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不少露宿者是高學歷新移民

字號:

星島日報記者陸翠霞報道,據(jù)新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多倫多有不少露宿者是新移民及難民,雖然他們擁有較高學歷,但因為缺乏親友及社區(qū)幫助,難以尋找適合的工作,沒有能力支付昂貴的租金,同時在就業(yè)及尋找地方居住時受到歧視。研究建議政府要制定新政策,撥款幫助這些有需要的人士改善現(xiàn)狀,并要加強公眾教育。
     這是懷雅遜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完成的調查研究,藉此了解多倫多的新移民及難民為何成為露宿者。受訪者共100人,均是來自國外的新移民及難民,當中30人屬隱藏露宿者;其中60人來自多倫多,另外40人居住于皮爾區(qū)及咸美頓,作為對比結果分析。是次調查對象的男女比例各占一半,部分居住于庇護所,也有是由社會服務機構轉介。該研究小組之一喬比芝(Kenise Murphy Kilbride)表示,華裔受訪者的比例低于10%,因他們甚少住在庇護所,較難接觸這個群體。
     該研究深入調查每名受訪者,綜合他們所面對的困難,包括:租金高昂但社會援助過低;并不了解本地的制度,也不知道如何尋找所需的資料;就業(yè)困難;精神及身體出現(xiàn)問題;認識及了解本地文化遇到障礙;被業(yè)主歧視;依靠社會援助度日等。
     目前,這類露宿者的情況是,有多個家庭共同租用一個柏文單位,居住的密集度甚高。當中越來越多的耆老由兒女申請來加定居,協(xié)助照顧他們的孫兒;有些兒童沒有父母相隨,獨自居留此地。有些人尋找居所感到困難,相比10年前只用兩至三個星期,現(xiàn)時需要8個月至一年不等。
     擁有較高學歷難尋適合工作調查亦發(fā)現(xiàn),新移民的入息與成為露宿者存著明顯關系。這些受訪者較本地出生的加拿大人擁有更高的學歷,但沒有途徑尋找適當?shù)墓ぷ?;其中多倫多被訪者有70%認為,他們的海外專業(yè)資格并未獲得加國承認。此外,他們缺乏親友的幫助,也未能融入社區(qū)。
     研究報告綜合所得的資料,提出一些建議來改善這些露宿者的現(xiàn)狀。在這些新移民及難民的群體中,最需要獲得幫助的是家長,特別是單親家庭。因此,建議市府運用聯(lián)邦政府的資助,讓這些家庭能夠入住公共房屋,解決他們的居住問題。其次是要幫助年青人,*所提供的生活資助及房屋計劃,能結合學徒訓練。
     鑒于少數(shù)族裔受到不公平對待,該研究報告建議加強反種族歧視的公眾教育,特別是雇主招聘人才時采取開放的態(tài)度。為新移民提供房屋計劃,有助他們安居樂業(yè)。
     對于難民,應該提供長遠的支援計劃,讓他們獲得就業(yè)及房屋居住機會。由于這類群體缺乏親友照顧,也沒有社會關系,建議政府撥款資助一些支援服務計劃,協(xié)助他們建立人際網(wǎng)絡。在整體的公民教育方面,應該提高人們關注這個群體的需要,幫助新移民融入社會。
     喬比芝補充:今次的公眾論壇介紹這個研究其中重要的發(fā)現(xiàn),有關的資料仍在整理中,日后在網(wǎng)上刊登。同時,報告亦會呈交政府,作為參考用途,希望有助*制定新的政策,以改善新移民及難民的現(xiàn)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