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合同管理與索賠案例29

字號:

《案例29》某工程,原合同規(guī)定兩個階段施工,工期為:土建工程21個月,安裝工程12個月?,F(xiàn)以一定量的勞動力需要量作為相對單位,則合同所規(guī)定的士建工程量可折算為3 10個相對單位,安裝工程量折算為70個相對單位。合同規(guī)定,在工程量增減10%的范圍內,作為承包商的工期風險,不能要求工期補償。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土建和安裝工程的工程量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同時又有許多附加工程,使土建工程量增加到430個相對單位,安裝工程量增加到117個相對單位。對此,承包商提出工期索賠??紤]到工程量增加10%作為承包商的風險則土建工程量應為:310×1.1=341相對單位,安裝工程量應為:70×1.1=77相對單位。
    由于工程量增加造成工期延長為:土建工程工期延長=21×(430/341一l)=5.5月安裝工程工期延長=12×(117/77一l)=6.2月則,總工期索賠=5.5月十6.2月=11.7月這里將原計劃工作量增加10%作為計算基數(shù),一方面考慮到合同規(guī)定的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的增加,工作效率會有提高。這不是對工程變更引起工期延長的精細的分析,而是基于合同總工期計劃上的框算,比較粗,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僅某個分項工程工程量增加,則可按工程量增加的比例擴大網絡上相關活動的持續(xù)時間,重新進行網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