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三個月時間里攻克國家司法考試1

字號:

有志于今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考生們都會有這種困惑:面對浩如煙海的復習資料,如何著手備考?記者日前走訪了國家司法考試培訓中心一些長期從事考試輔導的老師,他們認為,3個月的時間還是夠用的,只要復習方法得當,完全有可能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閱讀和記憶應分清主次
     廣大考生備考的過程一般分為: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幾個步驟。無論對有一定法學基礎的考生,還是非法律專業(yè)的考生,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都是必經(jīng)的一步。但把500多萬字的復習資料僅僅通讀一遍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在閱讀中抓重點部門法和抓部門法中的重點是很重要的。
     司法考試在兩天12個小時里通過4張100分值的試卷來考查考生對法學知識運用和掌握的程度。在這400分中,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訴)、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共占240分,恰好每年的通過分數(shù)線也是240分(1993年律考例外),所以司法考試界有一種說法叫“通民刑者通司考”。
     專家建議,考生拿到輔導用書后,首先從民法和刑法入手,這兩門學科是各部門法中發(fā)育完善的,要下相當大的功夫才能掌握其內容并能夠運用。同時,這兩門學科又是離我們現(xiàn)實生活近的,大家有興趣去學習。尤其民法學是商法、經(jīng)濟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jīng)濟法等學科的基礎,掌握好民法對備考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我國的法律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就程序法而言,刑訴、民訴是核心。掌握、運用、理解都有一定的難度,考生們可以結合電視節(jié)目中的庭審紀實、現(xiàn)在開庭等欄目來學習,比較形象具體。程序法的管轄、期間等規(guī)定需要記憶,在司法考試考查的科目當中,商法、經(jīng)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jīng)濟法、憲法、法理、法制史、司法實務及法律文書格式都有很多需要記憶的內容。
     掌握重點法條是備考的重中之重
     閱讀、理解并記憶輔導用書、法律法規(guī)匯編是備考中的重頭戲。據(jù)調查,凡考試成績在210分左右的考生投入閱讀的時間約占備考時間的80%。絕大多數(shù)考生因為無法解決好閱讀理解這一關,花去了太多的備考時間,實際上在備考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已經(jīng)被淘汰出局了。閱讀和理解輔導用書、法律法規(guī)匯編不能等同于備考本身,就是你把輔導用書背下來也不一定能通過司法考試;但是卻有許多無暇閱讀輔導用書的考生順利通過了司法考試以及以前的律考,因為他們準確而牢固地掌握了考點,靈活運用和記憶了重點法條。
     對一個法學基礎知識掌握得較好、各個部門法知識結構完整,或是在上司法考試中考取了210分左右的考生而言,對法律法規(guī)匯編(法條)的閱讀、理解,作用遠大于對輔導用書的閱讀、理解。
     考生每年備考必須購買考試大綱、輔導用書(指定用書)、法律法規(guī)匯編。輔導用書的章節(jié)目錄實際上就是考試大綱,法律法規(guī)匯編有一萬多條,在這萬余條中只有20%是考試中經(jīng)常考查到的,這2000多個重點法條覆蓋了80%以上的考點。在歷年律考和司法考試當中依據(jù)法條出題的情況比較普遍,如果一個考生理解并熟記了2000多個重點法條,那么通過司法考試對他來說是很容易的事情,他不但掌握了2000多個在司法考試中經(jīng)??嫉降念}目,而且還把握住了標準答案,因為依法條所設的題目,答案就是法條本身。所以閱讀法條,尤其是閱讀重點法條的收益遠遠大于閱讀輔導用書,這就是為什么在司法考試結束后回過頭來看,凡是通過者大多對法條手不釋卷者,將輔導用書翻爛但是名落孫山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