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某高校外語系學生李某先后兩次報名參加導游資格考試,均未合格。他急于從事導游工作,遂與某國際旅行社多次聯(lián)系,希望能給予帶團導游實習機會。次年7月,正值旅游旺季,該國際社導游不足,遂聘用李某充當導游人員,被旅*政管理部門查獲,以其未經導游資格考試合格,擅自進行導游活動給予了罰款處罰。李對處罰不服,認為自己并非擅自進行導游活動,而是受旅行社聘用從事導游工作的,旅*政管理部門處罰不當,遂向上一級旅*政管理部門申請復議。
請問:
(1)李的看法是否成立?有何依據(jù)?
(2)旅行社能否聘用李某從事導游工作?有何依據(jù)?
案例2
1998年11月,某國際旅行社在獲得出境旅游業(yè)務經營權后,為盡快出境旅游業(yè)務,遂與香港一家信譽不甚良好的旅行社建立了業(yè)務聯(lián)系。同年12月,該國際旅行社組織了一個23人赴新、馬、泰三國旅游團,委托該香港旅行社接待,因時間倉促,未與該香港旅行社簽訂書面協(xié)議。該旅游團在順利完成新加坡、泰國兩國游程后,在馬來西亞入境時,由于當?shù)亟哟缡韬?,未辦妥入境手續(xù),致使該旅游團被作為“非法入境”而扣留兩天,未完成馬來西亞段旅行而直接返回香港。該旅游團回國后,遂向旅*政管理部門投訴,要求退還旅行費用并賠償損失。經查,該旅游團投訴事實屬實,而該國際旅行社則辯稱,違約損害旅游者的事實均發(fā)生在境外,應由境外旅行社承擔賠償責任。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
(1)根據(jù)《旅行社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損害賠償責任應由該國際旅行社還是境外旅行社承擔?為什么?
(2)根據(jù)《旅行社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對我國旅行社選擇境外不良信譽旅行社,且未與之簽訂書面協(xié)議就委托其承擔接待工作,給予何種處罰?
案例3
1998年1月某國際旅行社組織了一個赴長白山旅游團,委派導游黃某作為全程導游隨團服務。當此旅游團將要攀越天池的前一天晚上,某團一些團員詢問黃上天池是否要多添衣服,以免天氣變化。黃某根據(jù)多次的這個季節(jié)上天池的經驗,回答游客不必多添衣服,以便輕裝上山。翌日,該團游客在黃某及地陪的引導下上了天池,不料天氣突然變化,天降大雪,氣候驟然下降黃某急忙引導團隊下山,但由于有些客人沒帶衣帽圍巾御寒之物,致使不少人耳,鼻及手腳嚴重凍傷。其中4人經醫(yī)院診斷為重度燒傷。為此,該團游客投訴導游黃某,要求黃某承擔醫(yī)治凍傷等費用,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黃某所屬的國際旅行社接到此投訴后,認為此次凍傷事故是由于黃某工作失誤所致,責令其自行處理游客投訴,旅行社不承擔任何責任;黃某則認為此次凍傷事故好是由于天氣突變所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與其無關,不應由其承擔責任。
請問:
(1)旅行社認為此次凍傷事故是導游黃某工作失誤所致,與旅行社無關的說法是否正確?有何依據(jù)?
(2)導游黃某認為此起凍傷事故是由于天氣突然變化所致,與其工作無關是否正確?有何依據(jù)?
某高校外語系學生李某先后兩次報名參加導游資格考試,均未合格。他急于從事導游工作,遂與某國際旅行社多次聯(lián)系,希望能給予帶團導游實習機會。次年7月,正值旅游旺季,該國際社導游不足,遂聘用李某充當導游人員,被旅*政管理部門查獲,以其未經導游資格考試合格,擅自進行導游活動給予了罰款處罰。李對處罰不服,認為自己并非擅自進行導游活動,而是受旅行社聘用從事導游工作的,旅*政管理部門處罰不當,遂向上一級旅*政管理部門申請復議。
請問:
(1)李的看法是否成立?有何依據(jù)?
(2)旅行社能否聘用李某從事導游工作?有何依據(jù)?
案例2
1998年11月,某國際旅行社在獲得出境旅游業(yè)務經營權后,為盡快出境旅游業(yè)務,遂與香港一家信譽不甚良好的旅行社建立了業(yè)務聯(lián)系。同年12月,該國際旅行社組織了一個23人赴新、馬、泰三國旅游團,委托該香港旅行社接待,因時間倉促,未與該香港旅行社簽訂書面協(xié)議。該旅游團在順利完成新加坡、泰國兩國游程后,在馬來西亞入境時,由于當?shù)亟哟缡韬?,未辦妥入境手續(xù),致使該旅游團被作為“非法入境”而扣留兩天,未完成馬來西亞段旅行而直接返回香港。該旅游團回國后,遂向旅*政管理部門投訴,要求退還旅行費用并賠償損失。經查,該旅游團投訴事實屬實,而該國際旅行社則辯稱,違約損害旅游者的事實均發(fā)生在境外,應由境外旅行社承擔賠償責任。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
(1)根據(jù)《旅行社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損害賠償責任應由該國際旅行社還是境外旅行社承擔?為什么?
(2)根據(jù)《旅行社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對我國旅行社選擇境外不良信譽旅行社,且未與之簽訂書面協(xié)議就委托其承擔接待工作,給予何種處罰?
案例3
1998年1月某國際旅行社組織了一個赴長白山旅游團,委派導游黃某作為全程導游隨團服務。當此旅游團將要攀越天池的前一天晚上,某團一些團員詢問黃上天池是否要多添衣服,以免天氣變化。黃某根據(jù)多次的這個季節(jié)上天池的經驗,回答游客不必多添衣服,以便輕裝上山。翌日,該團游客在黃某及地陪的引導下上了天池,不料天氣突然變化,天降大雪,氣候驟然下降黃某急忙引導團隊下山,但由于有些客人沒帶衣帽圍巾御寒之物,致使不少人耳,鼻及手腳嚴重凍傷。其中4人經醫(yī)院診斷為重度燒傷。為此,該團游客投訴導游黃某,要求黃某承擔醫(yī)治凍傷等費用,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黃某所屬的國際旅行社接到此投訴后,認為此次凍傷事故是由于黃某工作失誤所致,責令其自行處理游客投訴,旅行社不承擔任何責任;黃某則認為此次凍傷事故好是由于天氣突變所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與其無關,不應由其承擔責任。
請問:
(1)旅行社認為此次凍傷事故是導游黃某工作失誤所致,與旅行社無關的說法是否正確?有何依據(jù)?
(2)導游黃某認為此起凍傷事故是由于天氣突然變化所致,與其工作無關是否正確?有何依據(j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