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婚俗——德昂族的習(xí)俗與婚俗

字號:

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正式改名為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xiàn)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縣三臺山和鎮(zhèn)康縣軍弄等地。
    德昂族有自已的語言,無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語文、漢語文。篤信小乘佛教中的潤教派。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種植水稻、玉米、蕎子、薯類等,擅長種茶。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絕大多數(shù)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爺,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齋飯由全寨人輪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過去一直有見殺不吃、聞聲不吃的習(xí)慣。
    直至1950年后,這些情況才有所改變。每逢節(jié)日,相互宴請成俗,不論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鮮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時蘸辣椒水吃,別具風(fēng)味。
    “串姑娘”
    德昂族青年男女最重要的戀愛方式也是"串姑娘"。最初,"串姑娘"是在傍晚進行。屆時,小伙子到意中人家附近唱山歌吹蘆笙,暗遞情意。如果姑娘對此無動于衷,則表示拒絕。
    如果姑娘與小伙子搭話或?qū)Ω?,則表示姑娘喜歡小伙子且愿意和小伙子戀愛,并把小伙子迎進家中的客房里。
    小伙子如果是從較遠的地方來,姑娘會更加熱情地招待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戀愛,男女雙方感情漸深,便會互贈心愛的禮品,私下訂婚。男方贈送女方的禮物一般有手鐲、腰箍、項圈、篾蘿等;女子回贈的一般都是自己精心縫織的掛包 織錦之類。
    斬雞頭定終身
    德昂族青年男女訂下終身后,小伙子便告訴父母,由父母或請親友到女方家求親。 女家同意后,小伙子的父母及親友數(shù)人去女方家喝定親酒。喝定親酒前,必須殺一只雞,還要把雞頭當眾斬掉,以示雙方今后一定不反悔。
    傷心調(diào)
    德昂族新娘出嫁的前一夜,村里的男女青年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在新娘家里的火塘邊談笑。 入座時,青年人坐在靠近火塘的地方,少男少女們只能坐或站在青年人的后面,即離火塘較遠的地方。
    人們坐定以后,新娘或新娘的女友便將裝有草煙、石灰、沙棘、蘆子等的煙盒請客人嚼煙。大家一邊嚼煙一邊談笑,新娘向大家訴說臨別的心情并祝愿伙伴們生活美滿,客人們也衷心祝愿新娘婚姻美滿,生活幸福。
    這時候,小伙子們?yōu)榱吮硎就樾履锏南e心情,取出隨身攜帶的蘆笙合奏"傷心調(diào)"。過一段時間再由演奏的一個小伙子獨奏。"傷心調(diào)"委婉動人,帶有濃厚的哀傷情調(diào)。他們就是這樣,以這樣的哀傷情調(diào)作為禮物送給即將遠嫁他鄉(xiāng)的新娘的禮物。
    結(jié)婚拜佛寺
    德昂人的結(jié)婚儀式比較簡單,結(jié)婚時,男方請兩位婦女和兩位姑娘去接新娘。接回來新娘后,新郎便領(lǐng)著新娘去給本寨的老人叩頭,隨后夫妻雙雙去到佛寺拜佛,請佛爺為他們念經(jīng),并把帶去的禮物和錢敬奉給佛寺。
    至此,儀式便告結(jié)束。然后宴請客人三天,第一天宴請村寨長老頭人,第二天宴請所有親戚,第三天宴請本村寨的年輕人和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