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死人“走路”的湘西趕尸匠

字號:

湘西趕尸匠,入行必須面試,年滿十六歲,身高一米七以上,相貌丑,膽子大,才能被錄取。
    湘西既有譽滿全球的張家界,也有神秘莫測的趕尸。早些年代,你若在湘西神秘的山村小客店投宿,便極有可能看到死尸走路,當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搖搖晃晃地走來一行尸體,尸體都披著寬大的黑色尸布。這些披著黑色尸布的尸體前,有一個手執(zhí)銅鑼的活人,這個活人,當?shù)厝私凶觥摆s尸匠”。其實,說是“趕尸匠”不如說是“領(lǐng)尸匠”,因為他是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lǐng)著這群尸體往前走的。他不打燈籠,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guān)起來。尸體若兩個以上,趕尸匠就用草繩將尸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一個,黑夜行走時,尸體頭上戴上一個高筒毯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路上有“死尸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趕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后面,是尸體停歇之處。趕尸匠趕著尸體,天亮前就達到“死尸店”,夜晚悄然離去。尸體都在門板后面整齊地倚墻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幾天幾夜。
     過三關(guān)才可當學(xué)徒
    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尸這一行業(yè),學(xué)這行業(yè)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尸匠從不亂收徒弟。學(xué)徒由家長先立字據(jù),接著趕尸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丑一點。趕尸匠先讓應(yīng)試者望著當空的太陽,然后旋轉(zhuǎn),接著突然停下,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尸。接著,趕尸匠要你找東西、挑擔(dān)子。因為尸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尸體爬不上去。趕尸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后,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尸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里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尸匠的膽量。這三關(guān)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趕尸匠學(xué)徒的可能。
    趕尸匠的家里,跟一般農(nóng)民一樣,照樣“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只有接到趕尸業(yè)務(wù)時,他們才將自己裝束一番,前去趕尸。他們雖趕尸,卻忌諱趕尸這個名詞。因而,內(nèi)行人請他們趕尸,都說:“師傅,請你去走腳”或“走一回腳”。趕尸匠若答應(yīng),他便拿出一張?zhí)刂频狞S紙,讓你將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別等等寫在這張黃紙上,然后畫一張符,貼在這張黃紙上,最后將這張黃紙藏在自己身上。
    趕尸匠的穿著也十分特別:他不管什么天氣,都要穿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腰包藏著一包符。
     科學(xué)家暫難解釋
    師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畫符,這種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黃紙上用朱筆畫上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途中遇到意外情況,便將這種奇特的符朝西掛在樹上或門上,有時也燒灰和水吞服。
    同時徒弟必須學(xué)會三十六種功,才能去趕尸。第一件功,便是死尸“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讓死尸能站立起來。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讓尸體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轉(zhuǎn)彎功”,也就是尸體走路能轉(zhuǎn)彎。另外,還有“下坡功”、“過橋功”、“啞狗功”等。“啞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見著尸體不叫。因死尸怕狗叫,狗一叫,死尸會驚倒,特別是狗來咬時,死尸沒有反抗能力。死尸會被咬得體無完膚。最后一種功是“還魂功”,還魂功越好,死尸的魂還得越多,趕起尸來便特別輕松自如。這種“還魂功”,實際上是用一種湘西特產(chǎn)的草藥撒在尸體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奇特的行業(yè),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因為,一、只有湘西有“死尸客店”。二、只有湘西群眾聞見趕尸匠的小陰鑼,知道迥避。三、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過,他們當然不會準死尸入村。四、湘西人聞見陰鑼聲,便會主動將家中的狗關(guān)起來,否則,狗一出來,便會將死尸咬爛。因而,這種十分奇特的趕尸行業(yè),只有湘西才有。
    死尸怎么會被活人趕著走,很多科學(xué)家在進行研究。各說不一。說不定有一天,會使這一常人難以理解的奇特行業(yè)和現(xiàn)象,得到應(yīng)有的科學(xué)解釋。然而,另一種說法是,“趕尸”其實是黑幫的走私活動,借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爭相走避的隊伍,掩飾販毒非法行為。
     不可思議的“吆死人”
    筆者見過路旁攤開著的紙?zhí)帲厦娲髸鞍核廊诉^省”六個大字。當時并不相信會有此事,殊不知,后來竟親眼目睹了這一奇觀。
    “狐死正首丘”,中國人特別眷戀自己的鄉(xiāng)土。不管怎樣,葉落必須歸根??退喇惖氐挠巫樱救说囊庠敢欢ㄒ朐嶙鎵L;孝子賢孫必得搬喪回籍,親友相知也都有資助此事的義務(wù)。一時還不可能,便只好權(quán)厝,除了顯宦富家,此舉又談何容易!應(yīng)運而生則有“吆死人”這種七十二行以外的職業(yè)出現(xiàn)(吆是吆喝的意思,實際的行動是趕,但趕這個行動一般是伴以口頭發(fā)出的聲音來助成,如趕雞、趕豬就稱作吆雞、吆豬,趕死人也就叫吆死人了)。據(jù)說這種職業(yè)出于“河南教”,故連稱“河南教吆死人”。但“河南教”是怎么一個形式和內(nèi)容,正式名稱是否如此,甚至是否是“河南”這兩個字,筆者雖曾訪問了很有閱歷的老人,仍不得其詳??蔀閿?shù)不少的老人都說親眼看見過鄉(xiāng)關(guān)大道上硬有死人在走路,千真萬確!
    我早年也見過路旁攤開著的紙片,上面大書“包吆死人過省”六個大字。其實我心里總有點不太相信:死了的人怎么會走路呢?難道真如老人們所說的“邪法就有那宗魔力”嗎?
    一九四九年底,四川的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剛剛解放。當時我在這一帶地區(qū)的岷江水運交通管理部門作事。一天中午過后不久,我走在彭山地界的馬路上。然后后面有人擦身而過,我立刻注意到他走路的樣子挺怪,硬枝戳棒的,很不自然。我不由得停下步來回顧,耳邊響起一個輕輕的聲音:“吆死人的!”這時趕上來的另一個行人,他見我滿臉狐疑的神情,特意點醒我的。我恍然大悟,于是看得更加仔細:那“死人”穿著又長又大的黑袍,沒有衣袖,有些臃腫氣象,頭上似乎有點黑而,不知是衣領(lǐng)還是外包上去的,一頂草帽蓋著,草帽稍向后翹。上身僵直,卻一步步有節(jié)奏地往前移動。黑袍的前面又有一個穿短衣的人,左手腕上掩個竹籃之類的東西,手執(zhí)一個舊燈,仿佛有點火光在前面亮著。這短衣人走路的方式也奇特:總是斜著身子,以一個相當?shù)陌朊鎸χ谂郏谎酃饩o盯住黑袍及其身后,時不時偏頭朝前面看看。每走不多遠,從他手里就飄下來一張不大的紙片。我很快就想到這是“紙錢”,抬棺木出喪也要在沿路丟下的所謂“買路錢”。出于好奇心的驅(qū)使,我跟蹤著走了老遠一段路程。遇到上坡下坡、上橋下橋,那短衣人還對黑袍呼明;轉(zhuǎn)彎倒拐,黑袍也聽著短衣人的聲音行動。那時,我想:說來是“吆死人”,其實稱作“引死人”,倒更合符實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