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多維心理分析案例024:我已經(jīng)敲了門

字號:

小孫找旅游團團長商量行程變化的事,他在樓面服務臺給團長打了個電話,團長請小孫到他的房間去談。
    小孫來到團長的門前,非常有禮貌地在門上輕輕敲了兩下。團長在屋里問是誰,小孫馬上回答:“團長,是我——小孫!”
    門很快就打開了,小孫看到團長和藹的面孔,一步就跨進了房間。
    小孫萬萬想不到的是,團長夫人一見他進來就一臉的不高興,拿起手提包就進了洗手間,還“砰”的一聲把洗手間的門重重地關上了。
    小孫回過頭來看看團長,見團長也是一臉的不高興。小孫感到非常尷尬,只好對團長說:“我是不是換個時間再來和您商量?”團長說:“好的,15分鐘之后,我們在大廳的咖啡館碰頭?!?BR>    小孫走出團長的房間,心里納悶:我已經(jīng)打了電話給團長,是團長自己要我去他的房間的。在門口我也已敲了門,他也知道是我來了。為什么我一進房間,團長夫人就一臉的不高興。團長也一臉的不高興呢?是他們夫婦在吵架?不像。從服務臺到團長的房間還不到半分鐘的路,我一打完電話就過去了,團長開門的時候還是和顏悅色的嘛!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分析
    本案例討論“私人空間的擴張”。
    小孫之所以惹得團長夫婦不高興,是因為他不懂得“私人空間的擴張”。
    人的“私人空間”大約在離身體O,45米左右,除了親人、好友和孩童之外,人們是不會輕易地讓他人進入的。他人要進入某人的“私人空間”,必須征得他的同意。強行進入被視為一種侵犯。
    但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這個“私人空間”會擴張。在旅游團內(nèi)最常見的是客房。旅游者通過購買獲得客房的使用權后,他的“私人空間”就擴張到客房使用權管轄的物理邊界。
    小孫懂得“私人空間”的社會心理意義,不僅打了電話預約,而且進門之前輕輕敲門。但是,他忽略了團長的“私人空間”已經(jīng)擴張到整個房間了。小孫沒有再次征得團長同意就走進了團長的房間。雖然小孫與團長夫人之間的距離仍保持在1米以上,但是,他的貿(mào)然進入已被團長夫人視為對其“私人空間”的侵犯了,這就是造成尷尬局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