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法命題的幾個主要特點行政法的過關經驗
(一)從考查內容上分析,表現為有限分值的相對分散化。
首先,從宏觀層面來講,行政法是一個關鍵的第二梯隊學科。
近幾年來,行政法占整個司法考試考分的比值基本上是保持穩(wěn)定的。
最多的時候是2003年,占到了12%,最少的是2004年,僅占約8%,總的來說是接近10%左右。也就是說,行政法在分值上和民法、刑法兩個第一梯隊學科比起來還是有明顯差距的,屬于第二梯隊學科。這是由我國行政法制建設的相對落后和不完整所決定的,我國當前的行政法體系只建立了大約一半左右,而司法考試又以考查實定法的規(guī)定為主,不可能太多地脫離實定法去考純粹的理論,這就造成了行政法的考分不多,這種情況在近幾年內很難得到改變。但行政法目前作為一個第二梯隊學科,卻在司法考試中扮演者一個關鍵的角色,有如足球比賽中的一名防守型邊后衛(wèi),搞得不好就會經常被對方從這個位置上突破。盡管它的位置算不上顯要,但由于其考查難度很大,得分率較低,使它經常成為司考這個“木桶”上最短的一塊木板,導致了考生的失敗。因此,對于行政法的備考和復習值得考生們十二分的注意,把它擺到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2005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客觀題仍為40分,其中單選題12題、多選題11分、任選題3分。但是,2005年在試卷四安排了一個行政法案例分析題(10分)。就難度而言,2005年較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比2003年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仍是司考失分的重災區(qū)之一。
其次,從中觀層面來講,行政法各部分的分值分布逐漸均衡。
在以前,行政法中各個部分的考分分布極其不均衡。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兩個部分的分值加起來幾乎就要占到全部考分的2/3,基礎理論和各種行為法所占的分值十分有限。但隨著其他行政法制度的不斷建立和完善,以及司法考試對理論考查的日益重視,其他部分的分值近年來逐步增加。比如,行政法導論、行政主體、行政行為理論三個部分的知識構成了行政法的主要理論知識,但2002年之前考得很少,基本上不超過3分。從2002年律考改為司考開始,這部分的分值上升到了6分以上,增長了1倍以上,2003年由于考了論述題更是增加到了罕見的17分,占1/3強。各種行政行為法的分值也在上升,以前基本上是5分以下,現在增加到5-10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以往比較罕見的行政行為,諸如行政裁決、行政確認、行政調解、行政應急等開始在試題中出現,有的甚至多次出現,2004年這些行政行為就考了大約5分左右。相應地,訴訟法與復議法的分值下降了許多,2000年占2/3,2002年仍然過半,2003年降到40%多,2004年只剩下了1/3。這個特點提醒考生們復習時用時、用力也要相應均衡分配,從“重點論”逐步轉向“多點論”。
具體到行政法的知識點分布,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主要包括行政組織法(含公務員法、行政監(jiān)察法)、行政行為法(含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政府采購法)和行政救濟法(含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三大部分。歷來,行政訴訟法占了半壁江山,行政組織法方面1~2道,行政處罰法方面1道。這在2005年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但是其他部分則每年變數較大。在2004年對行政復議法的考查特少,而2005年對行政復議法的考查有了較大提高,但對國家賠償法的考查下降了,只是在個別題目個別選項中涉及。
再次,從微觀層面來講,各個考點之間的分值分布有所分散。
行政法大約有20個大的知識點是經??疾榈?,其中基本理論與行為法有6個,行政訴訟與復議法有10個,國家賠償法有4個。在2000年到2003年,這20個知識點所占的考分比例極大,約在85%左右,而復議和訴訟部分的分值又尤為集中,這種考點集中的情況在所有部門法中是很罕見的。但2004年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變,20個考點的分值在這一年下降到了75%左右,少了10個百分點。同時,這75%在20個重要考點之間的分布也更加均勻,尤其是基礎理論和行為法部分越來越得到命題者的垂青。這一方面要求我們以后對這些重要考點的掌握要更加全面,不能有所偏廢;另一方面還要求我們對這20個重要考點之外的占25%考分的其它知識給予更多的關注。對行政訴訟法的考查方面,2005年特別重視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地域管轄、原告資格、起訴期限等知識點的考查,而且是通過多道題目從不同角度重復考查。另一方面,2005年還繼承了2002年以來對行政訴訟證據的重點考查。
(一)從考查內容上分析,表現為有限分值的相對分散化。
首先,從宏觀層面來講,行政法是一個關鍵的第二梯隊學科。
近幾年來,行政法占整個司法考試考分的比值基本上是保持穩(wěn)定的。
最多的時候是2003年,占到了12%,最少的是2004年,僅占約8%,總的來說是接近10%左右。也就是說,行政法在分值上和民法、刑法兩個第一梯隊學科比起來還是有明顯差距的,屬于第二梯隊學科。這是由我國行政法制建設的相對落后和不完整所決定的,我國當前的行政法體系只建立了大約一半左右,而司法考試又以考查實定法的規(guī)定為主,不可能太多地脫離實定法去考純粹的理論,這就造成了行政法的考分不多,這種情況在近幾年內很難得到改變。但行政法目前作為一個第二梯隊學科,卻在司法考試中扮演者一個關鍵的角色,有如足球比賽中的一名防守型邊后衛(wèi),搞得不好就會經常被對方從這個位置上突破。盡管它的位置算不上顯要,但由于其考查難度很大,得分率較低,使它經常成為司考這個“木桶”上最短的一塊木板,導致了考生的失敗。因此,對于行政法的備考和復習值得考生們十二分的注意,把它擺到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2005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客觀題仍為40分,其中單選題12題、多選題11分、任選題3分。但是,2005年在試卷四安排了一個行政法案例分析題(10分)。就難度而言,2005年較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比2003年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仍是司考失分的重災區(qū)之一。
其次,從中觀層面來講,行政法各部分的分值分布逐漸均衡。
在以前,行政法中各個部分的考分分布極其不均衡。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兩個部分的分值加起來幾乎就要占到全部考分的2/3,基礎理論和各種行為法所占的分值十分有限。但隨著其他行政法制度的不斷建立和完善,以及司法考試對理論考查的日益重視,其他部分的分值近年來逐步增加。比如,行政法導論、行政主體、行政行為理論三個部分的知識構成了行政法的主要理論知識,但2002年之前考得很少,基本上不超過3分。從2002年律考改為司考開始,這部分的分值上升到了6分以上,增長了1倍以上,2003年由于考了論述題更是增加到了罕見的17分,占1/3強。各種行政行為法的分值也在上升,以前基本上是5分以下,現在增加到5-10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以往比較罕見的行政行為,諸如行政裁決、行政確認、行政調解、行政應急等開始在試題中出現,有的甚至多次出現,2004年這些行政行為就考了大約5分左右。相應地,訴訟法與復議法的分值下降了許多,2000年占2/3,2002年仍然過半,2003年降到40%多,2004年只剩下了1/3。這個特點提醒考生們復習時用時、用力也要相應均衡分配,從“重點論”逐步轉向“多點論”。
具體到行政法的知識點分布,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主要包括行政組織法(含公務員法、行政監(jiān)察法)、行政行為法(含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政府采購法)和行政救濟法(含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三大部分。歷來,行政訴訟法占了半壁江山,行政組織法方面1~2道,行政處罰法方面1道。這在2005年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但是其他部分則每年變數較大。在2004年對行政復議法的考查特少,而2005年對行政復議法的考查有了較大提高,但對國家賠償法的考查下降了,只是在個別題目個別選項中涉及。
再次,從微觀層面來講,各個考點之間的分值分布有所分散。
行政法大約有20個大的知識點是經??疾榈?,其中基本理論與行為法有6個,行政訴訟與復議法有10個,國家賠償法有4個。在2000年到2003年,這20個知識點所占的考分比例極大,約在85%左右,而復議和訴訟部分的分值又尤為集中,這種考點集中的情況在所有部門法中是很罕見的。但2004年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變,20個考點的分值在這一年下降到了75%左右,少了10個百分點。同時,這75%在20個重要考點之間的分布也更加均勻,尤其是基礎理論和行為法部分越來越得到命題者的垂青。這一方面要求我們以后對這些重要考點的掌握要更加全面,不能有所偏廢;另一方面還要求我們對這20個重要考點之外的占25%考分的其它知識給予更多的關注。對行政訴訟法的考查方面,2005年特別重視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地域管轄、原告資格、起訴期限等知識點的考查,而且是通過多道題目從不同角度重復考查。另一方面,2005年還繼承了2002年以來對行政訴訟證據的重點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