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風光秀麗的九疑山游覽觀光!歡迎您來寧遠文廟這處景點游覽!千年古城寧遠縣城西廓,有一組紅墻黃瓦、金碧輝泊的古建筑群。這就是你們大家現在看到的、聞名遐邇的寧遠文廟。
寧遠文廟始建于中國北宋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距今已有1030余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現存文廟類建筑中(含孔廟、文宣王廟、夫子廟、先帝廟、學宮),始建年代久遠的兩處孔廟之一。(另一處是山東曲阜孔廟,創(chuàng)始于公元前478年資料見《光明日報》1995年第二版“文廟”一文),同時,是湖南省和中南六省區(qū)保存規(guī)模大、完整的一座文廟。(資料見《中國文物報》1997年6月1日四版)清末民初編撰的《湖南通志》一書,稱寧遠文廟為“湖湘之大”。
各位游客,文廟是紀念和祭祀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堂,同時,又是中國古代社會里官辦的學校,是廟、學合一的教育場所,所以文廟又稱為學宮。它是中國儒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唐代時(距今1300多年)文廟就遍布中國的州縣,到了近代,文化教育再也不受封建統(tǒng)治的壟斷,現代型,社會化的學校在中國不斷增多,文廟結束了它作為學校這種教育場所的歷史作用,陸續(xù)被移作它用,或者被拆除,保存不太多了。今天,它成了我們了解中國建筑,中國教育儒文化的活教材。
寧遠文廟座北朝南,南北長170.8米,東西寬60.2,占地面積10282平方米,它采用前園后院式的建筑布局,為莘莘學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前園是樹影婆娑、鳥語花香、蓮荷相映、游魚可數的優(yōu)雅林園,后院是莊嚴肅穆、遠離市聲的讀書之處。無怪乎古人用“兩耳不聞窗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來形容當時學子們的生活環(huán)境了。
因為寧遠文廟建在地勢平坦的地方,建筑師們?yōu)榱俗屓藗兏械綀@林廟宇的深遠,沒有開中門,只在兩側開了邊門,邊門一稱登圣坊,一稱為步賢坊,外為磚砌門坊,內為角亭。進入文廟后,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半圓形的水池,叫泮池,它是文廟建筑中的專用名詞。泮池象征的是官辦學校。中國周朝的時候,周天子辦了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大學堂,稱“辟雍”,文廟則用泮池來象征它。明、清時稱考入官學者為“入泮”,凡是新考入文廟后必須繞泮池而行方能登堂入室進入文廟,叫“入泮”。后人亦有把泮池稱為“學?!钡?,寓意學海無涯,苦讀成材。其實文廟的泮池是古建筑師們?yōu)槲膹R設計的消防蓄水池,把它設計成半圓,既增加了園林的藝術美,又可超到蓄水的作用。你不能不嘆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我們繞泮池而行來到池的北面,一座石質牌坊就聳立在我們面前。這座牌坊四柱三門,寬七米,高八米。四根沖天柱上蹲著四尊圓雕石獅,橫枋上用鏤孔高浮雕的手法鏤雕著“欞星門”三個楷書大字。這座牌坊就叫欞星門,相傳欞星就是天上的天田星,欞星門是文曲星進出的大門。宋代時,一位皇帝把欞星門從郊外祭天的天壇移入文廟,意為“尊天必須尊孔”,同時也希望進入欞星門以后的學子,多出人才,為國家所用。文廟內這座石質欞星門,石條巨大,在沒有大型運輸車輛和起吊設備的古代,人們是如何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安裝上去的?大家可以去設想答案。欞星門前有一對高1.8米的石獅,正在張嘴咆哮。石獅孔武有力,線條柔和,造型生動,與我國北方圓雕石獅有極大區(qū)別。從欞星門背面雕刻的圖案看,你會發(fā)現龍在下而鳳在上,看到這種安排,你也許會想起電影《垂簾聽政》里的一句臺詞,這石牌坊是慈禧太后時所造。不錯,可讓你說著了!文廟經宋、元、明、清十余次重建、修葺,后大修是在清同治十二年(1773年)至光緒八年(1882年),當時耗白銀六萬余兩,前后歷時十年?,F在建筑為清代建筑風格。大修時正是西太后當權的時候。
欞星門兩邊是植滿松、梅、桔、樟、竹等象征品格高潔的樹種。用以警示學子們要做品德高、節(jié)氣高的人。
過欞星門行數十米,就來到園、院相分的大成門。大成門硬山單檐,三級馬頭封火山墻,上蓋黃色琉璃瓦。大成門為過廳式大門,三孔長方形大門,并排而立。門上嵌鑲著金色的門釘和威嚴的鋪首獸頭。門前后檐的檐下各安著兩根5米高的云龍石柱。它是用整體灰色大理石采用鏤孔高浮雕的工藝制成,線條流暢,造型生動,動感和力感極強。像這樣的石雕龍鳳柱,寧遠文廟共有20根,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正是因為它,寧遠文廟才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矗伴艿氖线€裝飾著一對雄獅戲子的圓雕木襯。它玲瓏剔透、活潑可愛、雕琢精細,是木圓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正中大門上的門匾,邊框裝飾著木鏤孔“九龍護匾”圖案,那首尾纏繞的九條皎龍,翻云播霧,云彩中鳴叫的鳥,活潑可愛,多么精美的工藝!
大成門兩側分別是“鄉(xiāng)賢祠”和“名宦祠”,它們分別是用來褒揚當地有德于民眾的社會名流和有政績的官員的建筑物。為硬山單檐青瓦木結構建筑。
進入大成門,就是內院了。院的正中是一個占地千平方余米的天井,天井的北面是一座建筑在1.8米高平臺上的重檐歇山頂的宮殿式建筑,這就是寧遠文廟的主體建筑大成殿。大成殿高16.5米,面闊5間(27米),進深三間(25米),四周柱廊環(huán)繞。殿前檐及后檐共有12根龍鳳石柱,全部采用高浮雕鏤孔工藝制作,造型生動活潑、栩栩如生、龍盤鳳舞、瑞云飛翔。文廟的龍鳳柱群,不同于曲阜孔廟的雕龍石柱,曲阜孔廟的石柱是先將石柱依石先雕龍柱形,然后平地起花,淺浮雕雕出云龍圖案。而寧遠文廟的則是依石先雕龍身、云彩,后雕被云龍纏繞的柱徑。一般龍身高出圓柱10—15厘米,龍頭高處,高出柱身25—40厘米,為了體現龍纏柱的力度感,藝術家們把它的鱗片設計成攢尖三角形,少了半圓形魚鱗的軟弱感。更有意思的是,文廟大成殿的四角檐柱下,是一只雄獅托鼓石礅,孔武有力的雄獅,奮力承擔著正殿大廈的千斤石柱,這是一幅寓意極深的“師(獅)承重托”圖設計。因為歷代皇帝加封孔子為“大成至圣先師文宣王”。暗喻:“老師承擔著為民族、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托!”各位游客,我們不妨把它看成古人對為人師表者用心良苦的暗示。
大成殿內正中的神龕上,一座4米高的孔子塑像,端坐其上,他正在為弟子們講學呢!殿前的石砌月臺,四周圍著石護欄,每塊石護欄,都雕有寓聰明、吉祥、福祿壽齊至的圖案。正中的御路,裝飾著五龍丹墀,寬4米,長4米,采用高浮雕鏤孔工藝,精雕細琢。它和安裝在文廟建筑物上的20根龍鳳石柱群一樣,受到藝術家、專家們的贊嘆:“不惜為國寶!”大成殿前兩側東廡西廡,是供奉中國歷代儒學家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左右兩側,左邊是明倫堂,也就是學生們上課的地方,今天,稱為教室。我國古代社會的教育職責,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明白社會倫理道德,明白做人的行為規(guī)范,所以給它起了這個名,右邊是尊經閣,就是收藏儒家經典著作的藏書處,即今天稱為圖書室的地方,為了適應江南多雨的氣候,這些房舍都設有小走廊,用走廊把院內各個建筑都連結起來,使全院渾然一體。夏秋可擋風雨,冬春可擋雪雨。
大成殿四周處墻上繪著孔子生平的“圣跡圖”,記述了孔子從自學成才到立學授徒的一生??荚嚧笫占?BR> 各位游客,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世界公認的歷史文化名人,早在1938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一文中就要求:“從孔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毙轮袊⒑?,學術界開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孔子的思想學說進行研究,60年代初形成熱潮?!?”時期,受左的錯誤影響,采取了不加分析一概否定的態(tài)度。70年代后期,孔子及儒家理論成為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學術研究取得一大批新的成果。1989年10月8日在中外學者紀念孔子誕辰2540周年與學術討論會上,江澤民同志在會見部分中外學者會上說: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古代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國的珍貴文化遺產,對于孔子思想中一切好的東西,我們都要很好地繼承學習。
文廟,實際上是儒家思想在整個封建時代所占地位的物化象征。但它每一建筑,甚至一石、一柱、一花紋、一雕飾,又無不蘊含著人民群眾的智慧,這使文廟不僅具有中國文化的特色內涵,而且在中國建筑、美學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們研究中國儒家文化的典型實例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大景觀。
由大成殿經明倫堂或尊經閣,沿走廊而行,我們來到了文廟后的一座殿堂——啟圣祠。啟圣祠是供奉孔子祖父母、父母牌位的地方。意思是作為長輩,他們啟蒙和培育了孔子這位圣人。啟圣祠為硬山前重檐建筑,馬頭墻上有精美的灰塑圖案,前檐有兩雕琢精美的鳳柱,正在引頸高鳴展翅欲翔,經祠左右的走廊過廳,出院可達后園,后園為學倉及廚房等建筑,是后勤供給的地方?,F被縣文化館占用。
各位游客:精美的寧遠文廟石雕、木雕、泥塑、壁畫會使你終生難以忘懷。由于水平有限,我難以用更多的詞藻來形容它,全靠各位朋友去理解、去觀察。我給大家導游到這里,祝大家通過對寧遠文廟的游覽有所收益,得到美好的藝術享受,心情愉悅。謝謝!
歡迎您來到風光秀麗的九疑山游覽觀光!歡迎您來寧遠文廟這處景點游覽!千年古城寧遠縣城西廓,有一組紅墻黃瓦、金碧輝泊的古建筑群。這就是你們大家現在看到的、聞名遐邇的寧遠文廟。
寧遠文廟始建于中國北宋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距今已有1030余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現存文廟類建筑中(含孔廟、文宣王廟、夫子廟、先帝廟、學宮),始建年代久遠的兩處孔廟之一。(另一處是山東曲阜孔廟,創(chuàng)始于公元前478年資料見《光明日報》1995年第二版“文廟”一文),同時,是湖南省和中南六省區(qū)保存規(guī)模大、完整的一座文廟。(資料見《中國文物報》1997年6月1日四版)清末民初編撰的《湖南通志》一書,稱寧遠文廟為“湖湘之大”。
各位游客,文廟是紀念和祭祀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堂,同時,又是中國古代社會里官辦的學校,是廟、學合一的教育場所,所以文廟又稱為學宮。它是中國儒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唐代時(距今1300多年)文廟就遍布中國的州縣,到了近代,文化教育再也不受封建統(tǒng)治的壟斷,現代型,社會化的學校在中國不斷增多,文廟結束了它作為學校這種教育場所的歷史作用,陸續(xù)被移作它用,或者被拆除,保存不太多了。今天,它成了我們了解中國建筑,中國教育儒文化的活教材。
寧遠文廟座北朝南,南北長170.8米,東西寬60.2,占地面積10282平方米,它采用前園后院式的建筑布局,為莘莘學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前園是樹影婆娑、鳥語花香、蓮荷相映、游魚可數的優(yōu)雅林園,后院是莊嚴肅穆、遠離市聲的讀書之處。無怪乎古人用“兩耳不聞窗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來形容當時學子們的生活環(huán)境了。
因為寧遠文廟建在地勢平坦的地方,建筑師們?yōu)榱俗屓藗兏械綀@林廟宇的深遠,沒有開中門,只在兩側開了邊門,邊門一稱登圣坊,一稱為步賢坊,外為磚砌門坊,內為角亭。進入文廟后,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半圓形的水池,叫泮池,它是文廟建筑中的專用名詞。泮池象征的是官辦學校。中國周朝的時候,周天子辦了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大學堂,稱“辟雍”,文廟則用泮池來象征它。明、清時稱考入官學者為“入泮”,凡是新考入文廟后必須繞泮池而行方能登堂入室進入文廟,叫“入泮”。后人亦有把泮池稱為“學?!钡?,寓意學海無涯,苦讀成材。其實文廟的泮池是古建筑師們?yōu)槲膹R設計的消防蓄水池,把它設計成半圓,既增加了園林的藝術美,又可超到蓄水的作用。你不能不嘆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我們繞泮池而行來到池的北面,一座石質牌坊就聳立在我們面前。這座牌坊四柱三門,寬七米,高八米。四根沖天柱上蹲著四尊圓雕石獅,橫枋上用鏤孔高浮雕的手法鏤雕著“欞星門”三個楷書大字。這座牌坊就叫欞星門,相傳欞星就是天上的天田星,欞星門是文曲星進出的大門。宋代時,一位皇帝把欞星門從郊外祭天的天壇移入文廟,意為“尊天必須尊孔”,同時也希望進入欞星門以后的學子,多出人才,為國家所用。文廟內這座石質欞星門,石條巨大,在沒有大型運輸車輛和起吊設備的古代,人們是如何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安裝上去的?大家可以去設想答案。欞星門前有一對高1.8米的石獅,正在張嘴咆哮。石獅孔武有力,線條柔和,造型生動,與我國北方圓雕石獅有極大區(qū)別。從欞星門背面雕刻的圖案看,你會發(fā)現龍在下而鳳在上,看到這種安排,你也許會想起電影《垂簾聽政》里的一句臺詞,這石牌坊是慈禧太后時所造。不錯,可讓你說著了!文廟經宋、元、明、清十余次重建、修葺,后大修是在清同治十二年(1773年)至光緒八年(1882年),當時耗白銀六萬余兩,前后歷時十年?,F在建筑為清代建筑風格。大修時正是西太后當權的時候。
欞星門兩邊是植滿松、梅、桔、樟、竹等象征品格高潔的樹種。用以警示學子們要做品德高、節(jié)氣高的人。
過欞星門行數十米,就來到園、院相分的大成門。大成門硬山單檐,三級馬頭封火山墻,上蓋黃色琉璃瓦。大成門為過廳式大門,三孔長方形大門,并排而立。門上嵌鑲著金色的門釘和威嚴的鋪首獸頭。門前后檐的檐下各安著兩根5米高的云龍石柱。它是用整體灰色大理石采用鏤孔高浮雕的工藝制成,線條流暢,造型生動,動感和力感極強。像這樣的石雕龍鳳柱,寧遠文廟共有20根,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正是因為它,寧遠文廟才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矗伴艿氖线€裝飾著一對雄獅戲子的圓雕木襯。它玲瓏剔透、活潑可愛、雕琢精細,是木圓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正中大門上的門匾,邊框裝飾著木鏤孔“九龍護匾”圖案,那首尾纏繞的九條皎龍,翻云播霧,云彩中鳴叫的鳥,活潑可愛,多么精美的工藝!
大成門兩側分別是“鄉(xiāng)賢祠”和“名宦祠”,它們分別是用來褒揚當地有德于民眾的社會名流和有政績的官員的建筑物。為硬山單檐青瓦木結構建筑。
進入大成門,就是內院了。院的正中是一個占地千平方余米的天井,天井的北面是一座建筑在1.8米高平臺上的重檐歇山頂的宮殿式建筑,這就是寧遠文廟的主體建筑大成殿。大成殿高16.5米,面闊5間(27米),進深三間(25米),四周柱廊環(huán)繞。殿前檐及后檐共有12根龍鳳石柱,全部采用高浮雕鏤孔工藝制作,造型生動活潑、栩栩如生、龍盤鳳舞、瑞云飛翔。文廟的龍鳳柱群,不同于曲阜孔廟的雕龍石柱,曲阜孔廟的石柱是先將石柱依石先雕龍柱形,然后平地起花,淺浮雕雕出云龍圖案。而寧遠文廟的則是依石先雕龍身、云彩,后雕被云龍纏繞的柱徑。一般龍身高出圓柱10—15厘米,龍頭高處,高出柱身25—40厘米,為了體現龍纏柱的力度感,藝術家們把它的鱗片設計成攢尖三角形,少了半圓形魚鱗的軟弱感。更有意思的是,文廟大成殿的四角檐柱下,是一只雄獅托鼓石礅,孔武有力的雄獅,奮力承擔著正殿大廈的千斤石柱,這是一幅寓意極深的“師(獅)承重托”圖設計。因為歷代皇帝加封孔子為“大成至圣先師文宣王”。暗喻:“老師承擔著為民族、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托!”各位游客,我們不妨把它看成古人對為人師表者用心良苦的暗示。
大成殿內正中的神龕上,一座4米高的孔子塑像,端坐其上,他正在為弟子們講學呢!殿前的石砌月臺,四周圍著石護欄,每塊石護欄,都雕有寓聰明、吉祥、福祿壽齊至的圖案。正中的御路,裝飾著五龍丹墀,寬4米,長4米,采用高浮雕鏤孔工藝,精雕細琢。它和安裝在文廟建筑物上的20根龍鳳石柱群一樣,受到藝術家、專家們的贊嘆:“不惜為國寶!”大成殿前兩側東廡西廡,是供奉中國歷代儒學家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左右兩側,左邊是明倫堂,也就是學生們上課的地方,今天,稱為教室。我國古代社會的教育職責,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明白社會倫理道德,明白做人的行為規(guī)范,所以給它起了這個名,右邊是尊經閣,就是收藏儒家經典著作的藏書處,即今天稱為圖書室的地方,為了適應江南多雨的氣候,這些房舍都設有小走廊,用走廊把院內各個建筑都連結起來,使全院渾然一體。夏秋可擋風雨,冬春可擋雪雨。
大成殿四周處墻上繪著孔子生平的“圣跡圖”,記述了孔子從自學成才到立學授徒的一生??荚嚧笫占?BR> 各位游客,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世界公認的歷史文化名人,早在1938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一文中就要求:“從孔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毙轮袊⒑?,學術界開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孔子的思想學說進行研究,60年代初形成熱潮?!?”時期,受左的錯誤影響,采取了不加分析一概否定的態(tài)度。70年代后期,孔子及儒家理論成為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學術研究取得一大批新的成果。1989年10月8日在中外學者紀念孔子誕辰2540周年與學術討論會上,江澤民同志在會見部分中外學者會上說: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古代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國的珍貴文化遺產,對于孔子思想中一切好的東西,我們都要很好地繼承學習。
文廟,實際上是儒家思想在整個封建時代所占地位的物化象征。但它每一建筑,甚至一石、一柱、一花紋、一雕飾,又無不蘊含著人民群眾的智慧,這使文廟不僅具有中國文化的特色內涵,而且在中國建筑、美學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們研究中國儒家文化的典型實例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大景觀。
由大成殿經明倫堂或尊經閣,沿走廊而行,我們來到了文廟后的一座殿堂——啟圣祠。啟圣祠是供奉孔子祖父母、父母牌位的地方。意思是作為長輩,他們啟蒙和培育了孔子這位圣人。啟圣祠為硬山前重檐建筑,馬頭墻上有精美的灰塑圖案,前檐有兩雕琢精美的鳳柱,正在引頸高鳴展翅欲翔,經祠左右的走廊過廳,出院可達后園,后園為學倉及廚房等建筑,是后勤供給的地方?,F被縣文化館占用。
各位游客:精美的寧遠文廟石雕、木雕、泥塑、壁畫會使你終生難以忘懷。由于水平有限,我難以用更多的詞藻來形容它,全靠各位朋友去理解、去觀察。我給大家導游到這里,祝大家通過對寧遠文廟的游覽有所收益,得到美好的藝術享受,心情愉悅。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