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砌體工程冬季施工工藝(九)

字號:

砼的攪拌時間應比常溫延長50%并符合有關規(guī)定。
    3、砼攪制好后,應及時運到澆灌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止砼熱量散失、表層凍結、砼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變化等現(xiàn)象。在運輸距離長,倒運次數多的情況下,加強運輸工具的保溫覆蓋。保證砼入模溫度10℃左右,最少不低于5℃。當通過熱工計算,砼的入模溫度達不到5℃以上時應對攪拌水及骨料加熱。
    水泥 種類 拌合水骨料
    標號小于5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 80℃60℃
    標號小于525#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60℃40℃
    砼在澆灌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的冰雪和污垢,裝運拌合物用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澆灌過程中發(fā)生凍結現(xiàn)象時,必須在澆筑前進行加熱拌合,保證砼的入模溫度不低于15℃。
    4、熱水源、砂、石加熱,現(xiàn)場有可利用的蒸汽設施,可優(yōu)先采用;沒有熱水源時工地可安裝1-2t立式熱水鍋爐供熱水,煤用量可參考200kg/1t鍋爐.h進行估算。也可使用電熱器,砂、石加熱可用砂漿中有關說明。
    5、砼試塊的留設
    按規(guī)范應較常溫至少多留置2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一組用來測定砼受凍前的強度即臨界強度,另一組用作檢驗28d的強度,砼試塊應在澆筑現(xiàn)場用澆筑結構的拌合物制作。試壓前試件應在擁有正溫條件的室內停放,解凍后再進行試壓,停放時間需4-12h。
    6、模板和保溫層,應在砼冷卻到5°C后方可拆除.當砼與外界溫差大于20°C,拆模后的砼表面,應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對承受荷載的構件模板,應在構件達到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的條件下方可拆除。
    7、發(fā)現(xiàn)凍害要及時處理。
    B、地下基礎砼
    工程特點:工程量大,表面系數小,處于地下,溫度要高一些,大體積砼內外溫差大。
    對于小型基礎,可按常規(guī)蓄熱法施工。
    對大體積砼,水泥仍宜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外加劑宜選用具有減水、緩凝作用的外加劑,采取保溫法,利用保溫材料覆蓋,防止冷空氣侵襲,減少砼內外溫差。施工期間要加強測溫工作,控制砼的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以及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之差均不超過25°C,具體措施可在砼表面覆蓋一層塑料布或5cm以上草墊覆蓋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