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08年小學教育(專科)課程設置

字號:

專業(yè)代號:040103
    學科門類:教育學教育類
    主考學校:福建教育學院
    一、學歷層次和規(guī)格
    本專業(yè)為大學??茖W歷層次。凡取得本計劃規(guī)定的16門課程合格成績,累計達70學分,并經(jīng)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考核合格,申請畢業(yè)并思想品德鑒定符合要求者,發(fā)給??飘厴I(yè)證書。
    二、報考條件
    本專業(yè)由福建省教育廳委托開考。報考對象限在職小學公辦教師、民辦教師、代課教師。
    三、課程設置及使用教材
    序號 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教材名稱 編著者 出版社 版次
    1 3707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 4        
    2 3706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2        
    3 4729 大學語文 4 大學語文 徐中玉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4 0018 計算機應用基礎 2 計算機應用基礎 楊明福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5年版
    5 0019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 2        
    6 0395 科學、技術、社會 5 科學、技術、社會 徐輝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7 0405 教育原理 6 教育原理 柳海民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8 0406 小學教育科學研究 4 小學教育科學研究 楊小微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9 0407 小學教育心理學 6 小學教育心理學 章志光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0 0408 小學科學教育 5 小學科學教育 趙學漱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版
    11 0409 美育基礎 4 美育基礎 李范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12 0410 小學語文教學論 5 小學語文教學論 崔巒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3 0411 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 5 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 周玉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4 0412 小學班主任 4 小學班主任 翟天山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5 0415 中外文學作品導讀(文科組) 8 中外文學作品導讀 葉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6 0416 漢語基礎(文科組) 4 漢語基礎 陳紱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7 0417 高等數(shù)學基礎(理科組) 8 高等數(shù)學基礎 王德謀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8 0418 數(shù)論初步(理科組) 4 數(shù)論初步 周春荔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19 6998 教改實驗 0        
     學分   68        
    說明:
    1、(0018)、(0019)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以上(含一級B)考試??荚嚾〉米C書后上(www.fjzk.com.cn)辦理免考。
    2、0415、0416為文科組,0417、0418為理科,二組任選一組。
    四、小學教育專業(yè)(??疲┬屡f計劃課程及學分對照表
    對
    應
    課
    程   新計劃   舊計劃  
    序號 課程名稱 學分 課程名稱 學分
    1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 4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三選二 哲學
    政治經(jīng)濟學 4
    4
    鄧小平理論概論
    2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2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
    3 大學語文 4 大學語文或大學語文(專) 4
    4 小學教育心理學 5 小學教育心理學 6
    5 小學教育科學研究 4 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5
    6 教育原理 6 現(xiàn)代教育理論 5
    7 小學語文教學論 5 小學語文教學原理與方法 選考課 6
    8 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 5 小學數(shù)學教學原理與方法
    9
    10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上機) 4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3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上機)(B) 5
     科學、技術、社會 5 自然科學概要 6
    11 美育基礎 4 現(xiàn)代數(shù)學思想方法 6
    12 小學班主任 4 教育倫理學 4
    13 小學科學教育 4 兒童文學(A)或教育政策
    法規(guī)(C) 4
    5
    14 文科組:
    1:漢語基礎
    -------------------
    2:中外文學作品導讀
    ------(任選一組)------
    數(shù)論初步
    理科組:-----------------
    高等數(shù)學基礎 4 1、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選(A)
    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A)
    1、學校管理學(C)
    2、教育測量與評價(C) 6
    6
    5
    6
    8
    15 4 數(shù)論初步(B)
    基礎數(shù)學(B) 5
    6
    8
    16 教改實驗   教改實驗 0
    總學分 68   72
    總課程門數(shù) 17      
    說明:
    1、舊計劃B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兩門課程合格者,可頂替新計劃10與14課程;A組B組C組只合格其中一門課程者,可頂替新計劃10中相對應的課程,但B組考生須考新計劃14課程。
    2、舊計劃中已取得合格成績的課程可與新計劃課程直接對頂,未合格的課程轉按執(zhí)行新計劃課程考試。
    3、凡通過(0001)馬哲、(0002)鄧論、(0003)法基3門中2門以上的考生不再考(3707)和(3706)課程;只通過(0001)馬哲、(0002)鄧論中的一門的考生須考(3706)課程;只通過(0003)法基的考生須考(3707)課程, 該計劃在2000年上半年計劃基礎上變更,2008年10月開始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