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關稅完稅價格
第四節(jié) 關稅完稅價格
一、關稅完稅價格
二、價格調整
(一)下列費用未包括在進口貨物的實付或者應付價格中,應當計入完稅價格
1、由賣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jīng)紀費
購貨傭金――買方為購買進口貨物向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支付的勞務費用
2、由買方負擔的在審查確定完稅價格時與該貨物視為一體的容器的費用
3、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4、與該貨物的生產(chǎn)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有關的,由買方以免費或者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照適當比例分攤的料件、工具、模具、消耗材料及類似貨物的價款,以及在境外開發(fā)、設計等相關服務費用
5、與該貨物有關并作為賣方向我國銷售該貨物的一項條件,應當由買方直接或間接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但在估定完稅價格時,進口貨物在境內的復制權費用不得計入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中。
6、買方直接或間接從買方對該貨物進口后轉售、處置或使用所得中獲得的收益。
(二)下列費用,如能與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區(qū)分,不得計入完稅價格
1、廠房、機械、設備等貨物進口后的基建、安裝、裝配、維修和技術服務費用
2、貨物運抵境內輸入地點之后的運輸費、保險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3、進口關稅及其他國內稅收
【應用舉例】
下列各項中,不計入進口完稅價格的有( )(單選)
A貨物價款
B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C進口關稅
D運雜費
答案:C
(三)特殊規(guī)定――見教材235頁
三、特殊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多選)
(一)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及其制成品(5點、見教材235頁)
(二)保稅區(qū)、出口加工區(qū)貨物
(三)運往境外修理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修理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四)運往境外加工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加工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五)暫時進境的貨物――按一般進口貨物估價辦法規(guī)定
(六)租賃方式進境貨物――以租金或留購價格為完稅價格
(七)留購進口貨樣―――留購價格
(八)予以補稅的減免稅貨物――以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扣除折舊部分作為完稅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完稅價格=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1-申請補稅時實際已使用的時間÷監(jiān)管時間)
【應用舉例】
免稅進口一項設備,設備價60萬元,海關監(jiān)管期4年,企業(yè)使用18個月轉售。關稅稅率為15%。則關稅為多少
關稅=60×[1-18/(12*4)]×15%5.625萬元
【應用舉例】
把一項設備運往境外修理,設備價款為60萬元,修理費5萬元,材料費6萬元,運輸費1萬元,保險費0.4萬元,關稅稅率15%,則關稅稅額為多少
關稅稅額=(5+6+1+0.4)×15%=1.86萬元
四、進口貨物相關費用的核定
在進口貨物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計算中:
海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卸貨口岸
陸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空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如果進口貨物的運費無法確定或未實際發(fā)生,海關應當按照該貨物進口同期運輸行業(yè)公布的運費率(額)計算運費;按照“貨價加運費”兩者總額的0.3%計算保險費
郵運的進口貨物,應當以郵費作為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以境外邊境口岸價格條件成交的鐵路或公路運輸進口貨物,海關應當按照貨價的1%計算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作為進口貨物的自駕進口的運輸工具,海關在審定完稅幾個時,可以不計入運費。
五、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向境外銷售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第四節(jié) 關稅完稅價格
一、關稅完稅價格
二、價格調整
(一)下列費用未包括在進口貨物的實付或者應付價格中,應當計入完稅價格
1、由賣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jīng)紀費
購貨傭金――買方為購買進口貨物向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支付的勞務費用
2、由買方負擔的在審查確定完稅價格時與該貨物視為一體的容器的費用
3、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4、與該貨物的生產(chǎn)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有關的,由買方以免費或者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照適當比例分攤的料件、工具、模具、消耗材料及類似貨物的價款,以及在境外開發(fā)、設計等相關服務費用
5、與該貨物有關并作為賣方向我國銷售該貨物的一項條件,應當由買方直接或間接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但在估定完稅價格時,進口貨物在境內的復制權費用不得計入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中。
6、買方直接或間接從買方對該貨物進口后轉售、處置或使用所得中獲得的收益。
(二)下列費用,如能與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區(qū)分,不得計入完稅價格
1、廠房、機械、設備等貨物進口后的基建、安裝、裝配、維修和技術服務費用
2、貨物運抵境內輸入地點之后的運輸費、保險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3、進口關稅及其他國內稅收
【應用舉例】
下列各項中,不計入進口完稅價格的有( )(單選)
A貨物價款
B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C進口關稅
D運雜費
答案:C
(三)特殊規(guī)定――見教材235頁
三、特殊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多選)
(一)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及其制成品(5點、見教材235頁)
(二)保稅區(qū)、出口加工區(qū)貨物
(三)運往境外修理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修理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四)運往境外加工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加工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五)暫時進境的貨物――按一般進口貨物估價辦法規(guī)定
(六)租賃方式進境貨物――以租金或留購價格為完稅價格
(七)留購進口貨樣―――留購價格
(八)予以補稅的減免稅貨物――以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扣除折舊部分作為完稅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完稅價格=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1-申請補稅時實際已使用的時間÷監(jiān)管時間)
【應用舉例】
免稅進口一項設備,設備價60萬元,海關監(jiān)管期4年,企業(yè)使用18個月轉售。關稅稅率為15%。則關稅為多少
關稅=60×[1-18/(12*4)]×15%5.625萬元
【應用舉例】
把一項設備運往境外修理,設備價款為60萬元,修理費5萬元,材料費6萬元,運輸費1萬元,保險費0.4萬元,關稅稅率15%,則關稅稅額為多少
關稅稅額=(5+6+1+0.4)×15%=1.86萬元
四、進口貨物相關費用的核定
在進口貨物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計算中:
海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卸貨口岸
陸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空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如果進口貨物的運費無法確定或未實際發(fā)生,海關應當按照該貨物進口同期運輸行業(yè)公布的運費率(額)計算運費;按照“貨價加運費”兩者總額的0.3%計算保險費
郵運的進口貨物,應當以郵費作為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以境外邊境口岸價格條件成交的鐵路或公路運輸進口貨物,海關應當按照貨價的1%計算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作為進口貨物的自駕進口的運輸工具,海關在審定完稅幾個時,可以不計入運費。
五、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向境外銷售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
第五節(jié)原產(chǎn)地規(guī)定和關稅減免
第五節(jié) 原產(chǎn)地規(guī)定
一、原產(chǎn)地的起因
二、原產(chǎn)地規(guī)則
原產(chǎn)地規(guī)則是確定進口貨物惟一產(chǎn)地的規(guī)定,主要包括原產(chǎn)地和直接運輸規(guī)定。
(一)原產(chǎn)地標準――包括“完全在一國生產(chǎn)標準”和“實質性改變”準則。
1、完全在一國生產(chǎn)標準――包括十類貨物,見教材237-238頁
2、實質性改變標準
(1)改變稅號方法
(2)列出加工程度表的方法
(3)從價百分比的方法
(二)直接運輸規(guī)定――原產(chǎn)國出口產(chǎn)品直接運到進口國,進口國才能作為該國原產(chǎn)的貨物給予相應的待遇,以下兩種情況可以視為直接運輸規(guī)定:
(1) 不通過其他國關境直接將貨物運到進口國
(2) 由于地理等特殊原因,通過他國關境,但在他國關境內,有關貨物始終處于海關監(jiān)管下
三、原產(chǎn)地證書
以下進口貨物一般不需提供原產(chǎn)地證書
個人自用的行郵物品
少量的寄售物品(一般以不超過60美元為限)
臨時進口貨物
過境、通運和轉關運輸貨物
國家間有協(xié)定無須提供原產(chǎn)地證明的進口貨物。
四、我國海關的原產(chǎn)地規(guī)定
(一)對于完全在一個國家內生產(chǎn)或制造的進口貨物,生產(chǎn)國或制造國即視為該貨物的原產(chǎn)國
(二)對經(jīng)過幾個國家加工、制造的進口貨物,以最后一個對貨物進行經(jīng)濟上可視為實質性加工的國家作為有關貨物的原產(chǎn)國 (三)對于機器、儀器、器材或車輛所用的零件、部件、備件及工具,如與主件同時進口,而且數(shù)量合理,其原產(chǎn)地按主件的原產(chǎn)地予以確定;如分別進口,則按其各自的原產(chǎn)國確定。
第六節(jié) 關稅減免
一、法定減免
(一)下列進口貨物,免征關稅
1、關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貨物
2、無商業(yè)價格的廣告品和貨樣
3、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贈送的物資
4、在海關放行前損失的貨物
5、進出境運輸工具裝載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飲食用品
(二)下列進出口貨物,可以暫不繳納關稅
經(jīng)海關批準暫時進境或暫時出境的下列貨物,在進境或出境時納稅義務人向海關繳納相當于應納稅款的保證金或者提供其他擔保的,可以暫不繳納關稅,并應當自進境或者出境之日起6個月內復運出境或者復運進境。貨物包括9個方面(見教材241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義務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可以申請退還關稅,并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海關說明理由。
1、已征進口關稅的貨物,因品質或者規(guī)格原因,原狀退貨復運出境的
2、已征出口關稅的貨物,因品種或者規(guī)格原因,原狀退貨復運進境的,并已重新繳納因出口而退還的國內環(huán)節(jié)有關稅收的
3、已征出口關稅的貨物,因故未裝運出口,申報退關的。
海關應當自受理退稅申請之日起30日內查實并通知納稅義務人辦理退還手續(xù)。納稅義務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辦理有關退稅手續(xù)。
二、特定減免稅――見教材241-243
1、科教用品
2、殘疾人專用品
3、扶貧、慈善性捐贈物資
4、加工貿易產(chǎn)品
5、邊境貿易進口物資
6、保稅區(qū)進出口貨物
7、出口加工區(qū)進出口貨物
8、進口設備
9、特定行業(yè)或用途的減免稅政策
三、臨時減免稅
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jié) 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從價應納稅額的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金(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完稅價格×稅率
常用的價格條款有FOB(船上交貨);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加運費、保險費)
二、從量應納稅額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貨物稅額
三、復合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貨物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完稅價格×稅率
四、滑準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完稅價格×滑準稅稅率
【應用舉例】某城建公司為修建城市地鐵,從日本進口設備一批,貨價200萬元,包裝費5萬元。起運后至入關前運費12為萬元,到貨后調試費8萬元。假設進口貨物關稅稅率為15%,請計算該單位應納進口關稅。
進口關稅(200+5+12)×15%=32.55萬元
關稅征收管理
第八節(jié) 關稅征收管理
一、關稅繳納
進口貨物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出口貨物在貨物運抵海關監(jiān)管區(qū)后裝貨的24小時以前,應由進出口貨物的納稅人向貨物進出境地的海關申報納稅
納稅義務人應當自海關填發(fā)稅款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
關稅納稅義務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在國家稅收政策調整情形下,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jīng)海關總署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二、關稅強制執(zhí)行
1、征收關稅滯納金
滯納金自關稅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納稅義務人繳納關稅之日止,按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比例按日征收,周末或法定節(jié)假日不予扣除。
關稅滯納金金額=滯納關稅稅額×滯納金征收比率×滯納天數(shù)
2、強制征收
如納稅義務人自海關填發(fā)繳款書之日起3個月內仍未繳納稅款,經(jīng)海關關長批準,海關可以采取強制扣繳。
三、關稅退還
四、關稅補征和追征
海關發(fā)現(xiàn)少征或漏征稅款,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物品放行之日起1年內,向納稅人補征;
納稅人違反規(guī)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的稅款,自納稅義務人應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以內可以追征,并從繳納稅之日起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五、關稅納稅爭議
納稅人自海關填發(fā)稅款繳款書之日起30日內,向原征稅海關的上一級海關書面申請復議。逾期申請復議的,海關不予受理。海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做出復議決定,并以復議決定書的形式正式答復納稅人,納稅人對海關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節(jié) 關稅完稅價格
一、關稅完稅價格
二、價格調整
(一)下列費用未包括在進口貨物的實付或者應付價格中,應當計入完稅價格
1、由賣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jīng)紀費
購貨傭金――買方為購買進口貨物向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支付的勞務費用
2、由買方負擔的在審查確定完稅價格時與該貨物視為一體的容器的費用
3、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4、與該貨物的生產(chǎn)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有關的,由買方以免費或者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照適當比例分攤的料件、工具、模具、消耗材料及類似貨物的價款,以及在境外開發(fā)、設計等相關服務費用
5、與該貨物有關并作為賣方向我國銷售該貨物的一項條件,應當由買方直接或間接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但在估定完稅價格時,進口貨物在境內的復制權費用不得計入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中。
6、買方直接或間接從買方對該貨物進口后轉售、處置或使用所得中獲得的收益。
(二)下列費用,如能與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區(qū)分,不得計入完稅價格
1、廠房、機械、設備等貨物進口后的基建、安裝、裝配、維修和技術服務費用
2、貨物運抵境內輸入地點之后的運輸費、保險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3、進口關稅及其他國內稅收
【應用舉例】
下列各項中,不計入進口完稅價格的有( )(單選)
A貨物價款
B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C進口關稅
D運雜費
答案:C
(三)特殊規(guī)定――見教材235頁
三、特殊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多選)
(一)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及其制成品(5點、見教材235頁)
(二)保稅區(qū)、出口加工區(qū)貨物
(三)運往境外修理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修理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四)運往境外加工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加工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五)暫時進境的貨物――按一般進口貨物估價辦法規(guī)定
(六)租賃方式進境貨物――以租金或留購價格為完稅價格
(七)留購進口貨樣―――留購價格
(八)予以補稅的減免稅貨物――以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扣除折舊部分作為完稅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完稅價格=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1-申請補稅時實際已使用的時間÷監(jiān)管時間)
【應用舉例】
免稅進口一項設備,設備價60萬元,海關監(jiān)管期4年,企業(yè)使用18個月轉售。關稅稅率為15%。則關稅為多少
關稅=60×[1-18/(12*4)]×15%5.625萬元
【應用舉例】
把一項設備運往境外修理,設備價款為60萬元,修理費5萬元,材料費6萬元,運輸費1萬元,保險費0.4萬元,關稅稅率15%,則關稅稅額為多少
關稅稅額=(5+6+1+0.4)×15%=1.86萬元
四、進口貨物相關費用的核定
在進口貨物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計算中:
海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卸貨口岸
陸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空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如果進口貨物的運費無法確定或未實際發(fā)生,海關應當按照該貨物進口同期運輸行業(yè)公布的運費率(額)計算運費;按照“貨價加運費”兩者總額的0.3%計算保險費
郵運的進口貨物,應當以郵費作為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以境外邊境口岸價格條件成交的鐵路或公路運輸進口貨物,海關應當按照貨價的1%計算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作為進口貨物的自駕進口的運輸工具,海關在審定完稅幾個時,可以不計入運費。
五、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向境外銷售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第四節(jié) 關稅完稅價格
一、關稅完稅價格
二、價格調整
(一)下列費用未包括在進口貨物的實付或者應付價格中,應當計入完稅價格
1、由賣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jīng)紀費
購貨傭金――買方為購買進口貨物向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支付的勞務費用
2、由買方負擔的在審查確定完稅價格時與該貨物視為一體的容器的費用
3、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4、與該貨物的生產(chǎn)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有關的,由買方以免費或者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照適當比例分攤的料件、工具、模具、消耗材料及類似貨物的價款,以及在境外開發(fā)、設計等相關服務費用
5、與該貨物有關并作為賣方向我國銷售該貨物的一項條件,應當由買方直接或間接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但在估定完稅價格時,進口貨物在境內的復制權費用不得計入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中。
6、買方直接或間接從買方對該貨物進口后轉售、處置或使用所得中獲得的收益。
(二)下列費用,如能與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區(qū)分,不得計入完稅價格
1、廠房、機械、設備等貨物進口后的基建、安裝、裝配、維修和技術服務費用
2、貨物運抵境內輸入地點之后的運輸費、保險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3、進口關稅及其他國內稅收
【應用舉例】
下列各項中,不計入進口完稅價格的有( )(單選)
A貨物價款
B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
C進口關稅
D運雜費
答案:C
(三)特殊規(guī)定――見教材235頁
三、特殊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多選)
(一)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及其制成品(5點、見教材235頁)
(二)保稅區(qū)、出口加工區(qū)貨物
(三)運往境外修理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修理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四)運往境外加工的貨物-以海關審定的境外加工費和料件費,以及該貨物復運進境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等固定完稅價格
(五)暫時進境的貨物――按一般進口貨物估價辦法規(guī)定
(六)租賃方式進境貨物――以租金或留購價格為完稅價格
(七)留購進口貨樣―――留購價格
(八)予以補稅的減免稅貨物――以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扣除折舊部分作為完稅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完稅價格=海關審定的該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1-申請補稅時實際已使用的時間÷監(jiān)管時間)
【應用舉例】
免稅進口一項設備,設備價60萬元,海關監(jiān)管期4年,企業(yè)使用18個月轉售。關稅稅率為15%。則關稅為多少
關稅=60×[1-18/(12*4)]×15%5.625萬元
【應用舉例】
把一項設備運往境外修理,設備價款為60萬元,修理費5萬元,材料費6萬元,運輸費1萬元,保險費0.4萬元,關稅稅率15%,則關稅稅額為多少
關稅稅額=(5+6+1+0.4)×15%=1.86萬元
四、進口貨物相關費用的核定
在進口貨物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計算中:
海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卸貨口岸
陸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空運進口貨物,計算至該貨物運抵境內的第一口岸
如果進口貨物的運費無法確定或未實際發(fā)生,海關應當按照該貨物進口同期運輸行業(yè)公布的運費率(額)計算運費;按照“貨價加運費”兩者總額的0.3%計算保險費
郵運的進口貨物,應當以郵費作為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以境外邊境口岸價格條件成交的鐵路或公路運輸進口貨物,海關應當按照貨價的1%計算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作為進口貨物的自駕進口的運輸工具,海關在審定完稅幾個時,可以不計入運費。
五、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向境外銷售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
第五節(jié)原產(chǎn)地規(guī)定和關稅減免
第五節(jié) 原產(chǎn)地規(guī)定
一、原產(chǎn)地的起因
二、原產(chǎn)地規(guī)則
原產(chǎn)地規(guī)則是確定進口貨物惟一產(chǎn)地的規(guī)定,主要包括原產(chǎn)地和直接運輸規(guī)定。
(一)原產(chǎn)地標準――包括“完全在一國生產(chǎn)標準”和“實質性改變”準則。
1、完全在一國生產(chǎn)標準――包括十類貨物,見教材237-238頁
2、實質性改變標準
(1)改變稅號方法
(2)列出加工程度表的方法
(3)從價百分比的方法
(二)直接運輸規(guī)定――原產(chǎn)國出口產(chǎn)品直接運到進口國,進口國才能作為該國原產(chǎn)的貨物給予相應的待遇,以下兩種情況可以視為直接運輸規(guī)定:
(1) 不通過其他國關境直接將貨物運到進口國
(2) 由于地理等特殊原因,通過他國關境,但在他國關境內,有關貨物始終處于海關監(jiān)管下
三、原產(chǎn)地證書
以下進口貨物一般不需提供原產(chǎn)地證書
個人自用的行郵物品
少量的寄售物品(一般以不超過60美元為限)
臨時進口貨物
過境、通運和轉關運輸貨物
國家間有協(xié)定無須提供原產(chǎn)地證明的進口貨物。
四、我國海關的原產(chǎn)地規(guī)定
(一)對于完全在一個國家內生產(chǎn)或制造的進口貨物,生產(chǎn)國或制造國即視為該貨物的原產(chǎn)國
(二)對經(jīng)過幾個國家加工、制造的進口貨物,以最后一個對貨物進行經(jīng)濟上可視為實質性加工的國家作為有關貨物的原產(chǎn)國 (三)對于機器、儀器、器材或車輛所用的零件、部件、備件及工具,如與主件同時進口,而且數(shù)量合理,其原產(chǎn)地按主件的原產(chǎn)地予以確定;如分別進口,則按其各自的原產(chǎn)國確定。
第六節(jié) 關稅減免
一、法定減免
(一)下列進口貨物,免征關稅
1、關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貨物
2、無商業(yè)價格的廣告品和貨樣
3、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贈送的物資
4、在海關放行前損失的貨物
5、進出境運輸工具裝載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飲食用品
(二)下列進出口貨物,可以暫不繳納關稅
經(jīng)海關批準暫時進境或暫時出境的下列貨物,在進境或出境時納稅義務人向海關繳納相當于應納稅款的保證金或者提供其他擔保的,可以暫不繳納關稅,并應當自進境或者出境之日起6個月內復運出境或者復運進境。貨物包括9個方面(見教材241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義務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可以申請退還關稅,并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海關說明理由。
1、已征進口關稅的貨物,因品質或者規(guī)格原因,原狀退貨復運出境的
2、已征出口關稅的貨物,因品種或者規(guī)格原因,原狀退貨復運進境的,并已重新繳納因出口而退還的國內環(huán)節(jié)有關稅收的
3、已征出口關稅的貨物,因故未裝運出口,申報退關的。
海關應當自受理退稅申請之日起30日內查實并通知納稅義務人辦理退還手續(xù)。納稅義務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辦理有關退稅手續(xù)。
二、特定減免稅――見教材241-243
1、科教用品
2、殘疾人專用品
3、扶貧、慈善性捐贈物資
4、加工貿易產(chǎn)品
5、邊境貿易進口物資
6、保稅區(qū)進出口貨物
7、出口加工區(qū)進出口貨物
8、進口設備
9、特定行業(yè)或用途的減免稅政策
三、臨時減免稅
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jié) 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從價應納稅額的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金(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完稅價格×稅率
常用的價格條款有FOB(船上交貨);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加運費、保險費)
二、從量應納稅額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貨物稅額
三、復合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貨物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完稅價格×稅率
四、滑準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關稅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shù)量×單位完稅價格×滑準稅稅率
【應用舉例】某城建公司為修建城市地鐵,從日本進口設備一批,貨價200萬元,包裝費5萬元。起運后至入關前運費12為萬元,到貨后調試費8萬元。假設進口貨物關稅稅率為15%,請計算該單位應納進口關稅。
進口關稅(200+5+12)×15%=32.55萬元
關稅征收管理
第八節(jié) 關稅征收管理
一、關稅繳納
進口貨物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出口貨物在貨物運抵海關監(jiān)管區(qū)后裝貨的24小時以前,應由進出口貨物的納稅人向貨物進出境地的海關申報納稅
納稅義務人應當自海關填發(fā)稅款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
關稅納稅義務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在國家稅收政策調整情形下,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jīng)海關總署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二、關稅強制執(zhí)行
1、征收關稅滯納金
滯納金自關稅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納稅義務人繳納關稅之日止,按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比例按日征收,周末或法定節(jié)假日不予扣除。
關稅滯納金金額=滯納關稅稅額×滯納金征收比率×滯納天數(shù)
2、強制征收
如納稅義務人自海關填發(fā)繳款書之日起3個月內仍未繳納稅款,經(jīng)海關關長批準,海關可以采取強制扣繳。
三、關稅退還
四、關稅補征和追征
海關發(fā)現(xiàn)少征或漏征稅款,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物品放行之日起1年內,向納稅人補征;
納稅人違反規(guī)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的稅款,自納稅義務人應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以內可以追征,并從繳納稅之日起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五、關稅納稅爭議
納稅人自海關填發(fā)稅款繳款書之日起30日內,向原征稅海關的上一級海關書面申請復議。逾期申請復議的,海關不予受理。海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做出復議決定,并以復議決定書的形式正式答復納稅人,納稅人對海關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