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多維心理分析案例055:這一次團長沒有發(fā)火

字號:

團隊剛到。小劉就發(fā)現(xiàn)團長的脾氣很大。領隊提醒他說:“團長給沿途地陪出了許多難題,上海的孫小姐都被他罵哭了。你小心點!”果然,午餐以后,團長提出要到“平湖秋月”去賞月。領隊悄悄地拉了小劉一把,低聲地問:“有沒有可能?”小劉說:“現(xiàn)正實行管制,根本不可能?!鳖I隊嘆了一口氣說:“和上海一樣。又要倒霉了!團長肯定要罵人,你忍著點吧,我已經(jīng)被他罵了好幾天了!”
    小劉決定先來緩兵之計,便對團長說: “能不能去‘平湖秋月’,我要去聯(lián)系一下?!钡瓤腿俗杂苫顒拥臅r候,小劉打了個電話給趙大哥,請他出個主意。趙大哥說:“你記住,有三個要點:第一,要把不能去‘平湖秋月’的原因講清楚,要講得合情合理。第二,提出一個比較好的替代方案。第三,這一點特別重要,就是在你對團長說這些的時候,一定要在離你們不遠的地方有團里的一些客人在那里,要讓團長看得見那些客人,也要讓那些客人聽得見你和團長的談話?!?BR>    在六和塔自由活動的時候,大約有一半的客人在那里拍攝錢塘江,小劉就把團長拉到不遠的地方,向他解釋了“平湖秋月”晚上實行管制,憑票才能進去賞月。并提出,只要再加一點錢,就可以參加社里組織的“湖上賞月”。團長想了一下,說:“你提的方案可以考慮。”
    這一次團長居然沒有發(fā)脾氣!
    分析
    本案例討論創(chuàng)造“第三者在場”制約非理性旅游者。
    “第三者在場”,是指“第三者”雖然沒有加入交往。但是正處在交往的信息可直接傳遞到的范圍之內(nèi),而且“第三者”隨時都有可能加入到交往中來。
    本案例中的團長是一位“自我膨脹”的“中心人物”。小劉按照趙先生給他出的主意,選擇了“第三者在場”的情境下與團長個別交談。小劉對團長說的話全都合情合理,如果團長毫無道理地發(fā)起火來,那些正在不遠處拍照的旅游者都能聽得出誰是誰非。團長是一位有社交經(jīng)驗的人,他不會不注意到那些正在不遠處拍照的旅游者,也不會想不到,如果他無理地發(fā)起火來,那些旅游者有可能跑過來,站在小劉一邊,幫小劉說話;即使他們不跑過來為小劉幫腔,也會把他的種種無理表現(xiàn)全都看在眼里,還會再去告訴其他的旅游者。想到這些,團長就不能不有所收斂。
    當然,團長想發(fā)火而又不敢發(fā),他會感到很“窩火”。這是“第三者在場”的副作用。因此,在“堵塞”以后還需要進行“疏導”。趙先生讓小劉再提出一個替代方案。把采用與否的決策權(quán)交給團長,這就起到了“疏導”的作用。
    注:“自我膨脹的中心人物”請參見案例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