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 《絳雪園古方選注》引《張三豐仙傳方》“治脾土衰弱,肝木氣盛,肝乘脾土,病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服此能助土益元”。
〖組成〗 茅山蒼術(shù) 米泔水浸二宿 ,去皮切片曬干 二斤 黃酒面曲[即煮酒用的酒曲] 四兩 皂礬[即綠礬] 醋拌曬干 入陽城罐火鍛 一斤置陶器罐中燉化
〖用法〗 上制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30~40丸,好酒或米湯下,日二、三次。[現(xiàn)代用法:照上法配制為丸,每丸約重8g,每次服一丸,食后米湯送下。]
〖釋名〗 瀉肝即瀉木,故方名“伐木”。
〖主治〗 面目浮腫、面色萎黃、心悸、氣促、肢倦乏力。
〖功用〗 消積、燥濕、瀉肝、驅(qū)蟲。
〖組成〗 茅山蒼術(shù) 米泔水浸二宿 ,去皮切片曬干 二斤 黃酒面曲[即煮酒用的酒曲] 四兩 皂礬[即綠礬] 醋拌曬干 入陽城罐火鍛 一斤置陶器罐中燉化
〖用法〗 上制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30~40丸,好酒或米湯下,日二、三次。[現(xiàn)代用法:照上法配制為丸,每丸約重8g,每次服一丸,食后米湯送下。]
〖釋名〗 瀉肝即瀉木,故方名“伐木”。
〖主治〗 面目浮腫、面色萎黃、心悸、氣促、肢倦乏力。
〖功用〗 消積、燥濕、瀉肝、驅(qū)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