人
    agritourism:農(nóng)家游 名詞
    生活
    polyamory:多角戀 名詞
    sandwich generation:三明治一代 名詞,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一代人
    empty suit:壞老板 名詞,不成功的管理者
    himbo:花瓶男人 名詞
    其他
    avian influenza:禽流感 名詞,一種發(fā)生在鳥類中的高度易變的爆發(fā)性流感,可能發(fā)生變異
    gastric bypass:胃旁路手術(shù) 名詞,一種縮小胃部的減肥手術(shù)
    專家看法
    新東方高級口譯班資深教師謝強多年來一直從事英語研究工作。他今天上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一種語言的詞匯是否會被其他語言接受或吸收,并不取決于使用這種語言的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地位,而是文化之間的交流。
    當一種語言相對其他語言來說差異性和獨特性很強時,這種語言中的詞匯就可能被直接引入其他的語言。比如豆腐是中餐食品,西方國家接受這種食品時,直接就引入了中文說法來指代豆腐(tofu)。
    謝強告訴本報記者,中國人的足跡遍布全球,也把中國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地。比如氣功,練氣功不需要器械配合,也不受場地限制,這種文化本身容易普及,它的詞匯就更容易被接受。
    中文吸收英文較困難
    相對于英文接受中文詞匯,中文直接吸收英文詞匯可能相對困難一些。
    謝強認為,中國文化作用于西方,要大于西方文化作用于中國。比如Internet,開始被譯為“因特網(wǎng)”,現(xiàn)在人們則更普遍地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說法。但某些飲食方面的外來品則給中文帶來了外來詞匯,比如可樂、漢堡等。文/記者 姚奕
    韋氏
    目前中國沒有新版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是韋氏在中國的出版商,其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中國市場上還見不到韋氏第11版的版本,由于版稅太高,公司目前也無出版11版的打算。
    牛津出版社中國區(qū)香港總部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如用戶需要,可以跟他們聯(lián)系,他們可以跟英國總部聯(lián)系訂貨事宜。文/實習生 朱京生
    韋氏選詞程序
    ▲發(fā)現(xiàn) 韋氏的編輯每天都會花費一至兩小時的時間來閱讀各種紙質(zhì)及電子版本的讀物以發(fā)現(xiàn)新詞、新用法等,稱為“閱讀并標注”。入庫 把標注過的詞存入一個電腦系統(tǒng)內(nèi),標明單詞的出處。這個存了1570萬個單詞的大詞庫從19世紀80年代就開始使用了。選入詞典 這是一個質(zhì)的改變,入選標準是“在特定時間段內(nèi),某一個詞被廣泛地使用,被多個出版物引用”。
    ▲牛津選詞特點
    流行詞
    判斷一個詞是否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通常需要得到這個詞的幾個獨立使用的例子,并且需要證明這個詞已經(jīng)被使用了一段相當?shù)臅r間。
    “老詞”
    有些最早被收錄進來的詞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甚至幾個世紀前。
    外來詞
    外來詞依然是新詞的主要來源,比如之前牛津收入的“fengshui(風水)”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