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指導性施工組織編制(二)

字號:

2.2施工場地布置
    施工場地布置是施工組織的基本內容之一,要做好此項工作,必須要充分掌握橋位兩岸地形、地貌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按照總工期與各項工程施工方法進行場地設施的規(guī)劃。場地布置要因地制宜、統籌布局,使場內設施少占地、盡量少拆遷民房,施工便利,發(fā)揮更大效率。
    2.2.1場地與運輸
    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后再作布置,為少占良田,場地應盡量選擇在較高的河岸灘地上,灘地應高于5年一遇的水位,必要時采取圍筑與排澇,在堤防內的場地要高于內澇水位或考慮排澇泵站,重要設施應設在高處。
    工地運輸主要指場內運輸系統,在安排上首先要調查與外界運輸聯系,工程的大量材料與設備是以何種運輸路線進入工地,場內運輸要銜接場外至工地的接口,應使場外材料直接運至施工使用點,不進行貯存與反復搬運裝卸,這是最經濟的運輸組織,由于各種因素不可能如此協調一致,所以場內的搬卸與運輸是難免的。
    場內主要采用簡易公路與鐵路便線運輸,視需要兩者可均設,無大型部件可只設公路。場內主要運輸系統布置有:沿橋修至引橋墩位與各施工點;從場外運輸接口到達材料堆放場、倉庫,再從以上貯存點運至直接使用點與各加工點;接通場外水路運輸上岸的碼頭;到達水上施工的下河碼頭與橋頭各臨時設施的道路。
    2.2.2工地供電、水、風
    工地供電有動力與照明用電,因橋梁施工機械多數為電力驅動,用電量頗大,故供電主要指動力用電。
    橋梁工程各施工階段的用電量極不均勻,施工期的容量擬定,首先要進行統計各類施工機械用電的功率,再按施工進度中各主要工序所用機械的功率進行計算,并考慮全橋各工點同時施工需要用電量,一般為幾個水中墩下沉與一個墩封底,加上引橋多工點施工與起重碼頭、鋼筋木工間、機修車間作業(yè),按需要系數法(指30 min內,用電設備所消耗的平均負荷)計算以上施工時的用電量。
    按用電量確定總變電站的容量,總變電站可在兩岸分別設置,其內設主變壓器及配電盤等,總變電站接地區(qū)高壓電源35 kV或10 kV,如35 kV/10 kV為總變電站,則還須設10 kV/0.4 kV的分變電站,按各工點的用電確定分變電站容量,水中墩施工用電負荷較大,要從岸上高壓線接水底電纜或架空線至墩位,墩上一般可設800 kVA以上的變壓器。為施工初期用電及臨時斷電,水上還備有600~800 kV發(fā)電船。岸上各工點將按分區(qū)段用電負荷及距離選定分變電站位置及數量,如0.4 kV使用功率100 kW,其要求距離為0.6 km以下,切不可因距離過大引起電壓降以致無法啟動機械,分變電站應設在用電功率大的機械附近,如靠近壓風機站、水泵房等。
    工地供水系統規(guī)模與水源有關,在城市附近建橋,工地用水應盡量就近接入自來水管網,向自來水公司申報工地用水量,經比較,若增容費不經濟,再擬自建供水系統。工地自選水源,要考慮水質是否符合有關標準,否則要進行沉淀、凈化后使用。施工及生活用水量按有關規(guī)定計算出日用水量與平均每小時用水量,設計管網按每秒用水量,水塔及水池儲水容量可采用2 h用水量。用水量內還要計入工地消防用水。
    工地供風是指橋梁施工設施需要風作動力,如基礎吸泥下沉、清基、鋼梁安裝的風動工具等,因此要建立固定與移動的壓風機站,在水上還要設工作船,其上配有空壓機與高、低壓水泵(用于射水與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