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 論:掌握財務會計目標、財務會計基本前提、會計基礎、會計信息質量、會計要素的分類、會計計量屬性及其運用原則和財務會計報告。2.熟悉會計要素之間的關系。3.了解財務會計與資產(chǎn)評估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jié) 持有至到期投資
例:丁公司20×7年1月3日按每張1049元的溢價價格購入財政部于20×7年1月1日發(fā)行的期限為5年、面值為1000元(等于公允價值)、票面固定年利率為12%的國債800張,發(fā)生交易費用800元。票款以銀行存款付訖。該債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歸還本金和最后利息。假設實際年利率為10.66%,公司將其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則20×7年12月31日,該批債券的攤余成本為()元。
A.828480.00
B.832658.72
C.833544.00
D.839200.00
【答案】C
【解析】持有直到期投資的入帳價值
=1049×800+800=840000(元)
20×7年年末利息調(diào)整金額
=840000×10.66﹪-800000×12﹪
=-6456(元)
20×7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
=840000-6456=833544(元)
例:企業(yè)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產(chǎn)生的投資收益,包括()。
A.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B.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C.持有至到期投資取得時發(fā)生的折價的攤銷額
D.持有至到期投資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在以后持有期間得以恢復的部分
E.持有至到期投資處置時所取得對價的公允價值與投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
【答案】BCE
【解析】投資收益是企業(yè)的實際利息收入,由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計算確定,故選項A不正確;選項D,恢復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計入資產(chǎn)減值損失,不通過投資收益核算.
第四節(jié) 持有至到期投資
例:丁公司20×7年1月3日按每張1049元的溢價價格購入財政部于20×7年1月1日發(fā)行的期限為5年、面值為1000元(等于公允價值)、票面固定年利率為12%的國債800張,發(fā)生交易費用800元。票款以銀行存款付訖。該債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歸還本金和最后利息。假設實際年利率為10.66%,公司將其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則20×7年12月31日,該批債券的攤余成本為()元。
A.828480.00
B.832658.72
C.833544.00
D.839200.00
【答案】C
【解析】持有直到期投資的入帳價值
=1049×800+800=840000(元)
20×7年年末利息調(diào)整金額
=840000×10.66﹪-800000×12﹪
=-6456(元)
20×7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
=840000-6456=833544(元)
例:企業(yè)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產(chǎn)生的投資收益,包括()。
A.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B.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C.持有至到期投資取得時發(fā)生的折價的攤銷額
D.持有至到期投資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在以后持有期間得以恢復的部分
E.持有至到期投資處置時所取得對價的公允價值與投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
【答案】BCE
【解析】投資收益是企業(yè)的實際利息收入,由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計算確定,故選項A不正確;選項D,恢復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計入資產(chǎn)減值損失,不通過投資收益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