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程經濟標評審方法的探討(一)

字號:

工程建設領域實行招標投標制,是為了能適應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要求,通過市場的作用優(yōu)化各種相關資源的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建設工程項目按程序辦事克服混亂現(xiàn)象。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必經途徑無疑是工程招標投標價格的逐漸市場公,終形成以市場價格機制,使工程招標投標價格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不斷趨于合理。
    現(xiàn)行的招標過程中不外乎有如下幾種方式:有標底招標、無標底招標和復合標底招標。這些方式在評審報價上存在諸多蔽端,既難選擇真正優(yōu)秀的投標人,也不符合招標投標法規(guī)的規(guī)定,必須進行改革。而工程量清單報價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工程招標投標方式,已有上百年歷史,規(guī)章制度完善成熟。隨著世貿的加入,對確定工程價格更符合市場、由市場形成價格更應是我們研究的課題。建設工程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可以說是找準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切入點。
    一、現(xiàn)行招標投標方式存在的蔽端
    1、有標底的招標方式:
    ⑴、標底的正確性是整個核心工作,雖然標底已經有關部門審查,但系統(tǒng)誤差也難以避免,如果誤差方向和幅度與某個投標人的報價誤差方向相同,則該投標人可能成為接近標底的報價;如果某投標人按招標文件編制的報價誤差比較小,幾乎接近理想的誤差的程度,反而距實際標底較遠甚至超出有效范圍。例如:某標底誤差的程度誤差10%,某投標單位誤差以正確標底標底價方向現(xiàn)有的標底價相反的方向誤差5%,則造成現(xiàn)標底價相對比誤碼差15%,造成廢標。 來源:www.examda.com
    ⑵、造成投標單位人、財、物的浪費,不少預算編制人員為了投標重復計算同一工程量,每投標就成為投標企業(yè)預算人員的編制預算比賽,很難真正選擇在價格上優(yōu)勢的投標人。
    ⑶、標底下保密性問題,客觀上滋生了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某些不正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
    ⑷、使業(yè)主不合理壓價成為合理化,有的業(yè)主故意在按招標文件要求編制的標底基礎上,壓低20%左右,又擔心所有投標人飛標,把壓低后的標底告訴意中的投標人,強制壓低報價,從而達到降低造價的目的。
    2、無標底的招標方式: 來源:考試大網
    ⑴、優(yōu)勝者可能中不了標,中庸者可能中標。標底談化了,但設定了一個評價基數,剔出一個高報價和一個低報價,剩余的取平均值做為評價基數,設立一個有效區(qū)間,與之相近的或有效區(qū)間的下限的賦予高分值,反之則低分值,這樣一個基數有什么意義。
    ⑵、容易產生串通投標。有的投標企業(yè)購買了若干個標,分別以不同的名義出現(xiàn),就能控制住評價基數。
    3、復合標底的招標方式:
    即各參加投標單位編制的投標報價的平均值占50%,標底占50%作為基數或標底加參加報標單位的報價平均值為基數,以接近平均值或第二接近值來確定中標,這種評標方法缺乏科學依據,難于選擇優(yōu)秀投標人。
    4、搖珠的方式確定中標單位,對招標投標工程而言,只是做到了公正發(fā)包工程,并沒有為業(yè)主通過招標,市場競爭確定其工程造價,維護業(yè)主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