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法規(guī)相關知識(二)

字號:

第四章  相關法規(guī)
    1. 1996年10月15日,發(fā)布《旅行社管理條理》,這是我國旅游業(yè)第一部行政法規(guī)。
    2. 旅行社是指有營利目的,從事司旅游業(yè)務的企業(yè)。旅游業(yè)務是指包括為旅游者代辦出境、入境和簽證手續(xù),招徠、接待旅游者,為旅游者安排食宿、行車、導游等有償服務的經營活動。
    3. 旅行社按經營業(yè)務范圍,分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國際旅行社的經營范圍包括:入境旅游業(yè)務、出境旅游業(yè)務、國內旅游業(yè)務?!稐l理》適用于中國境內設立的旅行社和外國旅行社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常駐機構。
    4. *中資旅行社設立條件: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有必要的營業(yè)設施;有經培訓并持有資格證書的經營人員;有規(guī)定的注冊資金和質量保證金。國際:有足夠的營業(yè)用房和辦公設備;有持證的總經理或副經理1名,部門經理或業(yè)務主管3名,專職財會人員(會計師以上),注冊資金大于150萬。經營入境旅游業(yè)務,需繳納60萬質量保證金,經營出境,需繳納100萬。國內:有足夠的營業(yè)用房和辦公設備;有持證的總經理或副經理1名,部門經理或業(yè)務主管1名,專職財會人員(助理會計師以上),注冊資金大于30萬,10萬質量保證金。
    5. 理解中資旅行社的審批順序
    6. 分支機構的設立:可設立非法人分社和門市部(包括營業(yè)部)等分支機構。條件:必須達到年接待旅游者10萬人以上;增加規(guī)定的注冊資本和質量保證金(每增加一個增加原來的一半)。
    7. 設立社同其分支機構實行統(tǒng)一管理制度、同意財務制度、統(tǒng)一組團活動和導游安排、統(tǒng)一旅游線路和產品。
    8. 外國旅行社只能從事旅游咨詢、聯(lián)絡、宣傳等非經營性活動,不能經營招徠、接待等旅游業(yè)務,包括不得從事定房、定票和交通客票等經營性業(yè)務。
    9. *中外合資申請條件:中方應當是國際旅行社,申請前3年平均每年外聯(lián)人數超過3萬人,旅游業(yè)務銷售額超過5000萬,為中國旅*業(yè)協(xié)會的正式會員。外資應當是經營國際旅游業(yè)務的旅行社或擁有全資的經營國際旅游業(yè)務的旅行社,旅游業(yè)務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美元,加入國際或本國電腦預定網絡,或已形成自己的網絡,為其本國旅*業(yè)協(xié)會的正式會員。設立條件:注冊資本大于500萬人民幣,企業(yè)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中方出資不少于51%,法定代表人為中方委派,有符合條件的營業(yè)場所、設施、人員。合資期限不超過20年,按國際旅行社經營入境旅游的規(guī)定,繳納旅行社質量保證金。
    10.目前階段,每個外國合營者只能在中國境內設立一家合資旅行社??梢越洜I入境旅游業(yè)務和國內旅游業(yè)務。暫不允許經營中國公民赴外國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qū)旅游業(yè)務。
    11.旅行社要遵守商業(yè)道德,在經營活動中要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經營規(guī)則:嚴禁超范圍經營;不得采取不正當手段;不得介紹和提供違法旅游項目。(其中每個詳細內容都可能出案例辨析題,應對其熟悉)
    12.旅行社的基本職責:1)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2)按約定提供服務;3)提供的服務符合人身、財產安全需要(旅行社組織旅游,應當為旅游者辦理旅游意外保險,并保證所提供的服務符合保障旅游者人身、財物安全的要求;對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項目,應當對旅游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采取防范措施;對可能引起誤解或產生沖突的法律規(guī)定、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事先給以明確的說明和忠告。)4)按規(guī)定收取旅游費用;5)與游客簽合同。(旅*程安排,包括交通工具,游覽景點,住宿標準,餐飲標準,娛樂標準,購物次數。旅游價格,違約責任。)6)聘用合格導游和領隊。
    13.行社的權利:簽定合同;收取合理費用;要求違約的游客承擔相應責任。
    14.出境旅游檔案保存期低為3年,其他低為2年。經營許可證分國際和國內兩種,有效期為3年。
    15.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是指旅行社繳納、旅*政管理部門,用于保障旅游者權益的專用款項?,F(xiàn)金。支付賠償后,應在60天內補足。賠償請求人賠償的期限為90天。
    16. *旅行社不承擔或無力承擔賠償責任時,適用保證金對旅游者進行賠償。1)旅行社因故意或過失,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服務質量標準而造成旅游者的經濟權益損失。 2)旅行社的服務未達到國家或行業(yè)規(guī)定的標準而造成游客的經濟權益損失;3)因旅行社歇業(yè)、解散、破產或合并后造成旅游者預交旅游費損失。4)國家旅游局認定的其他情況。
    17.不適用的情形有:1)旅行社因不可抗拒因素不能履行合同的;2)在旅游期間發(fā)生人參財物意外事故的;3)適用保證金情形之外的其他經濟糾紛;4)超過規(guī)定時效期限的;5)司法機關已經受理的。
    18. *因旅行社故意或過失,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服務質量標準,造成旅游者經濟損失的,旅行社應承擔下列賠償責任:1)收取預付款后,旅行社因故不能成行,應提前 3天(出境7天)通知旅游者。否則承擔違約責任,并賠償游客預付款的10%違約金。2)造成旅游者誤機、船,旅行社應賠償游客的直接經濟損失,并賠償經濟損失的10%的違約金;3)安排活動及檔次與協(xié)議不符,造成損失,應退還旅游者合同金額與實際花費的差額,并賠償同額違約金。
    19.*導游人員過失,旅行社應承擔下列賠償責任:1)未按標準提供導游服務,賠償2倍導游費用;2)擅自改變日程,退還門票,導游服務費,并賠償同額違約金;增加項目,承擔全部費用;增加購物次數,退還購物物價20%;到非指定商店,購假冒偽劣商品,賠償全部損失;私自兜售商品,全額退還游客購物價款;索要小費,賠償索要小費2倍。3)擅自離團,承擔滯留期間食宿費等直接費用,并賠償全部旅游費用的30%的違約金。
    20.相關部門過失:1)房間安排低于約定檔次,退還差額,并賠償差額20%的違約金;2)安排交通工具,退還差額,并賠償差額20%違約金;3)景點不能游覽,退還門票,導游費,并賠償退還費用的20%違約金。
    第五章  導游人員管理條理
    1. *導游是指依照《導游人員管理條理》的規(guī)定取得導游證,接受旅行社委派,為旅游者提供向導、講解及相關旅游服務的人員?! ?)必須是持證導游證的人員;2)是指接受旅行社委派;3)提供向導、講解服務及相關旅游服務的人員。
    2. 申請領取導游證的人員可分兩類:1)取得導游人員資格證書,與旅行社定立勞動合同的人員;2)取得導游人員資格證書,在導游服務公司登記的人員。
    3. 正式導游證與臨時導游證的區(qū)別:有無資格證書;語言能力;領取程序不同;有效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