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制定本標準。原標準GB/T16135-1995與本標準不一致的,以本標準為準。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和附錄D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人:李開寶、趙招羅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yī)學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負責解釋。
放射事故個人外照射劑量估算原則
Principles of estimate align=center>GBZ151-2002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放射事故中個人外照射劑量估計的一般原則和基木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光子、中子輻射外照射事故。
本標準不適用于β輻射事故。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Z10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
GBZ113 電離輻射事故干預水平及醫(yī)學處理原則
GBZ/T144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護的劑量轉換系數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事故照射 accident exposure
在事故情況下受到的非自愿的、意外照射。
3.2 外照射 external exposure
體外輻射源對人體的照射。
3.3 一次急性照射 sjngle acute exposure
在短時間內受到的一次性大劑量照射。
3.4 分次照射 fractionated exposure
在較長時間內受到多次、間歇性照射。
3.5 延時照射 protracted exposure
在長時期內受到的低劑量率連續(xù)或間斷性照射。
3.6 相對均勻和非均勻照射 relatively uniform irradiation and non-uniform irradiation
事故照射情況下,受照者體內的劑量分布往往是很不均勻的,當不同部位吸收劑量值的變化因子不大于3時可稱作相對均勻照射,大于3時可稱作非均勻照射。
4 受照人員的初步鑒別
4.1 根據當事人(或在場者)關于事故情況的敘述判斷其是否受到事故照射。
4.2 應根據個人劑量計和場所輻射監(jiān)測裝置的測量結果鑒別人員是否受到事故照射,但必須注意非均勻和局部照射情況,避免誤判。
4.3 有可能受到中子照射的有關人員,應根據其血液、頭發(fā)或其攜帶的金屬制品的中子感生放射性活度的測量結果鑒別其是否受到中子輻射事故照射。
4.4 依據受照者早期出現(xiàn)的癥狀,如厭食、惡心、嘔吐和腹瀉等判斷受照程度,參見GBZ104。
4.5 對暫時難于作出是否受照判斷的人員,可假定其均受到事故照射,待獲得劑量學資料后再作甄別。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和附錄D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人:李開寶、趙招羅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yī)學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負責解釋。
放射事故個人外照射劑量估算原則
Principles of estimate align=center>GBZ151-2002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放射事故中個人外照射劑量估計的一般原則和基木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光子、中子輻射外照射事故。
本標準不適用于β輻射事故。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Z10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
GBZ113 電離輻射事故干預水平及醫(yī)學處理原則
GBZ/T144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護的劑量轉換系數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事故照射 accident exposure
在事故情況下受到的非自愿的、意外照射。
3.2 外照射 external exposure
體外輻射源對人體的照射。
3.3 一次急性照射 sjngle acute exposure
在短時間內受到的一次性大劑量照射。
3.4 分次照射 fractionated exposure
在較長時間內受到多次、間歇性照射。
3.5 延時照射 protracted exposure
在長時期內受到的低劑量率連續(xù)或間斷性照射。
3.6 相對均勻和非均勻照射 relatively uniform irradiation and non-uniform irradiation
事故照射情況下,受照者體內的劑量分布往往是很不均勻的,當不同部位吸收劑量值的變化因子不大于3時可稱作相對均勻照射,大于3時可稱作非均勻照射。
4 受照人員的初步鑒別
4.1 根據當事人(或在場者)關于事故情況的敘述判斷其是否受到事故照射。
4.2 應根據個人劑量計和場所輻射監(jiān)測裝置的測量結果鑒別人員是否受到事故照射,但必須注意非均勻和局部照射情況,避免誤判。
4.3 有可能受到中子照射的有關人員,應根據其血液、頭發(fā)或其攜帶的金屬制品的中子感生放射性活度的測量結果鑒別其是否受到中子輻射事故照射。
4.4 依據受照者早期出現(xiàn)的癥狀,如厭食、惡心、嘔吐和腹瀉等判斷受照程度,參見GBZ104。
4.5 對暫時難于作出是否受照判斷的人員,可假定其均受到事故照射,待獲得劑量學資料后再作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