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級會計考試《會計實務》練習題1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項目中,可以作為企業(yè)資產核算的是( )
    a、購入的某項專利權
    b、經營租入的設備
    c、盤虧的存貨
    d、計劃購買的某項設備
    答案:a
    解析:購入的專利權屬于企業(yè)擁有的經濟資源,并且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符合資產的定義。
    2、根據費用的定義,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yè)費用的是( )。
    a、投資損失 b、制造成本 c、自然災害損失 d、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
    答案:b
    解析:費用必須是企業(yè)日常經營活動中經濟利益的流出。其他三項都不屬于企業(yè)日常活動中發(fā)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所以都不屬于費用的范圍。
    3、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要求對存貨按后進先出法進行計價是( )。
    a、一貫性原則 b、歷史成本原則 c、客觀性原則 d、謹慎性原則
    答案
    解析:在物價上漲前提下,采用后進先出法核算存貨的發(fā)出計價,可以擠掉因物價上漲造成的利潤“水分”,使企業(yè)的存貨銷售利潤更為謹慎。
    4、企業(yè)發(fā)生的下列支出中,屬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
    a、購進無形資產支出
    b、購建固定資產支出
    c、專設銷售機構人員工資支出
    d、購買工程物資的支出
    答案:c
    解析:購進無形資產的支出和購建固定資產的支出均屬于資本性支出,構成資產成本。購買工程物資的支出屬于固定資產項下反映的內容。
    5、企業(yè)將勞動資料劃分為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 )原則。
    a、重要性 b、可比性 c、謹慎性 d、權責發(fā)生制
    答案:a
    解析:重要性原則是指在選擇會計方法和程序時,要考慮經濟業(yè)務本身的性質和規(guī)模,根據特定的經濟業(yè)務對經濟決策影響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會計方法和程序。因此,企業(yè)將勞動資料劃分為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重要性原則。
    6、下列各項中體現配比原則的是( )。
    a、本期確認銷售商品的收入,本期結轉成本
    b、期末按規(guī)定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
    c、對無形資產按月攤銷
    d、計提壞賬準備
    答案:a
    解析:配比原則要求企業(yè)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配比;同一會計期間的多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只有a符合配比原則。
    7、企業(yè)可將不擁有所有權但能實際控制的資源確認為資產,依據的會計原則是( )
    a、謹慎性 b、相關性 c、實質重于形式 d、重要性
    答案:c
    解析: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要求,企業(yè)不能僅僅根據所有權這一外在的法律形式來核算,而要考慮其已實際控制這一經濟實質。
    8、下列說法中,體現了一貫性原則的是( )。
    a、為了提高會計核算質量,要求企業(yè)所提供的會計核算能夠在同一會計期間不同企業(yè)之間進行相互比較
    b、存貨的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如有變更需在財務報告中說明
    c、某項物資取得后,如果市場價值發(fā)生很大的變動,除非國家另有規(guī)定,否則不得調整其賬面價值
    d、期末對短期投資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
    答案:b
    解析:選項a體現了可比性原則;選項c體現了歷史成本計價原則;選項d體現了謹慎性原則。
    9、甲公司2005年3月銷售商品一批,增值稅發(fā)票已經開出,商品已經發(fā)出,已經辦妥托收手續(xù),但此時得知對方企業(yè)在一次交易中發(fā)生重大損失,財務發(fā)生困難,短期內不能支付貨款。為此甲公司本月未確認收入。本例遵循的會計核算一般原則是( )。
    a、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b、權責發(fā)生制原則 c、一貫性原則 d、歷史成本原則
    答案:a
    解析:從法律形式看,甲公司增值稅發(fā)票已經開出,商品已經發(fā)出,已經辦妥托收手續(xù),應該確認收入。但從經濟實質看,對方企業(yè)在一次交易中發(fā)生重大損失,財務發(fā)生困難,短期內不能支付貨款,所以甲公司本月不確認收入,屬于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10、在會計實務中,將購入的辦公用文具用品直接計入“管理費用”處理時的依據是( )。
    a、重要性原則 b、一貫性原則 c、客觀性原則 d、權責發(fā)生制原則
    答案:a
    解析: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至于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可適當簡化處理。
    11、對各項資產應按經濟業(yè)務的實際交易價格計量,而不考慮隨后市場價格變勸的影響。其所遵循的會計核算原則是( )。
    a、客觀性原則 b、相關性原則 c、歷史成本原則 d、權責發(fā)生制原則
    答案:c
    解析:客觀性原則和相關性原則者屬于財務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方面的一般原則,與價格計量沒有關系。歷史成本原則是指各項財產物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物價變動時,除國家另有規(guī)定者外,不得調整其賬面價值。
    12、下列各項中,符合收入會計要素定義,可以確認為收入的是( )。
    a、?+-?無形資產收取的價款
    b、?+-?固定資產收取的價款
    c、?+-?原材料收取的價款
    d、?+-?長期股權投資收取的價款
    答案:c
    解析:收入是指企業(yè)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顒又行纬傻慕洕娴目偭魅?,要十分注意是“日?;顒印薄?+-?原材料屬于與日常經營活動緊密相關的,符合收入會計要素定義。選項abd都不屬于企業(yè)的日?;顒樱荒苓x入。
    13、下列項目中,能夠引起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同時變動的是( )。
    a、盈余公積金轉增資本
    b、上市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c、上市公司分派股票股利
    d、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
    答案:b
    解析:上市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利潤分配
     貸:應付股利
    顯然,一方面引起所有者權益減少,一方面引起負債增加。其他諸項均屬于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調整。
    14、重要性原則與( )直接相關。
    a、經濟業(yè)務的客觀性 b、會計核算成本 c、會計信息的成本效益 d、管理水平
    答案:c
    解析:堅持重要性原則能夠使提供的會計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
    15、會計核算必須符合國家的統(tǒng)一規(guī)定,這是為了滿足( )要求
    a、一貫性原則 b、可比性原則 c、相關性原則 d、重要性原則
    答案:b
    解析:可比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