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講解高考作文如何審題

字號:

閱讀下面一首小詩,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楓葉上,
    露珠紅紅地閃爍
    在荷花上,
    露珠有著淚滴似的蒼白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
    ◆審題立意:
    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詩,材料是"意象派"詩人愛米"羅厄爾的一首短詩《境》,作者抓住露珠這個意象來觀照和反映人生,意象是楓葉和荷花。
    首先來鑒賞一下這首小詩:露珠所存在的位置有兩個,一個是在楓葉上,一個是在荷花上。早晨的露珠,是晶瑩而透明的,秋天的楓葉是深紅的;那荷花,顯然是白色的。當晶瑩的露珠落在火紅的楓葉上的時候,露珠因為吸收了楓葉紅彤彤的色彩,穿透自身,折射出更加絢麗的光華;而當露珠落在白色嬌媚的荷花之上,珠花一色,露珠盡管仍然剔透,卻再也不能放射白色的光,只留下憂傷的蒼白。
    小詩用“閃爍”和“蒼白”來表現(xiàn)露珠在不同的位置上的感受,“閃爍”一詞,把露珠的特點展現(xiàn)得鮮明突出,也凸顯了露珠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時候那種自豪和成就感;“蒼白”一詞,卻體現(xiàn)了露珠在湮沒在渾然一色之下默默無聞的憂傷。同樣是露珠,在楓葉上因為楓葉顏色的映襯而“紅紅的閃爍”,露珠是快樂的;詩歌描寫荷葉上的露珠“蒼白的透明”,還用了一個比喻:“淚滴似”,“淚滴”這個喻體透露了露珠的沮喪、悲傷情緒。如果露珠在這種情況下是快樂的,喻體肯定不會用“淚滴”。由此可見,短詩是用對比的手法,呈現(xiàn)了處于不同境況下的露珠悲喜態(tài)度不同。
    從露珠的角度來看,居楓葉之上則喜,居荷葉之上則悲,由此及彼,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有人處順境洋洋自得,處逆境則委靡不振,據此可以“如何正確面對境遇”為題展開;從葉的角度來看,楓葉只是顏色為紅色,質地、光潔度、功效等等并不比荷葉強,而露珠卻因居楓葉之上而喜,居荷葉之上而悲,可見露珠對環(huán)境優(yōu)劣的判斷并不正確,由此及彼,生活中僅僅根據表象對事物作出膚淺判斷并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的人不在少數,由此,似乎也可以從“如何正確看待環(huán)境”或“如何正確認識事物”方面立意……
    這樣,這首小詩的寓意就表現(xiàn)出來了,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思辨:
    一、找準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位置
    以露珠觀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就應該選擇能夠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盡顯自己的才華,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定位準確,看準自己的特長,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就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以此定位,可以擬題為《生命閃光的位置》《位置與價值》
    二、提供人才成長的土壤,營造和諧的社會
    成才是需要條件的,在大的社會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不能改變的情況下,那“楓葉”就是人才成長的環(huán)境和土壤,這是關于社會環(huán)境和人才之間的辨證關系,只有社會盡可能提供人才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才能更快地促進人才的“閃光”,這個社會才能進步,才能和諧;反之,人才的成長只有才良好的環(huán)境之下,才能發(fā)揮自身的價值。
    由此可以擬題:《請給“露珠”一片火紅的“楓葉”》《環(huán)境與人才》
    三、用人問題
    由露珠的“閃光”和“蒼白”,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對人才的使用問題,同樣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價值的,這就給我們以啟示,用人要用在適合他的位置上,韓信可以將兵,劉邦可以將將。
    由此可以擬題:《請把“露珠”放在“楓葉”上》
    四、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
    “露珠”的兩種不同境遇,可以啟示我們如何看待“露珠”問題,當我們遇到“露珠”的蒼白,到不如換一種“楓葉”的思維,這樣“露珠”問題就解決了。
    這樣可以擬題:《“露珠”的啟示》
    總之,可以來說: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以積極的態(tài)度順應環(huán)境,才能成為人才;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等等,我覺得也是切合材料主旨的
    ◆審題中存在的問題:
    1、審題:這次約有1/3的同學作文存在離題或偏題現(xiàn)象,歸結原因是對這首意象派小詩學生不能較好地把握,與很明確的“概念性”話題作文相比有一定的難度。意象派要求詩歌直接呈現(xiàn)能傳達情意的意象,以雕塑和繪畫的手法表現(xiàn)意象,提出“不要說”“不要夾敘夾議”,只展現(xiàn)而不加評論,“是在一瞬間呈現(xiàn)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復合體?!?如中國的僅有一個字的現(xiàn)代小詩《生活》:“網。”讓讀者在一剎那間感悟到生活的全部內涵。意象派詩歌的語言簡潔明了,不用沒有意義的形容詞、修飾語。所以在審題中,學生要調動各自的聯(lián)想和感受能力,把詩歌(材料)中的每個意象的關系充分考慮進去。學生由于平時做慣了有提示性(說明文字)的話題作文,再加上聯(lián)想能力所限,因此次此作文審題偏差較大。
    例:有學生談——露珠小但很美,細節(jié),疑惑,自信,奮斗,樂觀心態(tài),簡單才是美,內在美與外在美,奉獻,純潔的露珠,珍惜時間,露珠給人希望,生命,成功,善于發(fā)現(xiàn),和諧,互助,友情,張揚個性,平凡與偉大,感謝生命
    透視心靈,愛要適量,露珠精神,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如何看待傳統(tǒng)文化等等。這些立意大都偏離詩歌所能理解的范圍。另外還有同學寫——依靠,選擇,價值,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同角度看問題等也是可以,但行文中沒能緊扣詩歌中露珠在楓葉和荷花不同的位置上的表現(xiàn)和感受(“閃爍”和“蒼白”),僅僅根據表象對事物作出膚淺判斷,不能從”露珠”和其所在的不同位置和環(huán)境兩個方面來考慮問題。其實這是學生在這里不能深入思考為什么同樣的“露珠”會有不同的展現(xiàn)和給人的感受,是什么原因?在社會,生活和學習中有沒有類似的人和事物,以及我們在對待事物中的不同思考。
    當然也有一些較好的立意,象《不同的背景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底色折射不同的光》《感時花濺淚》《不同環(huán)境不同的美》《位置與價值》《百變父親》《環(huán)境映襯人生》等。
    2選材:由于受到審題偏離的影響,在素材的選用上,不準確,不典型甚至是錯誤,不能很好地去結合課本和平時的復習背誦,很多同學隨便編故事或把同學,家里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拿出來,也有小學或初中的材料,東拼西湊。有近8%的同學沒寫完甚至上繳了白卷。有文學色彩的文章更是寥寥無幾,下面所選的幾篇優(yōu)秀作文中也是素材運用也不理想。關于選材的問題:
    一、歷史的辨證
    人類有很多的景觀,由于沒有人發(fā)現(xiàn)它,從而使它默默無聞,湮沒在歲月的風雨之中;就如開平的碉樓,經歷過幾百年歷史的滄桑,直到今天才被發(fā)覺和挖掘,世界聞名;和氏的美玉,湮沒在庸人的目光之下,只能是一塊爛石,一旦閃光,便成了眾人爭奪的寶貝。
    二、社會的觀照
    當今社會,人才輩出,對于人才的使用不當和選拔不當,導致人才外流嚴重,一些地區(qū)經濟的落后,也沒有給人才實現(xiàn)價值的地方。
    寫作技法方面:
    這篇文章應該使用具有濃厚思辨色彩的散文問題進行寫作,論辯充分,論據充足,使用對比手法,材料的豐富性和思辨性,將是作文成功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