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社會符號學為取向的原則(the sociosemio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
社會符號學是研究符號系統(tǒng)與社會與人類關系的科學,是在符號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符號學的研究雖然可追溯到古希臘,但真正起步卻是在二十世紀。對符號學發(fā)展貢獻的應是美國學者查爾斯·皮爾士(Charles Peirce)和查爾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按他們的觀點,符號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實體,即1)符號載體(a sign vehicle),2)符號所指(a represent of the sign),3)解釋者(interpretant)。這三部分之間的關系產生了符號學的三種意義-形式意義(符號與其他符號之間的關系)、存在意義(符號與所指對象的關系)和實用意義(符號與解釋者的關系)。它們是符號意義的總和,應用于語言研究時也就相應地將語言意義劃分為三種:1)言內意義(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2)指稱意義(符號與所指對象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3)語用意義(符號與解釋者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研究這三方面意義的學科分別為句法學、語義學和語用學,它們是符號學的三個分支。社會符號學是美國學者岡瑟·克雷斯(Gunther Kress)等人在符號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Eugene A. Nida)創(chuàng)造性地將社會符號學應用于翻譯研究和實踐,提出了社會符號學翻譯法。我國學者陳宏薇等人也對這一理論的繼續(xù)發(fā)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學習社會符號學翻譯法必須重點掌握以下概念:
A.翻譯就是翻譯意義(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意義分為1)指稱意義(linguistic meaning)、2)言內意義(linguistic meaning)和3)語用意義(pragmatic meaning)。指稱意義是語言符號和它所描繪或敘述的主觀世界或客觀世界的實體和事件之間的關系,是詞語、句子和篇章所反映的客觀世界。例如:father (父親),table cloth(桌布),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太陽從東方升起。)
言內意義是語言符號之間的關系,它具體體現(xiàn)在語音、詞匯、句法和語篇等層次。語音層次主要包括各種音韻(如頭韻、元音迭韻、和聲、押韻)、格律及重讀等方面;詞匯層次有諧音雙關、一語雙敘等;句法層次有組合關系、排比、倒裝等;篇章則有句式的變化、段落的安排和銜接、粘連等。例如:
(1)He described the claim in alliteration fashion as a composite of fantasy, fallacy and fiction. (他用押頭韻的方式把這種要求描繪成"虛幻、虛妄和虛構"的混合物。)(頭韻)
(2)The senator picked up his hat and courage.(參議員撿起了帽子鼓起了勇氣。)(一語雙敘)
(3)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排比)
語用意義是語言符號與語言符號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它包括表征意義(indexical meaning)(指話語中揭示發(fā)訊人的身份、性別、年齡、階級和教育背景以及在交際中的態(tài)度)、表達意義(expressive meaning)(指語言符號表達說話人的感情)、社交意義(social meaning)(指語言符號在交際過程中建立或保持人際關系的一種特殊功能)、祈使意義(imperative meaning)(指發(fā)訊人企圖改變收訊人的行為或心態(tài)的意向)和聯(lián)想意義(associative meaning)(指附加在指稱意義上的意義,是語言符號喚起收訊人對其他事物的聯(lián)想)。例如woman就有frail (脆弱的)、prone to tears(愛哭的)、emotional (易動感情的)、gentle(溫柔的)、compassionate(有同情心的)、hardworking(勤勞的)等聯(lián)想意義。
B.語言是一種獨特的符號系統(tǒng)。它有著自己最重要的語義系統(tǒng)(即上述三種意義),這一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語言的功能。英國學者皮特·紐馬克(Peter Newmark)將其分為6種:1)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2)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3)祈使功能(vocative function) ,4)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5)酬應功能(phatic function),6)元語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C. 翻譯作品質量的好壞或高低應根據譯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再現(xiàn)原文的意義和功能??偟恼f來,譯文再現(xiàn)原文的意義和功能越多質量就越好、越高。然而,在不同的話語或上下文中,上述3類意義及6種語言功能的分量常常是不一樣的。有時指稱意義、信息功能非常突出(如科技作品),有時語用意義、言內意義及美感功能可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文學性話語)。另外,譯出語和譯入語在3種意義和6種功能方面能同時做到對等的情況極為少見。這就要求譯者翻譯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在不可能把原文所承載的各種意義和功能全部傳遞給譯入語的讀者的情況下,善于抓住最重要的意義和功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D. 語境(context or situation)和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語境指文本得以具有生命力的環(huán)境;而社會結構既是語言相互作用的裝飾性背景,又是語義系統(tǒng)生存發(fā)展的基本因素。它既影響語言符號的形式和內涵,又影響對語言符號的形式和內涵的闡釋。
E. 翻譯的過程是解碼(decode)和編碼(encode)的過程。這一過程具有社會性,因此不能忽視社會效應對這一過程的結果所帶來的全面影響。
翻譯的過程
西方翻譯界常將翻譯前的各種準備工作,甚至包括與出版商打交道也視為為翻譯過程的組成部分。在我們看來,翻譯過程主要包括理解理解、表達和校核這三個方面。
一、理解
理解(comprehension)可分為廣義理解和狹義理解。廣義理解指對原文作者的個人、原文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品的內容以及原文讀者對該作品的反映。狹義的理解僅指對原作文本的理解。這中理解主要包括語法分析、語義分析、語體分析和語篇分析(grammatical analysis, semantic analysis, stylistic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理解是翻譯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和重要步驟,務必正確可靠,杜絕謬誤。
二、表達
表達是理解后能否保證譯文成功的又一重要關鍵步驟,是理解的深化和體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譯者要注意恰到好處地再現(xiàn)原文的思想內容和語體色彩,使譯文既忠實于原作又符合譯入語的語法和表達習慣。要做到這一點,譯者就必須在選詞用字、組詞成句、組句成篇上下工夫,在技巧運用上下工夫。能直譯時盡可直譯,不能直譯時則可考慮意譯,靈活運用翻譯技巧。例如:
The winds of November were like summer breezes to him, and his face glowed with the pleasant cold. His cheeks were flushed and his eyes glistened; his vitality was intense, shining out upon others with almost a material warmth. 十一月的寒風,對他就像夏天吹拂的涼風一樣。舒適的冷空氣使他容光煥發(fā),兩頰通紅,兩眼閃光。他生氣勃勃,叫別人感到是一團炙手的火。(英語material warmth字面意思是"物質的溫暖",這里具體譯作"一團炙手的火"言明意清,讓人一看就懂。)
My dear girls, I am ambitious for you, but not to have you make a dash in the world-marry rich men merely because they are rich, or have splendid houses, which are not homes because love is wanting……親愛的姑娘們,我對你們期望很高,可并不是叫你們在世上出人頭地-要你們去嫁給富人,僅僅因為他們有錢,有奢華的住房,缺少愛情的話,豪華的住房算不得上家。(英語ambitious既可表示"雄心壯志的"意思,也可表示"野心勃勃的"意思,這里選用褒義詞"期望很高"翻譯比較妥當。)
It was morning, and the new sun sparkled gold across the ripples of gentle sea.
清晨,初升的太陽照著平靜的海面,微波蕩漾,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英語the ripples of the gentle sea譯成漢語時在結構上作了調整,這樣譯文念起來意思清楚,行文漂亮。)
The sea was wonderfully calm and now it was rich with all the color of the setting sun. In the sky already a solitary star twinkled.大海平靜得出奇,晚霞映照的絢麗多彩,天空已有孤星閃爍。(英語原文兩句譯成漢語合為一句。)
表達時還應注意避免翻譯腔、過分表達和欠表達。所謂翻譯腔,就是指譯文不符合漢語語法和表達習慣,詰屈聱牙,晦澀難懂。例如:
To appease their thirst its readers drank deeper than before, until they were seized with a kind of delirium. 為了解渴,讀者比以前越飲越深,直到陷入了昏迷狀態(tài)。
這個句子的譯文死摳原文形式,死摳字典釋義,翻譯腔嚴重,讓人難以明白其意思,可改譯為:讀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渴望,越讀越想讀,直到進入了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
所謂過分表達,就是指譯文畫蛇添足,增加了原文沒有的東西;而欠表達則是省略或刪節(jié)原文的內容。翻譯時均應避免這類錯誤。
三、校核
校核是對理解和表達質量的全面檢查,是糾正錯誤、改進譯文的極好時機,切不可認為是多余之舉。優(yōu)秀的譯者總是十分重視校核的作用,總是利用這一良機來克服自己可能犯下的錯誤,初學翻譯的人就更應該如此了。
社會符號學是研究符號系統(tǒng)與社會與人類關系的科學,是在符號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符號學的研究雖然可追溯到古希臘,但真正起步卻是在二十世紀。對符號學發(fā)展貢獻的應是美國學者查爾斯·皮爾士(Charles Peirce)和查爾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按他們的觀點,符號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實體,即1)符號載體(a sign vehicle),2)符號所指(a represent of the sign),3)解釋者(interpretant)。這三部分之間的關系產生了符號學的三種意義-形式意義(符號與其他符號之間的關系)、存在意義(符號與所指對象的關系)和實用意義(符號與解釋者的關系)。它們是符號意義的總和,應用于語言研究時也就相應地將語言意義劃分為三種:1)言內意義(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2)指稱意義(符號與所指對象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3)語用意義(符號與解釋者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研究這三方面意義的學科分別為句法學、語義學和語用學,它們是符號學的三個分支。社會符號學是美國學者岡瑟·克雷斯(Gunther Kress)等人在符號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Eugene A. Nida)創(chuàng)造性地將社會符號學應用于翻譯研究和實踐,提出了社會符號學翻譯法。我國學者陳宏薇等人也對這一理論的繼續(xù)發(fā)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學習社會符號學翻譯法必須重點掌握以下概念:
A.翻譯就是翻譯意義(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意義分為1)指稱意義(linguistic meaning)、2)言內意義(linguistic meaning)和3)語用意義(pragmatic meaning)。指稱意義是語言符號和它所描繪或敘述的主觀世界或客觀世界的實體和事件之間的關系,是詞語、句子和篇章所反映的客觀世界。例如:father (父親),table cloth(桌布),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太陽從東方升起。)
言內意義是語言符號之間的關系,它具體體現(xiàn)在語音、詞匯、句法和語篇等層次。語音層次主要包括各種音韻(如頭韻、元音迭韻、和聲、押韻)、格律及重讀等方面;詞匯層次有諧音雙關、一語雙敘等;句法層次有組合關系、排比、倒裝等;篇章則有句式的變化、段落的安排和銜接、粘連等。例如:
(1)He described the claim in alliteration fashion as a composite of fantasy, fallacy and fiction. (他用押頭韻的方式把這種要求描繪成"虛幻、虛妄和虛構"的混合物。)(頭韻)
(2)The senator picked up his hat and courage.(參議員撿起了帽子鼓起了勇氣。)(一語雙敘)
(3)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排比)
語用意義是語言符號與語言符號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它包括表征意義(indexical meaning)(指話語中揭示發(fā)訊人的身份、性別、年齡、階級和教育背景以及在交際中的態(tài)度)、表達意義(expressive meaning)(指語言符號表達說話人的感情)、社交意義(social meaning)(指語言符號在交際過程中建立或保持人際關系的一種特殊功能)、祈使意義(imperative meaning)(指發(fā)訊人企圖改變收訊人的行為或心態(tài)的意向)和聯(lián)想意義(associative meaning)(指附加在指稱意義上的意義,是語言符號喚起收訊人對其他事物的聯(lián)想)。例如woman就有frail (脆弱的)、prone to tears(愛哭的)、emotional (易動感情的)、gentle(溫柔的)、compassionate(有同情心的)、hardworking(勤勞的)等聯(lián)想意義。
B.語言是一種獨特的符號系統(tǒng)。它有著自己最重要的語義系統(tǒng)(即上述三種意義),這一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語言的功能。英國學者皮特·紐馬克(Peter Newmark)將其分為6種:1)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2)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3)祈使功能(vocative function) ,4)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5)酬應功能(phatic function),6)元語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C. 翻譯作品質量的好壞或高低應根據譯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再現(xiàn)原文的意義和功能??偟恼f來,譯文再現(xiàn)原文的意義和功能越多質量就越好、越高。然而,在不同的話語或上下文中,上述3類意義及6種語言功能的分量常常是不一樣的。有時指稱意義、信息功能非常突出(如科技作品),有時語用意義、言內意義及美感功能可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文學性話語)。另外,譯出語和譯入語在3種意義和6種功能方面能同時做到對等的情況極為少見。這就要求譯者翻譯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在不可能把原文所承載的各種意義和功能全部傳遞給譯入語的讀者的情況下,善于抓住最重要的意義和功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D. 語境(context or situation)和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語境指文本得以具有生命力的環(huán)境;而社會結構既是語言相互作用的裝飾性背景,又是語義系統(tǒng)生存發(fā)展的基本因素。它既影響語言符號的形式和內涵,又影響對語言符號的形式和內涵的闡釋。
E. 翻譯的過程是解碼(decode)和編碼(encode)的過程。這一過程具有社會性,因此不能忽視社會效應對這一過程的結果所帶來的全面影響。
翻譯的過程
西方翻譯界常將翻譯前的各種準備工作,甚至包括與出版商打交道也視為為翻譯過程的組成部分。在我們看來,翻譯過程主要包括理解理解、表達和校核這三個方面。
一、理解
理解(comprehension)可分為廣義理解和狹義理解。廣義理解指對原文作者的個人、原文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品的內容以及原文讀者對該作品的反映。狹義的理解僅指對原作文本的理解。這中理解主要包括語法分析、語義分析、語體分析和語篇分析(grammatical analysis, semantic analysis, stylistic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理解是翻譯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和重要步驟,務必正確可靠,杜絕謬誤。
二、表達
表達是理解后能否保證譯文成功的又一重要關鍵步驟,是理解的深化和體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譯者要注意恰到好處地再現(xiàn)原文的思想內容和語體色彩,使譯文既忠實于原作又符合譯入語的語法和表達習慣。要做到這一點,譯者就必須在選詞用字、組詞成句、組句成篇上下工夫,在技巧運用上下工夫。能直譯時盡可直譯,不能直譯時則可考慮意譯,靈活運用翻譯技巧。例如:
The winds of November were like summer breezes to him, and his face glowed with the pleasant cold. His cheeks were flushed and his eyes glistened; his vitality was intense, shining out upon others with almost a material warmth. 十一月的寒風,對他就像夏天吹拂的涼風一樣。舒適的冷空氣使他容光煥發(fā),兩頰通紅,兩眼閃光。他生氣勃勃,叫別人感到是一團炙手的火。(英語material warmth字面意思是"物質的溫暖",這里具體譯作"一團炙手的火"言明意清,讓人一看就懂。)
My dear girls, I am ambitious for you, but not to have you make a dash in the world-marry rich men merely because they are rich, or have splendid houses, which are not homes because love is wanting……親愛的姑娘們,我對你們期望很高,可并不是叫你們在世上出人頭地-要你們去嫁給富人,僅僅因為他們有錢,有奢華的住房,缺少愛情的話,豪華的住房算不得上家。(英語ambitious既可表示"雄心壯志的"意思,也可表示"野心勃勃的"意思,這里選用褒義詞"期望很高"翻譯比較妥當。)
It was morning, and the new sun sparkled gold across the ripples of gentle sea.
清晨,初升的太陽照著平靜的海面,微波蕩漾,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英語the ripples of the gentle sea譯成漢語時在結構上作了調整,這樣譯文念起來意思清楚,行文漂亮。)
The sea was wonderfully calm and now it was rich with all the color of the setting sun. In the sky already a solitary star twinkled.大海平靜得出奇,晚霞映照的絢麗多彩,天空已有孤星閃爍。(英語原文兩句譯成漢語合為一句。)
表達時還應注意避免翻譯腔、過分表達和欠表達。所謂翻譯腔,就是指譯文不符合漢語語法和表達習慣,詰屈聱牙,晦澀難懂。例如:
To appease their thirst its readers drank deeper than before, until they were seized with a kind of delirium. 為了解渴,讀者比以前越飲越深,直到陷入了昏迷狀態(tài)。
這個句子的譯文死摳原文形式,死摳字典釋義,翻譯腔嚴重,讓人難以明白其意思,可改譯為:讀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渴望,越讀越想讀,直到進入了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
所謂過分表達,就是指譯文畫蛇添足,增加了原文沒有的東西;而欠表達則是省略或刪節(jié)原文的內容。翻譯時均應避免這類錯誤。
三、校核
校核是對理解和表達質量的全面檢查,是糾正錯誤、改進譯文的極好時機,切不可認為是多余之舉。優(yōu)秀的譯者總是十分重視校核的作用,總是利用這一良機來克服自己可能犯下的錯誤,初學翻譯的人就更應該如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