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

字號:

文字是一種符號,是一種表達思維的載體。一個民族或者文化群體的詞匯只不過是在表達這個民族的思維而已。英文詞匯也不例外,要想牢記每一個英文詞匯就必須了解每一個詞的造詞思維以及文化內(nèi)涵。
    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創(chuàng)始人張紀(jì)元老師精研拉丁文、法文、希臘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多種西方語言,并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西方文化背景,精確地剖析了每一個英文詞匯的造詞思維與詞義演化的邏輯規(guī)律,從而使英語學(xué)習(xí)者能夠深刻地理解每一個英文詞匯,終達到長久記憶與精確使用每一個英文詞匯。
    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是一種有著完善理論體系的科學(xué)記憶方法。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使英文詞匯的記憶變得生動有趣
    ▲充分理解了英文詞匯的邏輯造詞思維
    ▲徹底打破了詞根詞綴記憶法的困境與局限
    ▲徹底克服了一詞多義從而擺脫了畸形的詞匯水平
    ▲深層挖掘了文字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
    ▲90%以上的英文詞匯可以通過此種方法記憶
    ▲使學(xué)習(xí)者終能夠十分精確地使用英文詞匯
    一、英文詞匯的特點及邏輯辨證記憶法的基本原理
    1.合乎邏輯的造詞法
    英文是根據(jù)邏輯來造詞,每一個英文單詞以及每一個釋義都有自己的造詞邏輯。要想充分理解一個英文單詞,就必須掌握它的造詞邏輯。
    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用“古代科學(xué)”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演繹法,弄清楚了大部分英文詞匯的演化過程,也就是研究出了“為什么英國人會把完全不同的眾多概念(或者思維)用一個‘單詞’或詞組來表達”。從這個層面來講,這種記憶方法解決了單個“詞”內(nèi)部不同詞義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本書的“邏輯辨證記憶法”中“邏輯”一詞,正是基于英文詞匯的這一特點而來。我們來看幾個具體的例子:
    fine / fain / a. 1. 健康的,舒適的 2. 美好的,極好的 3. 優(yōu)秀的,杰出的 4. 纖細的,尖細的 5 .細微的,顆粒微小的 6. 精制的,精巧的 7. 晴朗的 
    ad. 很好,妙 
    詞義解析:fine的造詞邏輯基點是“to be great(極好的)”?!?.健康的,舒適的”←身體好的;“3.優(yōu)秀的,杰出的”←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極好的;“5.晴朗的” ←天氣好的;“6.精制的,精巧的”←物品極好的。
    major / 5meidVE / a. 1.較大的,主要的,重大的 2.主修的 3.成年的 4.多數(shù)的
    n.1.少校 2.主修課程,專業(yè)課 3.(主修某專業(yè)的)學(xué)生 4.成年人
    vi.(in)主修,主攻
    詞義解析:major的造詞邏輯基點是“to be greater(較大的,較主要的)”?!?.少校”←權(quán)力較大的人;“2.主修課程,專業(yè)課”←較主要的課程;“4.成年人” ←年齡較大的人;“4.多數(shù)的”←數(shù)量上較大的。
    stock / stRk / n.1.備料,庫存,現(xiàn)貨 2.股票,公債 3.世系,血統(tǒng) 4.湯汁 5.[總稱]家畜,牲畜
    詞義解析:stock的造詞邏輯基點是“to keep(保持,保存,時間上繼續(xù))”。“1.備料,庫存,現(xiàn)貨”←保存的貨物;“2.股票,公債”←需要保存一段時間才能升值的物品;“3.世襲,血統(tǒng)” ←一個家族在時間上的延續(xù);“4.湯汁”←小火燉相當(dāng)長時間后而化成的液體;“5.[總稱]家畜,牲畜”←飼養(yǎng)牛或馬同樣需要時間。
    2.大量的同源詞匯
    英文中有很多來自同一詞源的詞匯。這些詞匯雖起源于同一詞源,但演化出來的意思各不相同,記憶時極易混淆。同源詞匯在英文詞匯中占50%-60%。要想記住,就要對具體詞匯的造詞邏輯進行分析、理解。掌握同源詞匯不同的造詞邏輯,是分辨同源詞匯的好途徑。
    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用“近代科學(xué)”的研究方法,即歸納法,研究出了掩藏在英文詞匯背后的英美人或整個西方人的思維,更確切地講,是相同的思維用不同的文字或符號來表示。從這個層面來講,這種記憶方法解決了為什么看起來毫不相干的詞與詞之間會存在本質(zhì)的聯(lián)系,從而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民族或者文化群體的詞匯只不過是在表達這個民族的思維而已。不同民族的思維存在著異同,正是這些不同是造成我們對這些不同思維的載體(文字)難以理解的直接原因。這種記憶方法,也就是挖掘出了英文和中文之間到底存在那些本質(zhì)差異。本書的“邏輯辨證記憶法”中的“辨”字正是由此而來。我們來看一些具體的例子:
    miss、 mit來自拉丁文mittere(=to send派送,發(fā)送;to throw 投,扔)及其過去分詞missus。
    missile / 5misEl,5misail / n.1.導(dǎo)彈,飛彈 2.投射物
    mission / 5miFEn / n.1.使命,任務(wù),天職 2.代表團,使團
    message / 5mesidV / n.1.信息,便條,口信 2.啟示,要旨,寓意
    admit / Ed5mit / vt.1.承認,供認 2.準(zhǔn)許…進入,準(zhǔn)許…加入
     vi.承認
    admittance / Ed5mitEns / n.進入權(quán), 準(zhǔn)入
    admission / Ed5miFEn / n.1.準(zhǔn)許進入,準(zhǔn)許加入 2.入場費,入場券 3.承認,供認
    admissive / Ed5misiv / a.容許的,(入場、入學(xué)、入會等)許可的
    admissible / Ed5misEbl / a.可容許的, 可接納的
    commit / kE5mit / vt.1.犯(錯誤、罪行等),干(錯事、壞事等)
    2.(onself)使承擔(dān)義務(wù),使 3.(to)把…托付給,把…置于 4.調(diào)撥…供使用,撥出
    commitment / kE5mitmEnt / n.1.,許諾,保證 2.信奉,獻身 3.承擔(dān)義務(wù)
    committee / kE5miti / n.委員會
    commission / kE5miFEn / n.1.委員會 2.傭金,提成 3.授權(quán),委托 4.(銀行等的)手續(xù)費
     vt.委任,委托
    commissioner / kE5miFEnE / n.1.委員, 專員,特派員 2.警長
    dismiss / dis5mis / vt.1.不再考慮,不接受 2.免…的職,解雇,開除 3.解散,遣散 4.駁回,不受理
    dismissal / dis5misEl / n.1.解雇,開除,撤職 2.不予考慮,不予理會,摒棄
    emit / i5mit / vt.發(fā)出(光、熱、聲音等),射出
    emission / i5miFEn / n.1.(光、熱、氣等的)發(fā)出,射出,排放 2.排放物,散發(fā)物,排泄物
    omit / Eu5mit / vt.1.省略,刪節(jié) 2.遺漏,疏忽
    omission / Eu5miFEn / n.1,省略,刪除,免除 2.遺漏,疏忽
    permit / pE5mit / v.1.允許,許可,準(zhǔn)許 2.(使)有可能
    n.許可證,執(zhí)照
    permission / pE5miFEn / n.允許,許可,準(zhǔn)許
    permissible / pE(:)5misEbl / a.可允許的
    promise / 5prRmis / vt.1.允諾,答應(yīng) 2.有…可能,有希望
    vi.1.允諾 2.有指望,有前途
     n.1.,諾言 2.希望,出息
    remit / ri5mit / v.1.匯付,匯款 2.免除,赦免(債務(wù)、職責(zé)、懲罰等)
    n.職權(quán)范圍,控制范圍,影響范圍
    remittance / ri5mitEns / n.1.匯付,匯款 2.匯款額
    remitter / ri5mitE / n.匯款人
    submit / sEb5mit / vi.(to)屈服,聽從
    vt.1.呈送,提交 2.主張,建議
    submission / sEb5miFEn / n. 1.屈服, 降服,投降 2. 呈送,提交 3.主張,建議,看法
    transmission / trAnz5miFEn / n.1.播送,發(fā)射 2.傳送,傳遞,傳染
    transmit / trAnz5mit / vt.1.播送,發(fā)射 2.傳送,傳遞,傳染
    transmitter / trAnz5mitE / n.發(fā)射機,發(fā)射臺
    詞義解析:由miss、mit演化而來的英文單詞圍繞著“to send(派送,發(fā)送)”造詞。這組詞有五個演化方向:1)可見物的發(fā)送,如missile、emit、emission、remit、remitter、remittance;2)不可見物的發(fā)送,如message、messenger、transmitter、dismiss(1.不再考慮,不接受 4.駁回,不受理)、dismissal(2.不予考慮,不予理會,摒棄)、intermit、omission、omit、intermission、intermittent、premise、promise、promising、submit、submission、transmission、transmit; 3)人員的派送,如mission、missionary、dismiss(2.免…的職,解雇,開除 3.解散,遣散)、dismissal(1.解雇,開除,撤職); 4)事務(wù)的派送,如commit、commitment、commissioner、commission、committee;5)給予某人做某事的權(quán)力,由“派送”演化而來,如admit、admittance、admission、admissive、admissible、permit、permission、permissible、remit。
     3.字母意義是詞匯構(gòu)成的基礎(chǔ)(或者:字母意義影響詞匯的構(gòu)成)
     英文中存在很多有著共同特性的詞,但詞源學(xué)家們并沒有研究明白。這類詞在英文詞匯中占20%-30%。
     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采用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大膽假設(shè),小心求證”,有了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特別是26個字母作為首寫字母構(gòu)成詞匯的特性,從而使很多難以記憶的“小詞”變得清晰明白,容易記憶。本書的“邏輯辨證記憶法”中的“證”字即反映了編者對英文詞匯這一特點的求證歷程。我們來看幾個具體的例子:
    1) 首字母為B的很多單詞都與“木頭”或“阻礙”有關(guān),例如:
     bed / bed / n.1.床
    bench / bentF / n.長凳,長椅
    boat / bEut / n.船,小船
    board / bC:d / n.板,木板
    bar / bB: / n.1.酒吧間,售酒(或食物等)的柜臺 2.條,塊 3.(門、窗等的)閂,柵欄
    vt.1.閂(門、窗等),在…設(shè)柵欄 2.阻止,攔阻 3.阻塞,封鎖(道路等)
    barn / bB:n / n.谷倉,牲口棚
    barrel / 5bArEl / n.1.桶 2.筒,槍(或炮)管
    barrier / 5bAriE / n.1.柵欄,關(guān)卡,檢票口 2.障礙,隔閡 3.屏障
    box / bCks / n. 箱,盒
    詞義解析:以上列舉的大部分詞都指由木頭做成的物體。因為起防御或阻礙作用的柵欄是由木頭做成的,所以很多跟木頭有關(guān)的詞可有“阻礙”之義。
    2) 以首字母為L的很多單詞都與“線狀物”或“線形的不同方位”有關(guān),例如:
    line / lain / n.1.線條,界線 2.條紋,皺紋 3.方針,路線 4.線路,電話線
     5.線,繩 6.排,行 7.(行走)路線,航線,鐵路線 8.行業(yè),專長
    vt.1.使排成一行 2.用線標(biāo)出,劃線于
    vi.排隊,排齊
    lane / lein / n.1.(鄉(xiāng)間)小路,小巷 2.車道,跑道,泳道 3.航道,航線
    lean / li:n / v.傾斜
    lie / lai / vi.躺,平放
    level / 5levEl / n. 水平面,水平線
    latitude / 5lAtitju:d / n.緯度,緯線
    longitude / 5lRndVitu:d, 5lRndVitju:d / n.經(jīng)度,經(jīng)線
    lance / lB:ns / n.標(biāo)槍, 長矛, 矛狀器具, 捕鯨槍
    light / lait / n. 光,光線,光亮
    詞義解析:L這個字母很可能就是象形字,也就是線形。lean指線狀物的“傾斜”,lie指線狀物的“平放”;以上其余的詞指不同的線狀物。
    3) 首字母為S的很多單詞都與“分割、分開、散開”或“砍、割、刻、剪、劃、刮、擦”有關(guān),例如:
    sever / 5sevE / v.1.切開,割斷,切下,割下 2.斷絕,中斷
    share(s)(out,in) / FZE / vt.1.合用,分享,分擔(dān) 2.(out)分配,均分
    vi.(in)分享,分擔(dān)
    n.一份,份額 2.[常pl.]股票,股份
    slice / slais / n.1.薄片,切片 2.一份,部分
    vt.切(片),削
    splay / splei / v.張開,展開
    split (up) / split / vi.1.分裂,分離 2.被撕裂,裂開
    vt.1.使分裂 2.劈開,撕裂 3.分擔(dān),分享
    n.1.裂口2.分裂
    scrutiny / 5skru:tini / n.詳細審查,仔細觀察
    scatter / 5skAtE / vt.1.撒,撒播 2.使散開,驅(qū)散
    vi.分散,消散
    spill / spil / v.(使)溢出,(使)灑落
    n.溢出
    spray(spring) / sprei / v.噴,(使)濺散
     n.1.浪花,水花,飛沫 2.噴霧
    score(on that ~) / skR: / n.1.得分,分數(shù) 2.刻痕,劃痕 3.二十
    vt.1.得(分) 2.給(試卷等)打分,給…評分 3,刻痕于,劃線于
     vi.1.得分,計分 2.獲勝,成功
    scrape / skreip / v.刮,擦
    n.1.刮,擦 2.刮擦聲
    scratch(from ~; up to ~) / skrAtF / v.1.抓,搔,扒 2.刮擦,刻劃
    n.1.抓,搔,刮 2.抓痕,刻痕
    scrub / skrQb / vi.用力擦洗
    vt.1.用力擦洗,把…擦凈 2.取消(計劃等)
    sculpture / 5skQlptFEn / n.1.雕刻(術(shù)),雕塑(術(shù)) 2.雕刻作品,雕塑品
    shave / Feiv / vt.剃,刮,刨,削
    vi.修面,刮臉
    shred / Fred / n.1.碎片,細條,破布 2.些許,少量
    v.1.撕碎,切碎 2.用撕毀機撕毀(文件)
    sift / sift / vt.1.篩,篩分,過濾 2.(through)細查,詳審
    slash / slAF / vt.1.砍 2.大幅度削減
    n.1.砍,砍痕 2.斜線號
    slaughter / 5slR:tE / vt./n. 1.屠殺,殺戮 2.屠宰
    slay / slei / v.殺死,宰殺,殺戮
    詞義解析:S由腓尼基字母(Phoenician Letter ) (齒狀物的形狀)演化而來,即 “分割、分開、散開”或“砍、割、刻、剪、劃、刮、擦” 是由“用鋸狀物分割”演化而來。
     二、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的價值
    1.突破了詞根詞綴記憶法的困境與局限,提高了詞匯記憶的效率
    前面已經(jīng)講過,英文中有很多來自同一詞源的詞匯,但演化出來的意思卻是各不相同。單用詞根和詞綴去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文字總是不斷演化的。很多學(xué)生把詞根、詞綴、詞源背會了,后發(fā)現(xiàn)很多相關(guān)的單詞還是記不住。這是因為詞根、詞綴、詞源僅僅是詞的演化起點而已。了解詞的演化起點固然重要,但掌握詞的演化邏輯過程更重要。因為知道了詞的演化邏輯過程,就能了解源自同一詞源的一組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而將這組詞一并記住,這就提高了詞匯記憶的效率。
    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正是建立在揭示詞的演化過程的基礎(chǔ)之上的記憶方法。詞的演化過程是不一樣的,因此記憶的難度也不一樣。一個詞若只演化了一步,即通過一步邏輯推理即可知其含義,就很好理解,也就很好記憶。若要通過兩步、三步,甚至四步推理,就較難理解,也就較難記憶。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演化一步的詞:
    predict / pri5dikt / vt.預(yù)言,預(yù)測,預(yù)告
    推理過程:pre-(表示“時間、空間或程度上的前”)+dict(=to say, tell)→提前說出某事或告訴某人某事→vt.預(yù)言,預(yù)測,預(yù)告。
    preview / 5pri:5vju: / n.1.(電影、戲劇等的)預(yù)映,預(yù)演 2.(電影等的)預(yù)告(片)
    推理過程:pre-(表示“時間、空間或程度上的前”)+view(vt.看,觀看)→讓大家提前先看看→n.1.(電影、戲劇等的)預(yù)映,預(yù)演 2.(電影等的)預(yù)告(片)
    prescient / 5presaiEnt / a.預(yù)知的, 先覺的
    推理過程:pre-(表示“時間、空間或程度上的前”)+sci(=to know)+-ent(可作名詞或形容詞后綴)→提前知道→a.預(yù)知的, 先覺的
    演化兩步的詞:
    dictate / dik5teit / v.1.口授,口述 2.命令,支配
     / 5dikteit / n.命令,規(guī)定,要求
    推理過程:dict(=to say, tell)+-ate(可作動詞、名詞或形容詞后綴)→告訴某人某事→v.1.口授,口述 2.命令,支配→告訴某人必須做某事→n.命令,規(guī)定,要求
    commend / kE5mend / vt.1.表揚,稱贊 2.推薦
    推理過程:com-(=together,with,fully<表示強調(diào)>)+mend(=to think; to speak)→說話,講話→說某人好話→vt.1.表揚,稱贊→推薦某人肯定是為某人說好話→2.推薦
    commission / kE5miFEn / n.1.委員會 2.傭金,提成 3.授權(quán),委托 4.(銀行等的)手續(xù)費
     vt.委任,委托
    推理過程:com-(=together,with,fully<表示強調(diào)>)+miss(=to send, to appoint)→-ion(可作動詞和名詞后綴)→大家把很多事情委托給幾個人處理→n.1.委員會→按照常人推理,委托對方辦理事情肯定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4.(銀行等的)手續(xù)費 2.傭金,提成
    演化三步的詞:
    recipe / 5resipi / n.1.烹飪法,食譜 2.方法,秘訣,訣竅
    推理過程:re-(=back, again, against)+cipe(=to take)→ 一再地拿 → 一再地拿出好的方法 → 2.方法,秘訣,訣竅 → 一再地拿出好的做菜的方法 → 1.烹飪法,食譜
    proficiency / prE5fiFEnsi / n.熟練,精通
    推理過程:pro-(表示“時間、空間或程度上的前”)+fici(=to do, to make)+-ency(名詞后綴)→ 提前做 → 提前做完 → 和別人同時在做一件事情,若你提前做完,表示你能很熟練地做這件事情 → n.熟練,精通
    演化四步的詞:
    commit / kE5mit / vt.1.犯(錯誤、罪行等),干(錯事、壞事等) 2.(onself)使承擔(dān)義務(wù),使 3.(to)把…托付給,把…置于 4.調(diào)撥…供使用,撥出
    推理過程:com-(=together, with, fully<加強語氣>)+mit(=to send, to appoint)→ 把某人或某事委托給某人 → 3.(to)把…托付給,把…置于→ 把某事物送于某人支配 → 4.調(diào)撥…供使用,撥出 → 既然把某人或某事托付給了某人,那么自然使被托付者承擔(dān)了一定的責(zé)任或義務(wù) → 2.(onself)使承擔(dān)義務(wù),使 → 由有負別人所托之事的意思演化出 → 干(錯事、壞事等)→ 犯罪也是一種干錯事、干壞事的行為 → 犯(錯誤、罪行等)
     2.揭示了英文詞匯的邏輯造詞思維,提高了對英文詞匯學(xué)習(xí)與記憶的深度
     英文中每一個詞都有各自的造詞邏輯,每一個詞中的每一個意思都有各自的演化過程。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對于一詞多義的合理解釋是前所未有的。
     1)同一個英文單詞的不同釋義由不同的詞源演化而來。例如:
    susceptible / sE5septEbl / a.1.(to)易受影響的 2.(to)過敏的 3.(of)能經(jīng)受的,容許的
    推理過程1:sus-(=sub- =under或表示壞的事物)+cept(=to take)+-ible(=to tend to)→ 易于接受壞事物的 → 1.(to)易受影響的 2.(to)過敏的
    推理過程2: sus-(=sub- =under或表示壞的事物)+cept(=to take)+-ible(=to enable)→ 能夠接受壞事物的 → 3.(of)能經(jīng)受的,容許的
    peer / piE / n.1.同齡人,同等地位的人 2.(男爵、伯爵、公爵等)貴族
    vi.仔細看,費力地看
    推理過程1:peer(per, par=equal)→ 相等的事物 → 年齡或地位相等 → 1.同齡人,同等地位的人 → 同樣高貴的社會地位 → 2.(男爵、伯爵、公爵等)貴族
    推理過程2:peer(per, par=to look,如appear, apparent)→ 觀看 → vi.仔細看,費力地看
     2)同一個英文單詞的不同釋義由不同的邏輯造詞思維方向而來。例如:
    engage / in5^eidV / vt.1.雇,聘 2.使從事,使忙于 3.占用(時間、精力等) 4.全神貫注
     5.使訂婚 6.許諾,擔(dān)保,保證 7.交戰(zhàn)
     vi. (in) 參加,從事于
    推理過程:en-(使處于某種狀況)+gage(=pledge誓約;擔(dān)保品;象征挑戰(zhàn)性的物品) → “6.許諾,擔(dān)保,保證”;婚約 → “5.使訂婚”;老板同雇員簽協(xié)議,互相許諾 →“1.雇,聘”→ 老板掏錢雇傭你,你就得幫老板做事,因此演化出“2.使從事,使忙于”→ 按照常理來講,你若忙于某事,必“3.占用(時間、精力等)”→ 占用了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在做某事,即“4.全神貫注”。gage有“象征挑戰(zhàn)性的物品”之意,所以engage演化出了“2.交戰(zhàn)”。
    address / E5dres / n.1.地址,住址 2.演說,講話 3.寄送,托運
    vt.1.(在信封或包裹上)寫姓名地址 2.寄送,托運
    3.向…作(正式)講話,對…發(fā)表演說 4.稱呼 5.對付,處理,設(shè)法解決
    詞義解析:address的造詞邏輯基點是“to direct at(針對…而發(fā))”?!?.(在信封或包裹上)寫姓名地址 2.寄送,托運”←針對某個地方而發(fā);“2.演說,講話”←針對某一群人而發(fā);“4.稱呼” ←針對某一個人而發(fā);“5.對付,處理,設(shè)法解決”←針對某一問題而發(fā)。
     3.深層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
     文字是一種符號,是一種表達思維的載體。一個民族或者文化群體的詞匯只不過是在表達這個民族的思維而已。不同民族的思維存在著異同。人類彼此能夠相互理解或認同的思維就是人類的共性,也就是所謂的“理性”。人類彼此難以理解或難以認同的思維,及其由這些不同思維直接或間接支配并形成的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生活方式、建筑、服飾、器皿等等創(chuàng)造物的總合,就是所謂的“文化”。因此,我個人認為,研究文字的高層面是研究“文化”。
     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研究、揭示了英文詞匯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加深了對英文詞匯意義的理解。比如英美人和中國人對于幾種顏色的不同偏愛反映出的文化差異:
    blue / blu: / a.1.藍色的 2.沮喪的,憂郁的 3.下流的,色情的
    n.藍色
    詞義講解:英美人用藍色來指下流與**,如a blue movie(**的電影)、a blue joke(下流的笑話)等。中國人則用黃色來指下流與**,如黃色電影、黃色笑話等。
    yellow / 5jelEu / n.黃色
    a.1.黃色的 2. (輕蔑語)黃皮膚的,黃種人的 3.膽怯的
    詞義講解:英美人在某種程度上是討厭黃色的,把黃色當(dāng)成一種禁忌,如yell card(指足球比賽中裁判員出示的黃牌)、yellow line(指交通中禁止超越或停車的黃線)等。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偏愛黃色的,譬如古代中國皇帝的服飾及其器具的顏色都是黃色的。
    red / red / n.1.紅色,紅顏料 2.紅色物體
     3.革命者 4.赤字,虧空
     a.紅(色)的,革命的,左翼的,激進的
    詞義講解:英美人極其討厭紅色,可能是因為紅色是鮮血的顏色。這種厭惡甚至滲透到意識形態(tài)上,如red light(指示意車輛停下來的信號)、red card(指足球比賽中裁判員出示的禁止某個球員繼續(xù)比賽的紅牌)、red-light district(指一個城鎮(zhèn)中有許多妓女存在的區(qū)域)、be in the red(負債,虧空)。中國人極其喜歡紅色,譬如結(jié)婚等喜慶場合都用紅色的物品,勞動模范等先進份子都胸戴大紅花,并手持紅色榮譽證書。
    purple / 5pE:pl / a.1.紫色的 2.帝國的 3.修辭華麗的
     n.1.紫色 2.帝王,皇權(quán) 3.高貴的社會地位
    詞義講解:英美人偏愛于紫色,如purple heart(指美國軍隊授予在戰(zhàn)斗中受傷軍人的紫心勛章)、purple prose/passage(修辭華麗的文章或章句)、Forbidden City(紫禁城)。中國人也不討厭紫色,譬如紫氣就指祥瑞之氣。
    candor / 5kAndE / n.直率,公正,潔白
    candid / 5kAndid / a.無偏見的, 公正的, 坦白的, 率直的
    candidate / 5kAndideit,5kAndidit / n.1.申請求職者 2.投考者 3.候選人
    candle / 5kAndl / n.蠟燭
    拉丁文candidus=white。
    詞義講解:英美人也偏愛白色。在古羅馬時期,白色象征權(quán)力。candidate早指身穿白色衣服到處拉選票的政客。如今印度仍保留這種習(xí)慣,政客們都身著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再如美國的總統(tǒng)府就是白色的建筑,即the White House。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對白色是很忌諱的。中國人在辦喪事的時候要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孝布,點白色的蠟燭。與此相對,按照西方的傳統(tǒng)婚禮要求,新娘要身穿白色的禮服在教堂舉行婚禮,即white wedding。
    如果在英語學(xué)術(shù)研究領(lǐng)域中有個“英文詞匯記憶學(xué)”的話,那么“英文詞匯邏輯辨證記憶法”就可以看作是英文詞匯記憶學(xué)中的一個理論,通過英文邏輯辨證記憶法講解的每一個英文詞匯的記憶方法就是這個理論的研究成果。但可惜的是至今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英文詞匯記憶學(xué)”或“詞匯記憶學(xué)”這樣一個學(xué)科。所以,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創(chuàng)建一個新學(xué)科,可以把這個學(xué)科命名為“詞匯記憶學(xué)”。這個學(xué)科主要從事兩個領(lǐng)域的研究:1)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古希臘文、俄文、阿拉伯文、希伯來文、梵文、印度文、日文、漢文、滿文、藏文等各種語言的詞匯記憶研究,推動人類語言的交流與發(fā)展;2)開展各種不同語言之間的異同比較研究課題,進行人類的語言、思維和文化研究。相信這樣一個學(xué)科的建立及其研究成果,必將為廣大外語學(xué)習(xí)者提供更有效率的詞匯記憶方法。
    此頻道為北京迦思佑教育集團與英語廣場網(wǎng)站合作共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