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知識之景點:廬山瀑布群

字號:

古人云: "泰岱青松, 華岳摩嶺, 黃山云海, 匡廬瀑布, 并稱山川絕勝".廬山之美, 素享"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而廬山之美, 瀑布居首.
    據(jù)考證, 廬山之名, 早在周朝就有了.古人對千里平川上竟突兀出一座如此高聳秀美的廬山, 山上又有眾多的瀑布溪流, 曾感到迷惑不解.於是, 就編了許多神話故事, 來解釋廬山及其泉瀑的來歷, 其中秦始皇趕山塞海的故事, 就是其中的一個.
    相傳秦始皇在為自己建造陵墓的過程中, 曾得到一根威力無窮的神鞭, 那神鞭所到之處, 山崩地裂.秦始皇將神鞭向驪山的一角抽去, 只見驪山的那一角變成了一座脫離秦嶺的孤山.秦始皇再連抽幾鞭, 不料把那山就趕到了長江南岸的鄱陽湖畔.此時日暮黃昏, 天色漸暗, 秦始皇決定暫作小憩, 等第二天天一亮再趕山下海, 鋪平去蓬萊仙境的道路.那知當夜失去神鞭的南海觀音聞訊趕到, 乘秦始皇酣醉之時, 換走了神鞭.第二天, 秦始皇醒來, 便舉鞭趕山下海, 那知山是巋然不動.秦始皇一氣之下, 竟在川上連抽九十九鞭, 直打得那山滿身鞭痕, 汗如雨下, 可仍紋絲不動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無可奈何, 只得將鞭子扔下, 垂頭喪氣地回京都去了.從此, 那山便在鄱陽湖畔扎下了根, 這就是今日的廬山.由於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條鞭痕, 后來就變成了九十九道錦繡深谷, 秦始皇扔下的趕山鞭子, 變成了龍首崖外高聳入云的桅桿峰;那滿身流淌的汗水, 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銀泉飛瀑了.
    當然, 事實上廬山的形成根本不是什么秦始皇趕山下海而成, 而是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所造成.大約在7000 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 地殼構造運動強烈, 廬山受南北兩向強力擠壓, 形成地壘式斷塊山.地壘式斷塊山的山峰險峻, 斷層又縱橫交錯, 形成廬山眾多的深澗峽谷, 加上亞熱帶的豐沛雨水, 泉 瀑便隨之形成.
    廬山瀑布多姿多彩, 景色迷人.唐朝詩人張九齡在湖口望廬山瀑布, 便吟詩一首, 流傳至今.詩曰:
    萬丈紅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 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氳.
    廬山瀑布群的主要瀑布有: 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zhí)逗蜑觚執(zhí)镀俨?、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