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具體解題步驟
我拿到卷四先看后一道題,發(fā)現(xiàn)不是預(yù)測中和傳說中的,意識到得分機會來了。但沒有注意到它的分值,所以從第一題按部就班順利做到第五題,這個過程中潛意識一直在思考第八題。作完第五題再翻第八題驟然發(fā)現(xiàn)30分值,這時時間只剩下一個半小時。立即決定舍掉第六、七題,保住第八題。匆匆花了二十分鐘把第六、七題要點答完后,按照下列步驟,用了一小時五分鐘答完第八題:
1.通讀一遍題干(許多知識點涌入腦海);
2.按照刑訴為公檢法找錯的辦法逐句找出涉及的各個部門法的知識點并用鉛筆標在相應(yīng)空白處。
3.再通讀一遍題干,同時補充疏漏的知識點。
4.用了整整十分鐘考慮:
⑴立意——確定從法理角度而不從行政學角度來論述:
① 我在培訓班接觸的法本對法理大多頭疼,選法理可以避開這些高手。
②行政法有具體規(guī)定和法條,如果記得不準確出現(xiàn)“硬傷”就肯定會丟分;而法理闡述只要不是過于荒謬,能夠自圓其說就不會丟分。
⑵確定論點——在法理知識點中確定3個相對熟悉、論據(jù)相對充分的論點(由于理論功底差,3個論點才能湊夠篇幅)。
我確定的三個論點依次是:
法治社會與權(quán)力制約
法的價值追求與價值判斷
法律意識與法律文化傳統(tǒng)
⑶選擇論據(jù)——題干直接涉及的,可以引申展開的。
在“法治社會與權(quán)力制約”中,選擇權(quán)利本位,以及行政行為必須符合程序法定和主體法定的條件作為論據(jù)。在“法的價值追求與價值判斷”中,選擇自由位階高于秩序,以及憲法、刑法、民法、特別是行政法對公民權(quán)利的保護作為論據(jù)。
在“法律意識與法律文化傳統(tǒng)”中,選擇因受中國兩千多年根深蒂固封建文化的影響,媒體、大眾尊重他人權(quán)利的意識淡薄,由此而引發(fā)的社會道德危機作為論據(jù)。
5.根據(jù)上述論點、論據(jù),稍稍結(jié)合本題題干內(nèi)容,盡量不涂改地寫成文字。
為醒目起見,把三個標題下都劃了橫線。盡量用“法言法語”,諸如:“以法為器”之類。創(chuàng)造“亮點”。在論述自由位階高,反映人性本質(zhì)追求時,引用了輔導教材中的一句名言“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經(jīng)”(考后查書,方知系馬克思所言)。
6.檢查字數(shù),每行字數(shù)×行數(shù),粗算為800字上下。再加結(jié)尾段:“綜上所述……(主要論點換個說法,換些修飾語再說一遍)?!苯Y(jié)尾句:“法律人任重而道遠”(和判官套近乎)。
7.用橡皮將鉛筆標的知識點涂掉。后檢查一遍是否有漏字、筆誤
我拿到卷四先看后一道題,發(fā)現(xiàn)不是預(yù)測中和傳說中的,意識到得分機會來了。但沒有注意到它的分值,所以從第一題按部就班順利做到第五題,這個過程中潛意識一直在思考第八題。作完第五題再翻第八題驟然發(fā)現(xiàn)30分值,這時時間只剩下一個半小時。立即決定舍掉第六、七題,保住第八題。匆匆花了二十分鐘把第六、七題要點答完后,按照下列步驟,用了一小時五分鐘答完第八題:
1.通讀一遍題干(許多知識點涌入腦海);
2.按照刑訴為公檢法找錯的辦法逐句找出涉及的各個部門法的知識點并用鉛筆標在相應(yīng)空白處。
3.再通讀一遍題干,同時補充疏漏的知識點。
4.用了整整十分鐘考慮:
⑴立意——確定從法理角度而不從行政學角度來論述:
① 我在培訓班接觸的法本對法理大多頭疼,選法理可以避開這些高手。
②行政法有具體規(guī)定和法條,如果記得不準確出現(xiàn)“硬傷”就肯定會丟分;而法理闡述只要不是過于荒謬,能夠自圓其說就不會丟分。
⑵確定論點——在法理知識點中確定3個相對熟悉、論據(jù)相對充分的論點(由于理論功底差,3個論點才能湊夠篇幅)。
我確定的三個論點依次是:
法治社會與權(quán)力制約
法的價值追求與價值判斷
法律意識與法律文化傳統(tǒng)
⑶選擇論據(jù)——題干直接涉及的,可以引申展開的。
在“法治社會與權(quán)力制約”中,選擇權(quán)利本位,以及行政行為必須符合程序法定和主體法定的條件作為論據(jù)。在“法的價值追求與價值判斷”中,選擇自由位階高于秩序,以及憲法、刑法、民法、特別是行政法對公民權(quán)利的保護作為論據(jù)。
在“法律意識與法律文化傳統(tǒng)”中,選擇因受中國兩千多年根深蒂固封建文化的影響,媒體、大眾尊重他人權(quán)利的意識淡薄,由此而引發(fā)的社會道德危機作為論據(jù)。
5.根據(jù)上述論點、論據(jù),稍稍結(jié)合本題題干內(nèi)容,盡量不涂改地寫成文字。
為醒目起見,把三個標題下都劃了橫線。盡量用“法言法語”,諸如:“以法為器”之類。創(chuàng)造“亮點”。在論述自由位階高,反映人性本質(zhì)追求時,引用了輔導教材中的一句名言“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經(jīng)”(考后查書,方知系馬克思所言)。
6.檢查字數(shù),每行字數(shù)×行數(shù),粗算為800字上下。再加結(jié)尾段:“綜上所述……(主要論點換個說法,換些修飾語再說一遍)?!苯Y(jié)尾句:“法律人任重而道遠”(和判官套近乎)。
7.用橡皮將鉛筆標的知識點涂掉。后檢查一遍是否有漏字、筆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