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旅游降低標準,賠償如何計算?

字號:

【案情介紹】
    某旅行團共28名旅游者,參加了旅行社組織“興城三日游”。按旅游協(xié)議所定的交通、住宿等標準,旅游者每人交納旅游費388元。然而,旅游中,原先承諾的“空調旅游巴士”變成了普通“京通”大客車,“雙人標準間”改成了3人間。28名游客以旅行社違約為由投訴,要求旅行社賠償旅游費用的一半;而旅行社認為興城是新開發(fā)的旅游地,暑假是旅游旺季,旅行社降低標準接待,是由于客觀原因造成的,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若需賠償,也只能退賠差額。請問:按照《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準》相關規(guī)定,應如何賠償?
    【案例評析】
    根據(jù)《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準》第六條規(guī)定:“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動及服務檔次與協(xié)議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經濟損失,應退還旅游者合同金額與實際花費的差額,并賠償同額違約金?!?BR>    因為:
    1.旅行社存在違約行為。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的“旅游協(xié)議”是有效協(xié)議,當事人都要自覺遵守。被投訴人在履行“協(xié)議”時,未按約定的檔次標準安排交通和住宿,已構成違約行為。
    2.旅行社存在主觀過錯。為旅游者安排交通和住宿是被投訴人應履行的義務,因此,旅行社在組團和簽旅游協(xié)議時,應該考慮旅游地的接待能力。而興城的接待能力有限,也并不是不可預見、不可避免或不可克服的不可抗力。旅行社在沒有履約能力的情況下,盲目招徠組團,是自身的過失造成“協(xié)議”不能完全履行,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旅游者要求旅行社賠償旅游費用的一半,缺乏法律的依據(jù),旅行社只退賠差額也不符合有關規(guī)定。
    最后裁定的結果是:被投訴人賠償投訴人直接經濟損失100元/人,其中包括:賠償住宿差價30元/人,支付同額違約金 30元/人;賠償旅游車差價20元/人,支付同額違約金2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