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類選評(六)

字號: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類選評(六)
    【三類作文】
    1.戰(zhàn)勝自己 堅強起來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記
    在博大的世界之林中,始終有著一顆燦爛多彩的明星,閃爍著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光芒??v然,她也避免不了黑暗,縱然,她也有時會有黯淡失色的時候,但是,她經過了無數(shù)風雨的考驗,凜寒雨而不折。
    一個國家,一國人民,正如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一個多災多難,不屈不撓的民族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堅強而勇敢的華夏兒女。
    中國,一個注定是不平凡的國家,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團結、友愛,永不分割的國家?!?.14*事件”、“火車相撞事件”也無法改變這一點。中國,一個強大的民族以她剛強的毅力,如那亞洲雄獅一樣的魄力支撐起了偉大的祖國。
    二月,如同堅冰利劍橫掃整個南方,“5.12汶川特大地震”更是一個迅雷,直劈中華大地,在這樣多災多難的情況下,有鐵一般脊梁的中國人民撐起了一片天空。
    “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歌德說得沒錯。中國,因為有毅力,才能披荊斬棘,勇往直前;中華兒女也同樣如此,古往今來,這樣的人不勝枚舉。
    因為堅強,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的亡國之苦,膽汁之苦,最終以三千越甲可吞吳國,稱霸一時。
    因為堅強,鄭成功劈濤斬浪,橫渡臺灣海峽,驅除荷蘭殖民者,一舉收復臺灣,讓寶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因為堅強,中國人民生死拼搏,血肉筑長城,最終,贏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洗雪了中華百年恥辱。
    因為堅強,鄧稼先沖破重重阻撓,毅然回國,用生命和對祖國的愛凝筑了“兩彈元勛”的不朽豐碑。
    因為堅強,中國一步一步邁向國際化和現(xiàn)代化;因為堅強,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戰(zhàn)勝冰雪災害,讓人民在冰雪中深感溫暖而不再有恐懼之心。
    大災見真情,大災顯大愛。中國人民能戰(zhàn)勝困難,戰(zhàn)勝自己,堅強起來,永遠團結如一人。
    雄起!直起你鐵一般的脊梁,遠方的明星正閃耀著光芒,雪中梅花正凜寒開放,一縷淡淡清香沁入了中華大地?!笥洠ㄍ扑]老師:曾媛媛、周紅梅)
    【點評】文章在立意、結構和語言上比較考究。立意緊緊圍繞“中華民族如傲雪的寒梅,始終堅強不屈”來闡述,氣勢非凡,高屋建瓴;結構上,題記和后記遙相呼應,首尾圓合。語言上,或用比喻,如把中華民族比喻為“燦爛的明星”“傲雪的寒梅”等,或引用名人名言,或用排比,這樣使語言既典雅又靈動,更有氣勢。
    得分點:本文氣勢不凡,選材很廣泛,主體部分的排比段,以時間為序,概述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歷史,層層推進,可見作者的視野比較廣闊。語言上或引用名人名言,或用排比,這樣使語言既典雅又靈動,更有氣勢。
    失分點:有文體不明之嫌;太注重語言而忽略了內容的實在;選材太廣不集中,自然就不容易闡述深刻。
    提升點:首先還是要明確文體,如果是寫議論文,必須明確三要素,尤其要注意論據的精選和語言的凝練有力。如果是寫散文,那就要注意內容要具體,用點面結合的辦法來敘述描寫,不能全是概括性的敘述。否則會給人空洞之感。(點評老師:黃志偉)
    2.戰(zhàn)勝自己 堅強起來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悠悠中華,經過五千年的歷史積淀起來的民族精神在這一刻得到了的詮釋。
    凜冽的寒風吹涼了游子的心,風雪阻隔了那漫漫長路,絕望的雪花沾在衣上、帽上,心上,擋住了回家的路。望不見站在老棗樹前的母親,失望,失望!但我們知道,還不能絕望,要堅強。
    當那可愛的人奔跑在漫天的風雪中,列車一點一點地向前移動,移動,眺望路的那頭,漫天的風雪中,身著綠衣的人彎著腰,成了最動人的風景,游子終于回到了家鄉(xiāng),只因為不曾絕望。
    2008的輝煌,隨著祥云火炬閃耀,倫敦街頭的鬧劇,喚醒偉大的愛國精神。我們奮勇地把紅旗舉過頭頂,遮住背后見不得人的黑暗。當黑手試圖搶奪、熄滅圣火光輝的時候,我們手牽手地圍成一團,擋住轉播,團結在一起,只為那期盼已久的火炬。*分子的叫囂,歐洲人的懷疑的眼光都不能壓倒圣火的光芒,照亮陰霾的天空,只因為有兩個字“堅強”。
    一瞬間,昔日的充滿歡聲笑語的學校成了令人恐怖的地獄,昨天的笑臉還是那樣地燦爛,災難來臨的那一刻,美好的一切都被埋在了廢墟之中。站在空地上的人
    【二類作文】
    1.戰(zhàn)勝自己 堅強起來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當風雪阻斷回歸路時,我們未曾孤獨;當圣火傳遞遭受阻礙時,我們義無反顧;當火車沖出軌道時,我們竭誠相助;當?shù)卣饠嗔汛蟮貢r,我們沖出痛苦!
    五月的陰霾持續(xù)著,在汶川縣的映秀鎮(zhèn),在紫坪鋪水庫……只聽見一聲巨響,那時,你哭了,我也哭了……
    面對被這地震無情奪去生命的死難者們,我們垂首默立,任五月的雨水和淚水交匯。這是離別的時刻,我們向母親、父親、兒子、女兒、妻子、丈夫、戀人、同事、朋友離別,向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前那些平淡、庸碌、幸福、悲傷的生活離別,向……
    他們遇難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他們葬身在青川,他們群埋在北川……他們再也看不到什邡的興旺,他們再也不能去綿竹趕集……
    但災難只會使我們更堅強!
    汶川的幸存者,堅強起來吧!你們的房屋雖然已經倒塌,但很快就會在廢墟上重建,并且建得更好。你們會迎來未來的生活——幸福的生活!
    青川的幸存者,堅強起來吧!你們的臉上掛滿了悲傷的眼淚,那不再是泥石流,而是大地后悔的淤血,是未來的希望的光芒——何不讓這種光芒照射到災區(qū)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呢?你們會迎來未來的生活——美滿的生活!
    北川的幸存者,堅強起來吧!你們的種植的莊稼雖然已經被毀滅,但我們的希望之火不能被毀滅,我們會用堅強的熊熊火焰點燃你們心中未來的希望,你們會迎來新的生活——充實的生活!
    什邡的幸存者,堅強起來吧!紅旗鎮(zhèn)、八角鎮(zhèn)的災民已經開始自救、互救,他們救人的手是那樣靈活而有力,他們的手在自救互救中一樣靈活而有力,他們的手在重建家園中會更是靈活有力。你們將會迎來新的生活——快樂的生活!
    綿竹的幸存者,堅強起來吧!麥子已經成熟被收割回家,倒塌的房屋已經建成了嶄新的板房,一切生活又逐漸地恢復正常,而且會更好。你們將會迎來新的生活——溫馨的生活!
    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奪走,當一群群嬌嫩的孩子失去依靠時,我們淚流滿面,但我們得到的是更多的是堅強。
    我們是鋼鐵,我們是不倒的巨人!災難只會使我們更加堅強?。ㄍ扑]老師:袁露軍、楊莉)
    【點評】文章的語言充滿激情和感染力,排比段落結構很有氣勢。細節(jié)描寫很有表現(xiàn)力,如“我們垂首默立,任五月的雨水和淚水交匯”“那不再是泥石流,而是大地后悔的淤血”等。文章的另一個閃光點是分別列舉了這次特大地震中的縣和鎮(zhèn)及水庫的地名,這樣更實在,讓讀者倍感親切而實在。
    得分點:語言充滿激情和感染力;排比段落很有氣勢;列舉具體的地名,顯得很實在。
    失分點:注重了語言的氣勢,卻忽略了具體內容的實實在在的敘述和描寫,整體顯得有些空洞,有大呼口號之嫌。
    提升點:精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場景作細膩的描寫,如“災難襲來的慘狀”“廢墟中堅強不屈的生命”“幸存者如何重建家園”。在敘述描寫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融入抒情和議論,自然就能真切地打動讀者的心。(點評老師:黃志偉)
    2.戰(zhàn)勝自己 堅強起來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直喜歡,并銘記心中:“失去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BR>    人生在世,世事無常。哪有那么的樹木不經日曬雨淋就成材?哪有那么多的嬰孩不摔倒就學會走路?哪有那么多的人不經艱難困苦就走向幸福?
    李白有一句詩說得非常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面對失意,他有宏大的理想,和堅強的信念,所以他被世人記住,一直到今天。劉禹錫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服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亦明白,新的事物必定會代替舊的事物,社會總是向前發(fā)展的,明天總是美好的,所以,也被永遠記載在了人們的心中。
    還記得一個挖礦工人遇見塌方的故事,當時的他的身處黑暗之中,周圍沒有任何人,他已經感覺不到任何一點生命的氣息,此時的他,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呢?別急,聽我慢慢地告訴你。
    第一天,他自己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的日子,他又冷又餓,意志的最底線正在慢慢向他逼近,他的內心最底層的防線已近崩潰。于是,他閉上了眼睛,心想,這樣太難受了,讓我睡一覺吧。
    正在這時,他突然聽到耳朵旁邊傳來一陣蚊子嗡嗡的叫聲,他一下子醒了:“還有生命!這里還有生命,還有生命!我并不是孤單一人!”過了一會兒,他感覺到手臂上有一陣疼痛,他知道是蚊子在吸他的血。于是他也努力地搜尋食物……最終,他摸到了煤,煤就是他的食物!他就是這樣在黑暗中,他一直尋找蚊子煽動翅膀的聲音,蚊子飛到哪里,他就摸索到哪里……他就是這樣以求生的堅強和勇氣活了下來,他堅信:“我一定能活下來,一定!”
    八十三小時過去了,他終于被救援人員成功地救出了這個男子,大家覺得超過“救援黃金時間”確實不可思議!
    而就在他見到陽光的那一刻,他看見了那只蚊子向著天空飛去,他知道它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我們無法擁有整個世界,但我們可以擁有美妙的細節(jié),我們無法挽留生命,但我們可以擁有堅強,堅強起來!
    ——謹以此文獻給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受災同胞!(推薦老師:周研英、李志明)
    得分點:開頭的語言精煉、準確、富有概括力;所選事例緊緊圍繞“堅強”這個主題來展開敘述,真實感人。
    失分點:主要是文體不明。前三段引用名人故事和名言,給人的感覺是要寫議論文,但后面的故事又像是記敘文。作為議論文,論點不夠鮮明,論據不夠充分,敘述部分太羅嗦;作為記敘文,第二、三段又顯得節(jié)外生枝。
    提升點:關鍵是明確文體。如果寫議論文,可保留前三段的內容,后面敘述事例再精煉些,還可以補充其他事例論據。結尾的語言要有力,升華中心論點;如果寫記敘文,刪去第二、三段的內容。另外,既然此文是寫給地震災區(qū)的同胞們,是否應該再概括寫一些地震中堅強的事例,這樣更有實在意義。(點評老師:黃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