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zhì)量標準
4.1保證項目:
4.1.1柱基、基坑、基槽、管溝和場地的基土土質(zhì)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
4.2允許偏差項目
成品保護
5.1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龍門板等,挖運土時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并應經(jīng)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標準水準點也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
5.2土方開挖時,應防止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道路、管線等發(fā)生下沉和變形。必要時應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xié)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或位移觀測。
5.3施工中如發(fā)現(xiàn)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及時報請當?shù)赜嘘P部門處理,方可繼續(xù)施工。如發(fā)現(xiàn)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zhì)、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有地上或地下管線、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以防止損壞管線,造成嚴重事故。
應注意的質(zhì)量問題
6.l基底超挖:開挖基坑(槽)管溝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設計單位的同意,不得私自處理。
6.2基底未保護:基坑(槽)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如遇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30cm土層不挖,待做基礎時再挖。
6.3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按施工方案規(guī)定的施工順序進行土方開挖施工,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4施工機械下沉:施工時必須了解土質(zhì)和地下水位情況。推土機、鏟運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鏟土;挖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機械自重下沉。正鏟挖土機挖方的臺階高度,不得超過挖掘高度的1.2倍。
6.5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槽)或管溝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考慮結構尺寸要求外,應根據(jù)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排水設施、支撐結構等所需的寬度。
6.6 雨季施工時,基槽、坑底應預留30cm土層,在打混凝土墊層前再挖至設計標高。
質(zhì)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zhì)量記錄:
7.1工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
7.2工程定位測量記錄。
4.1保證項目:
4.1.1柱基、基坑、基槽、管溝和場地的基土土質(zhì)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
4.2允許偏差項目
成品保護
5.1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龍門板等,挖運土時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并應經(jīng)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標準水準點也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
5.2土方開挖時,應防止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道路、管線等發(fā)生下沉和變形。必要時應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xié)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或位移觀測。
5.3施工中如發(fā)現(xiàn)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及時報請當?shù)赜嘘P部門處理,方可繼續(xù)施工。如發(fā)現(xiàn)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zhì)、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有地上或地下管線、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以防止損壞管線,造成嚴重事故。
應注意的質(zhì)量問題
6.l基底超挖:開挖基坑(槽)管溝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設計單位的同意,不得私自處理。
6.2基底未保護:基坑(槽)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如遇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30cm土層不挖,待做基礎時再挖。
6.3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按施工方案規(guī)定的施工順序進行土方開挖施工,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4施工機械下沉:施工時必須了解土質(zhì)和地下水位情況。推土機、鏟運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鏟土;挖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機械自重下沉。正鏟挖土機挖方的臺階高度,不得超過挖掘高度的1.2倍。
6.5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槽)或管溝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考慮結構尺寸要求外,應根據(jù)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排水設施、支撐結構等所需的寬度。
6.6 雨季施工時,基槽、坑底應預留30cm土層,在打混凝土墊層前再挖至設計標高。
質(zhì)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zhì)量記錄:
7.1工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
7.2工程定位測量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