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心理學(一)試題1

字號:

課程代碼:00266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認知理論當中認知失調理論和( )理論特別重要。
    A.歸因 B.認知協(xié)調 C.總結 D.分析判斷
    2.態(tài)度的學習有三種機制,它們分別是( )。
    A.聯(lián)結、強化和模仿 B.聯(lián)結、轉化和認同
    C.聯(lián)結、內化和模仿 D.聯(lián)結、強化和認同
    3.家庭是人們接受環(huán)境影響的( )場所,個體的人格成長與社會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
    A.主要 B.主要 C.重要 D.相當重要
    A.重視個人尊嚴與自我發(fā)展 B.自主與個人隱私
    C.自我揭露水平高,對社會影響敏感 D.強調個體是社會基礎
    15.在團體決策過程中,( )的思維模式經常導致災難性的事件發(fā)生。
    A.團體極化 B.團體極端 C.團體思維 D.團體思考
    16.在生活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實是影響從眾個人因素中的( )。
    A.個體的自我意識 B.個體保持自身獨特性的需求
    C.個體的控制愿望 D.個體的預先
    17.在Sternberg看來,一見鐘情屬于( )。
    A.迷戀式愛情 B.愚蠢式愛情
    C.浪漫式愛情 D.空調式愛情
    18.心理學家Baumeister等人認為人類重要、基本、廣泛的社會動機是( )。
    A.生存的需求 B.自我發(fā)展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歸屬的需要
    19.在與情感有關的態(tài)度形成中,( )是有力的證據。
    A.暈輪效應 B.曝光效應 C.刻板印象 D.從眾效應
    20.侵犯行為從效果上來看,這種行為可以是反社會行為,也可能是( )。
    A.有益社會行為 B.親社會行為 C.有害社會行為 D.協(xié)同社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