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溝通協(xié)調(diào)禮儀

字號:

一、善于洞悉游客心理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币幻细竦膶в?,要圓滿完成帶團任務(wù),并盡量使每個游客忙得開心、游得滿意,應(yīng)對所接團成員的姓名、國籍、種族、身份、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資料進行詳細了解,并對他們的旅游動機、心理需求、游覽偏好等情況做出大致的預測,從而對合理安排旅游路線、合理分配景點停留時間、確定景點介紹的側(cè)重點,有一個全面的把握,以使整個接團工作在團隊未來之前便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
    二、善于激發(fā)游客的興趣
    游客游興如何是導游工作成敗的關(guān)鍵。游客的游興可以激發(fā)導游的靈感,使導游在整個游程中和游客心靈相融,一路歡 聲笑語;相反,如果游客興味索然,表情冷漠,盡管導游竭盡所能,也會毫無成效。
    游客興趣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同時也有能動性特點。如何使游客的興趣由弱到強,并具有相對的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與 導游的積極調(diào)動、引導有很大的關(guān)系。激發(fā)游客游興的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景觀本身的吸引力;二是導游借助語言功能調(diào)動和引導的作用。
    導游的景點介紹,一定要注意講解的針對性、科學性、和語言表達主動性的完美結(jié)合,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景點(人文景觀如故宮、頤和園;自然景觀如:桂林山水)進行詳略不同的介紹,有的具體詳盡,有的活潑流暢,有的構(gòu)思嚴謹,有的通俗易懂??傊?,景點介紹的風格特點和內(nèi)容取舍,始終應(yīng)以游客的興趣為前提。
    另外,在游客過程中,要善于變換游客感興趣的話題,可根據(jù)不同游客的心理特點,做如下選擇:
    (1)滿足求知欲的話題;
    (2)刺激好奇心理的話題;
    (3)決定行動的話題;
    (4)滿足優(yōu)越感的話題;
    (5)娛樂性話題。
    三、善于調(diào)節(jié)游客的情緒
    情緒是人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本身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態(tài)度和體驗。
    旅游活動中,由于有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隨時都會導致計劃的改變。例如有時由于客觀原因游覽景點要減少,游客感興趣的景點停留時間要縮短;預訂好的中餐因為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臨時改變吃西餐;訂好的機票因大風、大霧停飛,只得臨時改乘火車......類似事件在接團和陪團時會經(jīng)常發(fā)生。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游客的情緒。
    案例:一個旅游團因訂不到火車臥鋪票而改乘輪船,游客十分不滿,在情緒上與導游形成了強烈的對立。導游面帶微笑,一方面向游客道歉,請大家諒解,由于旅游旺季火車的緊張狀況導致了計劃的臨時改變;另一方面,耐心開導游客,乘輪船雖然速度慢一些,但提前一天上船,并未影響整個的游程,并且在船上能夠欣賞到兩岸的風光,相當于增加了一個旅游項目......
    導游成功地運用分析方法,以誠懇、冷靜的態(tài)度,幽默、風趣的語言,很快化解了游客的不滿情緒。
    四、導游溝通協(xié)調(diào)技巧
    (1)回答問題技巧
    旅客來世界各地,興趣愛好不同、游覽動機不同,提問方式五花八門,提出的問題希奇古怪,對不同問題所采取的立場態(tài)度和所選擇的回答方法,是檢驗一個導游人員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和臨場應(yīng)變能力的標準之一?;卮鹨呻y問題可以運用下列技巧:
    ①原則問題是非分明??腿颂岢龅哪承﹩栴}涉及到一定的原則立場,一定要給予明確的回答。這些問題有些涉及到民族尊嚴,有些涉及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如香港的“一國兩制”、“臺灣問題”等,要是非分明、毫不隱諱,并力求用正確的回答澄清對方的誤解和模糊認識。
    例如:西方游客在游覽河北承德時,有人問“承德以前是蒙古人住的地方,因為它在長城以外,對嗎?”導游員答:“是的,現(xiàn)在有些村落還是蒙古名字。”又問:“那么,是不是可以說,現(xiàn)在漢人侵略了蒙古人的地盤呢?”
    導游答:“不應(yīng)該這么說,應(yīng)該叫民族融合。中國的北方有漢人,同樣南方也有蒙古人。就象法國的阿拉伯人一樣,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形成的,并不是侵略?,F(xiàn)在的中國不是哪一個民族的國家,而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翱腿寺犃硕歼B連點頭。
    ②誘導否定。對方提出問題以后,不馬上回答,而是想講一點理由,提出一些條件或反問一個問題,誘使對方自我否定,自我放棄原來提出的問題。
    ③曲語回避。有些客人提出的問題很刁鉆,使導游在回但問題時肯定和否定都有漏洞,左右為難,還不如以靜制動,或以曲折含蓄的語言予以回避。
    有一位美國問一位導游員:“你認為是毛澤東好,還是鄧小平好?”
    導游巧妙地避開其話鋒,反問道:“您能先告訴我是華盛頓好還是林肯好嗎?”客人啞然。
    (2)拒絕技巧
    游客的性格各異,要求五花八門,有些合理要求作為導游人員應(yīng)當盡量予以滿足,而有些要求卻不盡合理,按照禮貌服務(wù)的要求,導游不要輕易對客人說“不”。如何讓客人在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又能處之泰然,不至陷入尷尬境地呢?  下面介紹幾種符合禮貌服務(wù)的拒絕藝術(shù):
    ①微笑不語。遭人拒絕是最令人尷尬難堪的事,為了避免遭遇這種難堪,一般人通常選擇不輕易求人。所以不論是何種情況,導游人員都不應(yīng)直截了當?shù)鼐芙^客人的要求。但有時客人提出的一些要求,我們又不得不拒絕,此時,微笑不語可謂是選擇。滿懷歉意地微笑不語,本身就向客人表達了一種“我真的想幫你,但是我無能為力”的信號。微笑不語有時含有不置可否的意味。
    ②先是后非。在必須就某個問題向客人表示拒絕時,可采取先肯定對方的動機,或表明自己與對方主觀一致的愿望,然后再以無可奈何的客觀理由為借口予以回絕。
    例如,在故宮博物院,一批外國游客看到中國皇宮建筑的雄偉壯觀,紛紛要求攝影拍照,而故宮的有些景點是不允許拍照的,此時導游員誠懇地對客人說:“以感情上講,我真想幫助大家,但這里有規(guī)定不許拍照,所以我無能為力?!边@種先“是”后“非”的拒絕法,可以緩解對方的緊張情緒,使對方感到你并沒有從情感上拒絕他的愿望,而是出于無奈,這樣在心理他們?nèi)菀捉邮堋?BR>    ③婉言謝絕。婉言謝絕,是指以誠懇的態(tài)度、委婉的方式,回避他人所提出要求或問題的技巧。即運用模糊語言暗示客人,或從側(cè)面提示客人,其要求雖然可以理解,但卻由于某些客觀原因不便答復。為此只能表示遺憾和歉意,感謝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拒絕客人的方法還有不少,如順水推舟法。即拒絕對方時,以對方言語中的某一點作為拒絕的理由,順其邏輯性得出拒絕的結(jié)果。順水推舟式的拒絕,顯得極為涵養(yǎng),既能達到斷然拒絕的目的,有不至于傷害對方的面子。
    總之,多數(shù)情況下,拒絕客人是不得以而為之,只要措辭得當、表達得態(tài)度誠懇并掌握適當?shù)姆执纾腿耸菚枰岳斫夂徒邮艿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