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注會《稅法》關于稅收法律關系

字號:

【問題】如何理解 “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雙方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為主體雙方是行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所以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
     【解答】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雙方法律地位平等,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另一種表述。我國憲法規(guī)定,不論是自然人還是國家組織,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主體,誰也不享有任何的特權。然而這是從法律地位上來講的。具體到稅收法律關系中,稅法作為一種義務性法規(guī),其規(guī)定的權利和義務又是不對等的。即:在稅收法律關系中,國家享有較多的權利,承擔較少的義務;納稅人則相反,承擔較多的義務,享受較少的權利。這種權利義務的不對等性,根源在于稅收是國家無償占有納稅人的財產(chǎn)或收益,必須采用強制手段才能達到目的。賦予稅務機關較多的權利和要求納稅人承擔較多的義務恰恰是確保稅收強制性和實現(xiàn)稅收目標的法律保證。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義務的不對等不僅表現(xiàn)在稅法總體上,而且表現(xiàn)在各單行稅法、法規(guī)中;不僅表現(xiàn)為實體利益上的不對等,而且表現(xiàn)在法律程序上的不對等。但是,國家與納稅人之間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只能存在于稅收法律關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