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275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9分)
1.就社會問題的基本理論而言,1905—1918年間,在美國占主導地位的是( )。
A.社會解組論 B.價值沖突論
C.偏差行為論和標簽論 D.社會病態(tài)論
2.主張用“經濟制度論”解釋社會問題的是( )。
A.德國社會學家 B.50年代以后的美國社會學家
C.1918—1935年代的美國社會學家 D.法國社會學家
3.主張將社會問題劃分為顯性社會問題與隱性社會問題的學者是( )。
A.王康 B.陸學藝
C.雷洪 D.墨頓
4.我國社會學家們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結構的變遷十分關注。社會學家陸學藝早在1989年就分析了我國農民階級內部的分化。他認為在1989年農民就已經分化出( )
A.7個階層 B.8個階層
C.9個階層 D.10個階層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組織性質與作用、組織的自主性等等都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這屬于
( )
A.社會機制的轉換 B.組織制度的轉換
C.組織結構的變形 D.意識形態(tài)結構的轉變
6.下列哪一觀點不屬于觀察社會時的透視性觀點?( )
A.觀察社會時要超越個人 B.要透視社會的內幕
C.要看到社會問題的隱功能 D.要看到社會的另一個側面
7.下列備選項中哪一項不屬于社會問題的警兆?( )
A.政治警兆 B.經濟警兆
C.社會警情 D.自然警兆
8.下列備選項中不屬于自殺三種類型的是( )。
A.失范型 B.自棄型
C.利他型 D.利己型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9分)
1.就社會問題的基本理論而言,1905—1918年間,在美國占主導地位的是( )。
A.社會解組論 B.價值沖突論
C.偏差行為論和標簽論 D.社會病態(tài)論
2.主張用“經濟制度論”解釋社會問題的是( )。
A.德國社會學家 B.50年代以后的美國社會學家
C.1918—1935年代的美國社會學家 D.法國社會學家
3.主張將社會問題劃分為顯性社會問題與隱性社會問題的學者是( )。
A.王康 B.陸學藝
C.雷洪 D.墨頓
4.我國社會學家們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結構的變遷十分關注。社會學家陸學藝早在1989年就分析了我國農民階級內部的分化。他認為在1989年農民就已經分化出( )
A.7個階層 B.8個階層
C.9個階層 D.10個階層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組織性質與作用、組織的自主性等等都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這屬于
( )
A.社會機制的轉換 B.組織制度的轉換
C.組織結構的變形 D.意識形態(tài)結構的轉變
6.下列哪一觀點不屬于觀察社會時的透視性觀點?( )
A.觀察社會時要超越個人 B.要透視社會的內幕
C.要看到社會問題的隱功能 D.要看到社會的另一個側面
7.下列備選項中哪一項不屬于社會問題的警兆?( )
A.政治警兆 B.經濟警兆
C.社會警情 D.自然警兆
8.下列備選項中不屬于自殺三種類型的是( )。
A.失范型 B.自棄型
C.利他型 D.利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