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管理》真題1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型共15題。從備選答案中選出最正確的一個答案,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用2B鉛筆填涂你認為正確的答案代碼。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答案正確的,每題得1分。本題型共15分。)
    1.下列關于投資項目營業(yè)現(xiàn)金流量預計的各種作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營業(yè)現(xiàn)金流量等于稅后凈利加上折舊
    B.營業(yè)現(xiàn)金流量等于營業(yè)收入減去付現(xiàn)成本再減去所得稅
    C.營業(yè)現(xiàn)金流量等于稅后收入減去稅后成本再加上折舊引起的稅負減少額
    D.營業(yè)現(xiàn)金流量等于營業(yè)收入減去營業(yè)成本再減去所得稅
    2.一般講,流動性高的金融資產具有的特點是( )。
    A.收益率高
    B.市場風險小
    C.違約風險大
    D.變現(xiàn)力風險大
    3.與債券信用等級有關的利率因素是( )。
    A.通貨膨脹附加率
    B.到期風險附加率
    C.違約風險附加率
    D.純粹利率
    4.某企業(yè)擬建立一項基金,每年初投入100000元,若利率為10%,五年后該項基金本利和將為( )。
    A.671600元
    B.564100元
    C.871600元
    D. 610500元
    5.從投資人的角度看,下列觀點中不能被認同的是( )。
    A.有些風險可以分散,有些風險則不能分散
    B.額外的風險要通過額外的收益來補償
    C.投資分散化是好的事件與不好事件的相互抵銷
    D.投資分散化降低了風險,也降低了預期收益
    6.上市公司發(fā)售新股的有關當事人,不包括( )。
    A.發(fā)行公司的財務顧問
    B.發(fā)行公司的主承銷商
    C.發(fā)行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和經辦注冊會計師
    D.發(fā)行公司的總經理
    7.根據(jù)《股票發(fā)行與交易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下列事項中上市公司無需作為重大事件公布的是( )。
    A.公司訂立重要合同,該合同可能對公司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產生顯著影響
    B.公司未能歸還到期重大債務
    C.20%以上的董事發(fā)生變動
    D.公司的經營項目發(fā)生重大變化
    8.下列公式中不正確的是( )。
    A.股利支付率十留存盈利比率=1
    B.股利支付率調股利保障倍數(shù)=1
    C.變動成本率十邊際貢獻率=1
    D.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1
    9.企業(yè)從銀行借人短期借款,不會導致實際利率高于名義利率的利息支付方式是( )。
    A.收款法
    B.貼現(xiàn)法
    C.加息法
    D.分期等額償還本利和的方法
    10.某公司現(xiàn)有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00股,每股面額:1元,資本公積3000000元,未分配利潤8000000元,股票市價20元;若按10%的比例發(fā)放股票股利并按市價折算,公司資本公積的報表列示將為( )。
    A. 1000000元
    B. 2900000元
    C. 4900000元
    D. 3000000元
    11.發(fā)放股票股利后,每股市價將( )。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可能出現(xiàn)以上三種情況中的任一種
    12.在以下股利政策中,有利于穩(wěn)定股票價格,從而樹立公司良好形象,但股利的支付與公司盈余相脫節(jié)的股利政策是( )。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持續(xù)增長的股利呻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13.若某一企業(yè)的經營處于盈虧臨界狀態(tài),錯誤的說法是()。
    A.此時銷售額正處于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
    B.此時的經營杠桿系數(shù)趨近于無窮小
    C.此時的營業(yè)銷售利潤率等于零
    D.此時的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
    14.進行本量利分析時,如果可以通過增加銷售額、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單位變動成本等途徑實現(xiàn)目標利潤,那么一般講( )。
    A.首先需分析確定銷售額
    B.首先需分析確定固定成本
    C.首先需分析確定單位變動成本
    D.不存在一定的分析順序
    15.下列變動成本差異中,無法從生產過程的分析中找出產生原因的是( )。
    A.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B.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C.材料價格差異
    D.直接人工效率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