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diǎn)知識:福陵八景

字號:

歷,許多名勝古跡,游覽景區(qū)被文人概括成若干景觀,諸如“某某八景”、“某某十景”之類,名稱文字多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傳記。此為文人墨客們對景觀的詠賦之作。這種現(xiàn)象一面說明了這些景觀在歷的知名度,同時也更賦予這些景觀諸多神秘色彩,使之更加富有魅力。
     福陵,以其雄偉壯觀、金碧輝煌的建筑,引人入勝的山山水水吸引著眾多文人的筆墨。清代末年有一位自號“錦云館主”的文士擬有“福陵八景”傳世,八景分別名之為“龍灘垂釣”、“引水歸帆”、“寶頂凝輝”、“天橋掛瀑”、“泉溝采藥”、柳甸聞鶯”、“明樓過雨”、“西山晴雪”。
    龍灘垂釣
     在福陵前的渾河岸邊,曾因沙多而成灘。其中一灘東西狹長,橫對于河岸,形似困頓欲睡之‘臥龍”,故而名曰“龍灘”。每當(dāng)河水水位低落,龍灘暴露之時,總有垂釣者不約而同來到灘邊,悠閑而坐,垂釣河中,間或小有收獲,或也品嘗垂釣之樂。
    引水歸帆
     在交通尚不發(fā)達(dá)的清代,渾河是沈陽一條交通要道。每到夏秋之際,河水充盈,水面也變得異常寬闊,往來于清原、新賓、海城、牛莊等處的各種貨船穿梭如織,從福陵前經(jīng)過。那破水而來者,那游戈而去者,往來不斷,但見的是點(diǎn)點(diǎn)白帆,裝點(diǎn)著渾河。
    寶頂凝輝
     從前,福陵寶頂不僅沒有樹木遮蓋,而且上面涂著一層白灰,光滑如鏡。在強(qiáng)烈的陽光照射下,寶頂后煙生輝,構(gòu)成一奇特景觀。美其名曰寶頂凝輝。
    天橋掛瀑
     “天橋”指的是一百單八蹬前面的神橋。從前,每到雨季,山水匯集下來,從神橋自東而西流出。因神橋處地勢很高,從遠(yuǎn)處遙望神橋,有如一瀑布高懸空中,也如當(dāng)空飄起一束銀白的綢帶,頗為壯觀。
    泉溝采藥
     福陵后山溝壑縱橫,且多泉水,故名“泉溝”。泉溝草木茂盛,藥材甚多。在中醫(yī)藥主宰醫(yī)療的舊時代,來此采草藥者絡(luò)繹不絕。或許也因此處藥材借有皇陵“靈氣”之故吧!
    柳甸聞鶯
     福陵周圍到處古木參天蔽日,唯有東北一角有柳甸一處,這里柳樹低矮,中有平坦的草甸。每到春秋之交,對對黃鶯飛來覓食塔戲。此時漫步于柳甸之間,會聽到黃鶯的清麗鳴叫,令人心曠神怡。
    明樓細(xì)雨
     每當(dāng)春季來臨,霏霏細(xì)雨之日,煙雨蒙蒙籠罩著福陵。雨過天晴之時,處在高處的明樓首先入人眼簾,雨后的明樓金瓦耀目,色彩斑斕,彩畫如新,令人心生贊嘆之詞。
    西山晴雪
     西山指的是福陵西側(cè)橫貫東西的一條大嶺。西山草木比陵區(qū)低矮,每到冬季,這里白雪皚皚,一片銀白。遠(yuǎn)望去,冬日陽光照射下,西山宛如一條巨大的“銀龍”,臥于福陵之旁。 ——“八景”只是福陵諸多景觀的一部分。福陵有些景觀還被列入“沈陽八景”、“‘沈陽十六景”中,天柱山、陵松尤其引人注目,如“天柱排青”、“天柱衡云”、“天柱神松”、“天柱青松”等等,皆為福陵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