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情:京族藝術——舞蹈

字號:

“跳天燈”這是在唱哈節(jié)中表演的舞蹈。京族人民過去長期以捕魚為生,在海上捕魚時的安全和豐收,是漁民的愿望,“跳天燈”就是祈求海神保佑的舞蹈。由四個、六個或八個女子表演,他們身穿白色長衫,黑色長褲,頭頂一個碗,上面燃著三枝蠟燭,兩手各拿一只杯子,杯中也燃著蠟燭,隨著鼓點節(jié)奏的快慢一面手托蠟燭轉動手腕,一面縱橫交錯的穿插,構成各種圖形,氣氛肅穆,安靜,燭光與白色長衫相映,形象十分優(yōu)美。
    “跳天燈”的舞蹈動作:雙手在腹前上下繞圈,一般都是側身對觀眾,“圓場”步、走十字花、并步等幾種。還有雙手在腹前上下繞一圈后,再由下而上分開,于肩旁側靜止,步法相同。敬禮下場動作要求頭頂之碗燭不可掉落,兩腿彎曲,同時雙手在胸前合掌?!疤鞜簟蔽璧竸幼鞫饲f優(yōu)美,腳跟落地時堅實,膝部顫動有力,這是他們長期行走在沙灘上形成的舞蹈特點。
    “花棍舞”也是在“唱哈節(jié)”時跳的舞蹈。由女子一或二人,身穿白色長衫黑長褲表演,舞時兩手各持一條長約一尺多的木棍,上纏彩色花紙、棍頭扎成紙花。舞蹈以手腕繞動花棍為主,或上下、左右繞動,或在胸前交叉、分開,或以花棍尾端相互碰擊,或以一棍搭肩一棍繞圈,動作變化多樣但步法變化不多,基本上是碎步。伴奏樂器只用鼓,鼓點隨舞者表演逐漸加快,給人以明快和流暢的感覺。
    “采茶摸螺舞”是唱哈節(jié)中反映勞動生活的歌舞。歌詞大意是:姐妹上山摘茶,采野花三五朵,下溪下溪戲耍去摸螺,快捶螺,用力吸,叮當呵叮。
    在一曲特色濃郁而親切的歌聲中,舞者時而有模擬采茶的動作,時而以左手模擬握螺狀,右手伸出食指輕輕敲打,表示捶螺的動作,舞步則與“跳天燈”大致相同。京族人民性情含蓄、溫柔,舞蹈動作也是柔和、抒情的,當“哈妹”唱到“叮當呵?!睍r,通過輕輕的擊掌,手指輪轉和兩臂的自然擺動,表達其內在的情感,形成其獨特的風格。
    “唱哈節(jié)”一般要進行三至五天,除了比較完整的“跳天燈”、“花棍舞”、“采茶摸螺” 等外,還有“敬酒舞”、“敬香舞”(即“跳樂”)、“跳香舞”、“再見歌”等?;緞幼髋c“跳天燈”相同,只是“敬酒舞”、“跳樂”、“再見歌”為徒手舞,“跳香舞”左手持三支香而舞。
    “對唱情歌”或“對花屐”是過去京族地區(qū)青年男女戀愛、訂親的方式。每逢中秋節(jié)或豐收后的月夜,女青年成群結隊來到山坡草坪,男青年也三三兩兩地緩緩走出,月光下青年男女先要對唱情歌,待情投意合后,就靦腆地拿出花屐來對,如果兩人的花屐剛好合成一對,就算“天作之合”了。其實平時已有愛慕之心的男女,節(jié)日前早已從對方房門外偷看了花屐的樣式和尺寸,自然會做出一樣的花屐來。當他們對上花屐以后,就高興地互相祝賀,邊歌邊舞,對打起花屐來。
    “竹馬舞”和“搖船舞”為喪葬儀式中的重要部分。解放前,京族地區(qū)葬禮是很繁瑣?!爸耨R舞”是三年祭日時跳的舞。舞者右手持四尺長的竹棍,棍兩頭扎著油棉或其它可燃物品,舞時將棍兩端點燃,邊唱邊舞,或是先唱后舞,內容是超度亡魂的?!皳u船舞”是一女兩男的祭祀舞,用紙扎一個小舢板為道具,女的在前拉船,男的持槳,分別在船的左右劃船,以表示把死者“平安渡到陰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