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美國財產(chǎn)法(7)

字號:

在英美法系委托占有譯為"Bailment",是指非財產(chǎn)所有者受財產(chǎn)所有者之委托對財產(chǎn)所實行的合法占有。占有者不是財產(chǎn)的真正主人,而只是受財產(chǎn)所有者(bailor)的委托而代行保管,受托人(bailee)有義務照管該財產(chǎn)并如約將其送交財產(chǎn)的所有者。
    委托占有分為三類:
    1.完全為委托人利益(Sole benefit for bailor. i.e. "Take
    care of this for me whileI'm away.")
    2.完全為受托人利益(Sole benefit for the bailee. i.e. Borrowing items.)
    3.雙方互利(mutual benefit of both parties. i.e. coat check)
    上述三種受委托人的義務如下:
    A. 1: only for gross negligence
    B. 2: only for slight negligence
    C. 3: only for ordinary negligence
    D. Cases of misdelivery-split
    a. Majority- bailee strictly liable
    b. Minority- apply standard of care for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bailment.
    E. Involuntary bailments and finders
    a. A finder can be deemed a bailee of an item he finds, but
    most of the time finders will not be regarded as
    involuntary "gratuitous" bailees. Even in the case
    of
    finders, there is probably some benefit to the finder.
    b. A potential finder has no obligation to take a found
    good into possession, but if she does, she becomes a
    bailee to the true owner.
    在英美法中,委托占有有三個構成要件:(1)委托人必須對所委托的財物擁有所有權或占有權;(2)委托人必須將對所委托的財物的排他占有(Exclusive
    Possession)和實際控制權交付與受委托人;(3)受委托人必須自愿接受和控制所委托的財物,并且知道他有按委托人的指令歸還該財物的義務,愿意承擔對該財物的保管和控制的責任。
    2、相關案例分析
    為了清楚地了解委托占有的這三個構成要件,我們首先來看看下面芝加哥與田納西州的停車場丟失車輛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判案:
    威廉先生將車駛近了芝加哥市機場的普通停車場,停放在停車場的停車位上,由于該停車場停車并不需要預先付停車費,而在將車開離停車場時在出口處交付停車費,于是威廉先生鎖好車,然后自己拿著車鑰匙離開停車場去辦理自己的事。當威廉先生辦完事回到停車場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丟失了。威廉先生只有持車輛的保險合同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賠償了威廉先生車輛丟失的損失,同時也從威廉先生那里取得了代位權(Submgation),保險公司以停車場作為受委托人應該承擔車輛丟失的損失為由,向停車場提出索賠要求。停車場認為威廉先生只是租用了停車場的一個停車位,在威廉先生與停車場之間并沒有委托占有的委托關系。芝加哥法院判決認為,停車場并未實際控制威廉先生的車輛,威廉先生和停車場之間也不曾有任何口頭或其他方式的協(xié)議,因此,威廉先生與停車場之間并沒有產(chǎn)生委托占有的委托關系,所以停車場不應賠償威廉先生丟失車輛的損失。
    另一個案例是由田納西州法院所審結的一個有關現(xiàn)代化停車場車輛丟失賠償?shù)纳显V案。案情大致為:上訴人是田納西州一家名為海特的多層高級旅館的主人。緊挨著旅館主樓的后面是一個具有現(xiàn)代設備、現(xiàn)代管理方式的現(xiàn)代化停車場。該停車場只有一個進口和一個出口,單一進口處由售票機控制著,單一出口處由一位停車場工作人員控制,出口與進口相對,停車場工作人員在出口處的一個小亭子里可以隨時觀察到進出口的一切動靜。停車場雇傭幾名保安人員,都身著特制的保安服裝,平時有兩名保安值班,負責在旅館以及所屬場地包括停車場巡邏。停車場不僅供旅館的住客使用,同時停車場經(jīng)營也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有償使用服務。一天早上,被上訴人艾倫先生將自己的一輛新轎車開到該停車場的進口處,從自動售票機上取下停車票,售票機便自動打開停車場進口的欄桿,允許艾倫先生的車進入。艾倫先生將車開上四層,停放好車、鎖上、取出鑰匙,乘電梯離開了停車場。當艾倫先生幾小時后返回停車場取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新轎車不見了,艾倫先生找到出口處的停車場工作人員,得到的答復是:"噢,車沒有從這里開出來。"艾倫先生便報告給上訴人雇傭的安全部門,然后又報告了警察,但艾倫先生的新轎車始終沒有找到。艾倫先生作為該案的原告,對海特旅館提起訴訟,要求被告賠償。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原告的判決,被告不服,向田納西州法院提起上訴。
    田納西州法院經(jīng)審理后,法官的判詞為:在本案中,法院考慮到當車主將汽車停放在一個商業(yè)經(jīng)營性的停車場而被盜丟失的情況下,便存在該停車場主人自然和外延的責任問題。下級法院根據(jù)本州以前的判例裁定,當車主將汽車停放在一個現(xiàn)代的、室內、多層樓與大型旅館連接在一起的由上訴人所經(jīng)營的停車場,并鎖好自己的車時,委托占有的委托關系便已產(chǎn)生。田納西州法院判決這個裁定是合理的,因而維持下級法院的判決,旅館應當賠償原告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