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國外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之后,還有很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我想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的,是關于錢的準備工作。
獲簽前后交學費
常用方式:匯票、電匯、信用卡付費
在澳、美、英、加、法的某些學校要求學生在申請簽證前交納部分學費押金或者部分學費,到校后交納余下的費用。而英國則是要求學生成功獲簽后再交學費。
學費一般用電匯、匯票等方式辦理。另外,使用信用卡會更快捷,學生可以先向境外學校詢問是否可以使用信用卡收取學費,以及信用卡所屬的國際卡組織,如VISA、萬事達等,以確定在國內(nèi)辦理什么樣的國際信用卡。由于中國境內(nèi)各商業(yè)銀行發(fā)行的信用卡每日都有外幣消費上限,如果學費額較高,就無法用信用卡直接劃賬交學費。
因此,建議學生用電匯或者匯票交學費。有些學校只接受匯票,學生要了解清楚校方接收學費的方式再選擇匯款方式。
離境前帶生活費
常用方式:外幣現(xiàn)鈔、旅行支票、信用卡
留學的生活費,可攜外幣現(xiàn)鈔,或持旅行支票、信用卡、匯票攜出境。我建議,留學出境攜帶現(xiàn)金遵循“帶少量現(xiàn)金”的原則,一般來說,夠一到兩個月的生活費即可。
那如何計算離境前要帶的具體費用呢?具體費用按留學國家和留學地區(qū)消費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別。比如,離境赴美國帶2000美元-3000美元現(xiàn)金,赴加拿大帶500-1000元加幣,赴法國帶2000—3000歐元現(xiàn)金,赴澳洲帶2000-3000元澳幣,赴英國帶500-1000英鎊。如需更多的費用可通過旅行支票和國際信用卡解決。
就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升值的情況下,如需兌換美元,我認為獲簽證后再購匯為上策,但如需兌換歐元、英鎊、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則需觀測匯率波動情況再決定
獲簽前后交學費
常用方式:匯票、電匯、信用卡付費
在澳、美、英、加、法的某些學校要求學生在申請簽證前交納部分學費押金或者部分學費,到校后交納余下的費用。而英國則是要求學生成功獲簽后再交學費。
學費一般用電匯、匯票等方式辦理。另外,使用信用卡會更快捷,學生可以先向境外學校詢問是否可以使用信用卡收取學費,以及信用卡所屬的國際卡組織,如VISA、萬事達等,以確定在國內(nèi)辦理什么樣的國際信用卡。由于中國境內(nèi)各商業(yè)銀行發(fā)行的信用卡每日都有外幣消費上限,如果學費額較高,就無法用信用卡直接劃賬交學費。
因此,建議學生用電匯或者匯票交學費。有些學校只接受匯票,學生要了解清楚校方接收學費的方式再選擇匯款方式。
離境前帶生活費
常用方式:外幣現(xiàn)鈔、旅行支票、信用卡
留學的生活費,可攜外幣現(xiàn)鈔,或持旅行支票、信用卡、匯票攜出境。我建議,留學出境攜帶現(xiàn)金遵循“帶少量現(xiàn)金”的原則,一般來說,夠一到兩個月的生活費即可。
那如何計算離境前要帶的具體費用呢?具體費用按留學國家和留學地區(qū)消費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別。比如,離境赴美國帶2000美元-3000美元現(xiàn)金,赴加拿大帶500-1000元加幣,赴法國帶2000—3000歐元現(xiàn)金,赴澳洲帶2000-3000元澳幣,赴英國帶500-1000英鎊。如需更多的費用可通過旅行支票和國際信用卡解決。
就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升值的情況下,如需兌換美元,我認為獲簽證后再購匯為上策,但如需兌換歐元、英鎊、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則需觀測匯率波動情況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