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三支一扶考試邏輯推理練習題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1年湖南三支一扶考試邏輯推理練習題》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BR>    1.哲學家:“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思考。如果我思考,那么人生就意味著虛無縹緲?!?BR>    若把“人生并不意味著虛無縹緲”補充到上述論證中,那么這位哲學家還能得出什么結論?
    A.我思考。 B.我不思考。 C.我存在。 D.我不存在。
    此題考察充分條件的假言推理。
    否定后件,否定前件。
    選B
    2.有5名日本侵華時期被抓到日本的原中國勞工起訴日本一家公司,要求賠償損失。2007年日本高法院在終審判決中聲稱,根據(jù)《中日聯(lián)合聲明》,中國人的個人索賠權已被放棄,因此駁回中國勞工的訴訟請求。查1972年簽署的《中日聯(lián)合聲明》是這樣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zhàn)爭賠償要求?!?BR>    以下哪一項與日本高法院的論證方法相同?
    A.王英會說英語,王英是中國人,所以,中國人會說英語。
    B.我校運動會是全校的運動會,奧運會是全世界的運動會;我校學生都必須參加校運會開幕式,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必須參加奧運會開幕式。
    C.中國奧委會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Y先生是中國奧委會的委員,所以,Y先生是國際奧委會的委員。
    D.教育部規(guī)定,高校不得從事股票投資,所以,北京大學的張教授不能購買股票。
    題中推理出現(xiàn)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講政府,換成了人民。
    D項,將高校換成了個人。
    3.《樂記》和《系辭》中都有“天尊地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等文句,由于《系辭》的文段寫得比較自然,一氣呵成,而《樂記》則顯得勉強生硬,分散拖沓,所以,一定是《樂記》沿襲或引用了《系辭》的文句。
    以下哪項陳述如果為真,能有力削弱上述論證的結論?
    A.經(jīng)典著作的形成通常都經(jīng)歷了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漫長過程。
    B.《樂記》和《系辭》都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成書年代尚未確定。
    C.“天尊地卑”在比《系辭》更古老的《尚書》中被當作習語使用過。
    D.《系辭》以禮為重來講天地之別,《樂記》以樂為重來講天地之和。
    削弱,B和C都可以削弱。B是有可能削弱結論。C是削弱論據(jù)。C的削弱程度要強一些。選C
    4.張偉的所有課外作業(yè)都得了優(yōu),如果她的學期論文也得到優(yōu),即使不做課堂報告,她也能通過考試。不幸的是,她的學期論文沒有得到優(yōu),所以她要想通過考試,就不得不做課堂報告了。
    上述論證中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因為該論證()
    A.忽視了這種可能性:張偉的學期論文必須得到優(yōu),否則就要做課堂報告。
    B.依賴未確證的假設:如果張偉的學期論文得不到優(yōu).她不做課堂報告就通不過考試。
    C.忽略了這種可能性:如果張偉不得不做課堂報告,那么她的學期論文就沒有得到優(yōu)。
    D.沒有考慮到這種可能性:有的學生學期論文得了優(yōu),卻沒有通過考試。
    這個推理的錯誤: 通過考試只是個充分條件的后件,否定前件,未必否定后件。
    所以選B
    5.一項新的醫(yī)療技術,只有當它的療效和安全性都確實可靠之后才能臨床使用。1998年美國科學家成功地使人類胚胎干細胞在體外生長和增殖,這種干細胞技術如果與克隆技術相結合,將可以由患者的體細胞培養(yǎng)出所需的組織細胞,取代患者的壞損細胞,以治療各種疑難疾病,這就是所謂“治療性克隆”。但現(xiàn)在“治療性克隆”離臨床使用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給上述結論以強的支持?
    A.由于“治療性克隆”涉及破壞人類早期胚胎問題,因而引起羅馬教會以及美、法、德等國政府的強烈反對。
    B.到目前為止,人類胚胎干細胞的獲得是相當困難的。
    C.目前科學家還遠未弄清人類胚胎干細胞定向分化為各種細胞的機制以及如何防止它轉化為癌細胞的問題。
    D.韓國學者黃禹錫為一名因車禍癱瘓的兒童進行干細胞修復,但他有關干細胞的研究成果全部屬于造假。
    選C。第一句話是關鍵。
    6.顧頗剛先生認為,《周易》卦爻辭中記載了商代到西周初葉的人物和事跡,如高宗伐鬼方、帝乙歸妹等,并據(jù)此推定《周易》卦爻辭的著作年代當在西周初葉?!吨芤住坟载侈o中記載的這些人物事跡已被近年來出土的文獻資料所證實,所以,顧先生的推定是可靠的。
    以下哪項陳述準確地描述了上述論證的缺陷?
    A.論證中的論據(jù)并不能確定著作年代的下限。
    B.卦駁辭中記載的人物和事跡大多數(shù)都是古老的傳說。
    C.傳說中的人物和事跡不能成為著作年代的證據(jù)。
    D.論證只是依賴權威者的言辭來支持其結論。
    題干的缺陷在于,僅僅根據(jù)一些事來推斷時間,是不能成立的。
    BC是迷惑項,BC是有悖于文中第二句話的。
    選A
    7.經(jīng)濟學家:如果一個企業(yè)沒有政府的幫助而能獲得可接受的利潤,那么它有自生能力。如果一個企業(yè)在開放的競爭市場中沒辦法獲得正常的利潤,那么它就沒有自生能力。除非一個企業(yè)有政策性負擔,否則得不到政府的保護和補貼。由于國有企業(yè)擁有政府的保護和補貼,即使它沒有自生能力,也能夠贏利。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以下哪項陳述一定為真?
    A.如果一個企業(yè)有政策性負擔,它就能得到政府的保護和補貼。
    B.在開放的競爭市場中,每個企業(yè)都是有自生能力的。
    C.如果一個企業(yè)沒有自生能力,它就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D.如果一個企業(yè)有政府的保護和補貼,它就會有政策性負擔。
    考察的還是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假言推理。
    代入看下。
    D符合。
    8.A國的反政府武裝綁架了23名在A國做援助工作的H國公民作為人質,要求政府釋放被關押的該武裝組織的成員。如果A國政府不答應反政府武裝的要求,該組織會殺害人質;如果人質慘遭殺害,將使多數(shù)援助A國的國家望而卻步。如果A國政府答應反政府武裝的要求,該組織將以此為成功案例,不斷復制綁架事件。
    以下哪項結論可以從上面的陳述中推出?
    A.H國政府反對用武力解救人質。
    B.如果多數(shù)援助A國的國家繼續(xù)派遣人員去A國,綁架事件還將發(fā)生。
    C.多數(shù)國家的政府會提醒自己的國民,不要前往危險的A國。
    D.反政府武裝還會制造綁架事件。
    代入看下,選B。
    A沒提到。C,推不出。D推不出。
    9.市婦聯(lián)對本市8100名9到12歲的少年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統(tǒng)計顯示:75%的孩子“愿意寫家庭作業(yè)”,只有12%的孩子認為“寫作業(yè)擠占了玩的時間”。對于這些“乖孩子”的答卷,一位家長的看法是:要么孩子們沒有說實話,要么他們愛玩的天性已經(jīng)被扭曲了。以下哪一項陳述是這位家長的推論所依賴的假設?
    A.要是孩子們能實話實說,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孩子表示“愿意寫家庭作業(yè)”,而只有很少的孩子認為“寫作業(yè)擠占了玩的時間”。
    B.在學校和家庭的教育下,孩子們已經(jīng)認同了“好學生、乖孩子”的心理定位,他們已經(jīng)不習慣于袒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C.與寫家庭作業(yè)相比,天性愛玩的孩子們更喜歡玩,而寫家庭作業(yè)肯定會減少他們玩的時間。
    D.過重的學習壓力使孩子們整天埋頭學習,逐漸習慣了缺乏娛樂的生活,從而失去了愛玩的天性。
    要么沒說實話,要么被扭曲。
    B項可能是迷惑項。B是個推論,如果B存在了,那么家長就沒必要說文中的選言命題。
    選C
    10.大學生利用假期當保姆已不再是新鮮事。一項調查顯示,63%的被調查者贊成大學生當保姆,但是,當問到自己家里是否會請大學生保姆時,卻有近60%的人表示“不會”。
    以下哪項陳述如果為真,能夠合理地解釋上述看似矛盾的現(xiàn)象?
    A.贊成大學生當保姆的人中,有69%的人認為做家政工作對大學生自身有益,只有31%的人認為大學生保姆能提供更好的家政服務。
    B.在不贊成大學生當保姆的人中,有40%的人認為,學生實踐應該選擇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領域。
    C.在選擇“會請大學生當保姆”的人中,有75%的人打算讓大學生擔任家教或秘書工作,只有25%的人想讓大學生從事家務勞動。
    D.調查中有62%的人表示只愿意付給大學生保姆800元到1000元左右的月薪。
    這個代入推一下方便。
    A是可以解釋題中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