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天災”變“人禍”

字號:

發(fā)生在京沈高速公路上的這場事故,是由于四處彌漫的大霧遮住了司機的雙眼,讓那么多車“前赴后繼”地撞在了一起?!疤鞛摹背闪艘粓觥叭说湣?。
    司機怕“霧里開車”
    一位駕校教練告訴記者,他在給學生上駕駛課時也會把“霧天行車安全指南”作為其中一項內容?!皩τ谀切﹦偯较虮P沒幾天的新手來說,在霧天開車絕對讓人發(fā)怵?!背i_車走高速公路的趙先生說,“如今,高速公路封路次數(shù)明顯比以前多了,主要天氣不太好。上高速就是為了圖快,有一些司機抱怨封路給他們添了麻煩,但麻煩總比出車禍強?!?BR>    高速封路合理合法
    在大霧天,高速公路通常都會封閉,而封閉也是合理合法的。記者從遼寧省交通安全管理局了解到,1997年12月,公安部頒布了《關于加強低能見度氣象條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通告》。該通告規(guī)定:“在高速公路能見度低于50米時,應果斷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實施全線或局部封閉高速公路?!边|寧省現(xiàn)在使用的就是這一標準。
    據(jù)沈陽市氣象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沈陽市在秋冬季節(jié)容易出現(xiàn)大霧天氣。每當空氣濕度較大,而氣壓比較穩(wěn)定,不易形成對流時,沒有風把集結在地面上方的水汽和懸浮物吹散,就會形成霧氣。而東北地區(qū)在進入采暖期后,空氣中的懸浮顆粒會比較多,所以大霧天氣也會出現(xiàn)得比較頻繁。出于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的考慮,只要霧的能見度低于50米,相關部門就會將高速公路封閉,預防交通事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