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否認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會導致兩種錯誤,一種是直線論,另一種是( )
A.激變論 B.循環(huán)論
C.庸俗進化論 D.庸俗唯物論
12.國體與政體之間的關系屬于( )
A.本質和現象的關系 B.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C.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D.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13.“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這種觀點是說( )
A.只要參加實踐活動就能獲得正確認識
B.一切認識都要直接參加實踐活動才能獲得
C.一切認識歸根到底都是從實踐中獲得的
D.只有直接經驗來自實踐
14.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有兩個相同觀點,其中一個是都主張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另一個是都主張( )
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B.認識是一個辯證發(fā)展過程
C.人能夠認識客觀世界
D.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
15.有人認為,一定歷史條件下被實踐證明為正確的理論,是永恒不變的終極真理。這是一種( )
A.形而上學觀點 B.唯物辯證法觀點
C.唯心主義觀點 D.相對主義觀點
16.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 )
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B.理論聯系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
17.聯結人與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環(huán)境 B.生產勞動
C.社會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 )
A.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因素的統(tǒng)一 B.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統(tǒng)一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 D.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
19.生產關系范疇反映的是( )
A.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 B.人與人之間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
C.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互助關系 D.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20.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的本質是( )
A.管理社會各項公共事務
B.為全體社會成員謀福利
C.統(tǒng)治階級壓迫被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
D.保護國家領土主權不受外來勢力侵犯
A.激變論 B.循環(huán)論
C.庸俗進化論 D.庸俗唯物論
12.國體與政體之間的關系屬于( )
A.本質和現象的關系 B.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C.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D.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13.“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這種觀點是說( )
A.只要參加實踐活動就能獲得正確認識
B.一切認識都要直接參加實踐活動才能獲得
C.一切認識歸根到底都是從實踐中獲得的
D.只有直接經驗來自實踐
14.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有兩個相同觀點,其中一個是都主張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另一個是都主張( )
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B.認識是一個辯證發(fā)展過程
C.人能夠認識客觀世界
D.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
15.有人認為,一定歷史條件下被實踐證明為正確的理論,是永恒不變的終極真理。這是一種( )
A.形而上學觀點 B.唯物辯證法觀點
C.唯心主義觀點 D.相對主義觀點
16.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 )
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B.理論聯系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
17.聯結人與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環(huán)境 B.生產勞動
C.社會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 )
A.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因素的統(tǒng)一 B.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統(tǒng)一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 D.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
19.生產關系范疇反映的是( )
A.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 B.人與人之間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
C.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互助關系 D.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20.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的本質是( )
A.管理社會各項公共事務
B.為全體社會成員謀福利
C.統(tǒng)治階級壓迫被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
D.保護國家領土主權不受外來勢力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