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農村社會學試題4

字號:

B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20世紀30年代平民教育促進會在河北省定縣開展了鄉(xiāng)村建設的實驗,其領導人是( )
    A.晏陽初
    B.陳翰笙
    C.梁漱溟
    D.楊開道
    2.社會學的發(fā)源地是( )
    A.美國
    B.歐洲
    C.日本
    D.中國
    3.在農村社會學,認為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農村各種社會群體的學者是( )
    A.索羅金
    B.霍桑
    C.貝利
    D.桑德森
    4.費孝通的《江村經濟》一書寫成于( )
    A.1926年
    B.1927年
    C.1931年
    D.1936年
    5.由于農民采用新技術和勞動時間延長、生產效率提高而導致的剩余勞動力是( )
    A.效益型剩余
    B.結構型剩余
    C.替代型剩余
    D.積累型剩余
    6.廣義農業(yè)不包括( )
    A.種植業(yè)
    B.建筑業(yè)
    C.林業(yè)
    D.漁業(yè)
    7.我國農村血緣群體的主要形式是( )
    A.家庭和鄰里
    B.家族和鄰里
    C.家族和同鄉(xiāng)會
    D.家庭和家族
    8.人際關系是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基于某種需要而產生的( )
    A.組織與組織的關系
    B.群體與群體的關系
    C.個人與個人的關系
    D.社區(qū)與社區(qū)的關系
    9.存在血緣關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集合是( )
    A.家庭
    B.宗族
    C.親戚
    D.鄰里
    10.人類最早的具有社區(qū)意義的存在形式是( )
    A.原始人群流動社區(qū)
    B.原始氏族農村社區(qū)
    C.傳統(tǒng)農村社區(qū)
    D.現(xiàn)代農村社區(qū)
    11.社會分層的基本類型是( )
    A.階級分層和非階級分層
    B.職業(yè)分層和職務分層
    C.經濟分層和政治分層
    D.權力分層和聲望分層
    12.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從一個社會位置移到另一個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
    A.代內流動
    B.結構流動
    C.垂直流動
    D.橫向流動
    13.農村城鎮(zhèn)化(城市化)是( )
    A.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特有現(xiàn)象
    B.發(fā)達國家的特有現(xiàn)象
    C.世界各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D.發(fā)展中國家的特有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