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前夕,我在奧克蘭一個朋友家的聚會上見到了一個獨特的中國女孩,她叫辜靜安。大家都叫她安安。
安安今年27歲,長得文靜秀氣,卻留著“男孩子”式的平頭,穿著印有“中華民謠”中文字的T恤衫,給人一種“酷”的感覺。
安安告訴我,她是一名出身貧寒、靠自己奮斗的留學生。她出生在湖北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讀中學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是一名老實巴交的鍋爐工,三年前已經(jīng)下崗。安安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yè)后,在朋友的幫助下,做了一個假的銀行存折證明,僥幸拿到了到澳大利亞自費留學的學生簽證。
安安說,到達尼悉的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打工妹”的行列。
通過幾年不懈的奮斗,安安終于脫離了“苦?!薄?BR> 如今,她已經(jīng)有了店名為“中華民謠”的自己的花店,悉尼大學商務電子管理專業(yè)的碩士文憑和澳大利亞的綠卡也已經(jīng)到手。這次是她第與朋友到新西蘭來度假,她顯得十分開心。
但是,一談起昔日的辛酸歷程,安安的心仍然潮起潮涌,難以平靜……
輕薄老板堅持送她回家
安安到達悉尼的頭8個月,生存危機是她首先面臨的大問題。她別無選擇,只有通過自己的汗水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出國前,親朋好友為她湊了一個學期的學費。到達悉尼后,安安毫不猶豫地將這筆錢全部交到了悉尼大學。她把自己逼到了“絕境”,課余時間不斷“瘋狂”地打著零工。
她先后在兩家西餐館和五家中餐館干過,因為她只能做“鐘點工”,不能定時去做,兩家西餐館很快辭掉了她。然后,她去中餐館打工。
但除了有兩家還差強人意外,其余三家,安安都很“敗興”。
說起來很氣人,在一個新加坡華人開的餐館里,“新人”正式做工之前,說是先試用兩天。也就是說,試用期間,管一頓中飯,但沒有一分錢工錢。
安安就把一個周末的兩天,全投了進去。干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干完,店老板說,你回去等消息吧。
這一等,就再也沒有下文。
不久后,安安知道了,那是個出了名的“黑店”,店老板從不正式雇員,他就是不斷地“試用”,反正華人學生多,想打工的多。他的招工廣告一年四季都在張貼。安安真想去告他。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你告得贏他嗎?你請得起律師嗎?你有那么多時間去同他“耗”嗎?縱使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贏了這場官司,你又能得到什么“好處”呢?“自己人'打'自己人”,說起來都會讓洋人笑話。自認倒霉吧。
安安還去另外兩家中餐館打過工。但一家店老板很輕薄,以為有錢就能買到一切。有一回,安安打完工,他堅持要送她回去。但安安一上車,他就露出真正的“嘴臉”來。
安安于是不動聲色地說,“你付我什么?”
“你要什么?”那家伙竟當真了。
“我要你的頭!有幾個臭錢就能上天了?真丟中國人的臉!”安安工錢都不要了,怒不可遏地下了車。
在另一家中餐館,安安也只干過兩回。一則生意太清淡,老板對新雇員太刻??;二則安安特瞧不起老板娘的那副德性,明明是廣東人,硬要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是香港人;明明連大學的門都沒摸過,卻偏說自己有碩士學位??床粦T的地方,再有錢撿,安安也不愿“彎腰”。何況那些餐館都不是“淘金”的好去處。
因為學費貴,生活費用高,安安明白自己與眾不同的處境。大部分出國留學生的身后都有強大的財力支持,可是,安安是另一類的。她從不愿意同別人談自己家里的事情。
出國后,安安打過幾回電話給她老爸。老爸咳嗽著,不忍心說自己在“等米下鍋”,而是說“天氣越來越?jīng)隽耍煸絹碓诫y過了?!崩细赣H給安安的壓力是無形的。
安安其實也清楚,憑她小家碧玉式的長相,她完全有“能力”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可安安寧愿受苦受累。
安安今年27歲,長得文靜秀氣,卻留著“男孩子”式的平頭,穿著印有“中華民謠”中文字的T恤衫,給人一種“酷”的感覺。
安安告訴我,她是一名出身貧寒、靠自己奮斗的留學生。她出生在湖北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讀中學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是一名老實巴交的鍋爐工,三年前已經(jīng)下崗。安安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yè)后,在朋友的幫助下,做了一個假的銀行存折證明,僥幸拿到了到澳大利亞自費留學的學生簽證。
安安說,到達尼悉的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打工妹”的行列。
通過幾年不懈的奮斗,安安終于脫離了“苦?!薄?BR> 如今,她已經(jīng)有了店名為“中華民謠”的自己的花店,悉尼大學商務電子管理專業(yè)的碩士文憑和澳大利亞的綠卡也已經(jīng)到手。這次是她第與朋友到新西蘭來度假,她顯得十分開心。
但是,一談起昔日的辛酸歷程,安安的心仍然潮起潮涌,難以平靜……
輕薄老板堅持送她回家
安安到達悉尼的頭8個月,生存危機是她首先面臨的大問題。她別無選擇,只有通過自己的汗水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出國前,親朋好友為她湊了一個學期的學費。到達悉尼后,安安毫不猶豫地將這筆錢全部交到了悉尼大學。她把自己逼到了“絕境”,課余時間不斷“瘋狂”地打著零工。
她先后在兩家西餐館和五家中餐館干過,因為她只能做“鐘點工”,不能定時去做,兩家西餐館很快辭掉了她。然后,她去中餐館打工。
但除了有兩家還差強人意外,其余三家,安安都很“敗興”。
說起來很氣人,在一個新加坡華人開的餐館里,“新人”正式做工之前,說是先試用兩天。也就是說,試用期間,管一頓中飯,但沒有一分錢工錢。
安安就把一個周末的兩天,全投了進去。干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干完,店老板說,你回去等消息吧。
這一等,就再也沒有下文。
不久后,安安知道了,那是個出了名的“黑店”,店老板從不正式雇員,他就是不斷地“試用”,反正華人學生多,想打工的多。他的招工廣告一年四季都在張貼。安安真想去告他。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你告得贏他嗎?你請得起律師嗎?你有那么多時間去同他“耗”嗎?縱使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贏了這場官司,你又能得到什么“好處”呢?“自己人'打'自己人”,說起來都會讓洋人笑話。自認倒霉吧。
安安還去另外兩家中餐館打過工。但一家店老板很輕薄,以為有錢就能買到一切。有一回,安安打完工,他堅持要送她回去。但安安一上車,他就露出真正的“嘴臉”來。
安安于是不動聲色地說,“你付我什么?”
“你要什么?”那家伙竟當真了。
“我要你的頭!有幾個臭錢就能上天了?真丟中國人的臉!”安安工錢都不要了,怒不可遏地下了車。
在另一家中餐館,安安也只干過兩回。一則生意太清淡,老板對新雇員太刻??;二則安安特瞧不起老板娘的那副德性,明明是廣東人,硬要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是香港人;明明連大學的門都沒摸過,卻偏說自己有碩士學位??床粦T的地方,再有錢撿,安安也不愿“彎腰”。何況那些餐館都不是“淘金”的好去處。
因為學費貴,生活費用高,安安明白自己與眾不同的處境。大部分出國留學生的身后都有強大的財力支持,可是,安安是另一類的。她從不愿意同別人談自己家里的事情。
出國后,安安打過幾回電話給她老爸。老爸咳嗽著,不忍心說自己在“等米下鍋”,而是說“天氣越來越?jīng)隽耍煸絹碓诫y過了?!崩细赣H給安安的壓力是無形的。
安安其實也清楚,憑她小家碧玉式的長相,她完全有“能力”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可安安寧愿受苦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