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diǎn)知識:福陵的下馬牌坊

字號:

大紅門前的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座石造牌樓,牌樓四柱三間三樓。全長10.5米,寬3.13米,柱為方形。每根立柱下部是長方形的基座,座高1.66米寬1。1米,上面雕刻有纏枝蓮、仙人、仙鹿、松柏、麒麟等祥瑞圖案?;髑昂蟾饔斜Ч氖?,鼓心是蓮花形,下面雕有錦袱,錦袱兩角各墜古錢一枚。抱鼓石下是須彌座,岔角石上刻有纏枝紋,每根石柱由四節(jié)組成,立柱頂端有一圓形的蓮花座,上面雕有一只石犼。樓為歇山式,斗拱、滴水、瓦攏、勾頭、搏風(fēng)、大脊等構(gòu)件俱全。正中明間坊心刻有文字及圖案,文字朝外,滿蒙漢三體,豎書,滿文在左,蒙文在右,漢文居中。漢文是“往來人等至此下馬,如違,定依法處”。坊額里面雕刻有仙人獻(xiàn)寶、松、柏、祥云、海水、喜鵲等圖案,南間坊心其外面雕有鯉魚跳龍門,仙人擊鼓;里面雕有海水江涯、仙人童子。北間坊心刻有仙人騎獸、神鳥、海水江涯,外面雕有仙人、蟒蛇、祥云。整個牌坊的雕工古樸、典雅、精美。
     這對石牌坊是福陵最早的建筑物?!肚逄趯?shí)錄》上記載,天聰三年“陵東、西兩旁立下馬坊,禁乘車馬行走,遇必下,諸貝勒大臣以下,小民以上。違者罰?!狈簧系奈淖峙c《實(shí)錄》這條記載吻合。
     此坊是仿照明朝皇陵建造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安徽鳳陽的陵墓就有這樣的石牌坊,坊額上刻有“諸司官員下馬”?!睹鲿洹芬?guī)定,“車馬過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馬,違者以大不敬論”罪。
     這對石坊由于雕造堅(jiān)固,三百多年來很少發(fā)生損壞,只有嘉慶十年(1805年)做過一次大修。《內(nèi)務(wù)府檔》記載,先是東側(cè)下馬坊的地腳發(fā)生沉陷,坊身傾斜。嘉慶十年三月七日盛京地區(qū)又刮了一場暴風(fēng),將已經(jīng)傾斜的上截坊身“吹落”,石坊斷成兩截。由于本年秋季嘉慶皇帝要駕臨福陵祭祖,按理說,皇帝到來之前必須將石牌坊修好??墒牵诙潭處讉€月時間完成這樣一項(xiàng)工程是根本不可能的。盛京工部官員反復(fù)斟酌,想出一個暫時的辦法:用木料代替石料,在石座上安裝半截木牌樓,皇帝東巡結(jié)束后重新復(fù)原。這個辦法得到嘉慶的贊賞。嘉慶東巡之后,石牌坊恢復(fù)了原貌,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福陵石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