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楚銘終于去了美國以后,驀然冷清下來的生活讓我覺得寂寞而空虛,我甚至找不到一點能夠讓自己開心的理由——原來我還是離不開他的——這是我對我們婚姻后的結(jié)論。于是,我決定去美國陪讀,對于我的這個決定,楚銘表現(xiàn)出了出乎意外的驚喜和支持,不過,他也委婉向我透露:美國的生活不像我們以前想象的那么美好。
原來不僅僅穿衣是快樂,洗衣也可以變成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3個月后,楚銘給我發(fā)來了齊全的證明材料,我很快獲準簽證,開始了我的美國陪讀生涯。
與我的陪讀生涯攜手而來的,是窘迫的生活:我們在上海購房的時候向工商銀行申請了30萬貸款,沒有來美國前,我倆的月薪加起來大概2萬5的樣子,我倆是那種不喜歡欠債的人,因此,我們選擇的是無定額還款,手里有了錢就全部還給了銀行。當我們來美國時,還有18萬的貸款在虎視眈眈。為了保有那份房產(chǎn),我在出國前在上海花旗銀行辦理了與工商銀行的異國聯(lián)程賬戶,我們每個月必須在伊利諾伊州的達菲爾德花旗銀行存入200美金作為上海房子的分期付款。
因為我的到來,楚銘搬出了免費的學生宿舍,在校外租了房子。說是房子,不如說是巖洞,多山的達菲爾德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有錢人的別墅便顯得格外氣勢雄渾,而窮人便只有偷懶節(jié)約建材,在山體上往內(nèi)挖掘推進,將堅實的花崗巖作為自家的免費墻壁——我們租到的,便是這樣一間在山體上挖出來的房子——整間房子只有一扇大門在外面,其余的部分就全部在山體內(nèi)部,像個防空洞一樣。第一晚在這里入眠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就想到了自己在上海的家,想念家里的高床軟枕和空調(diào)——只是,當初整天和楚銘嘔氣,壓根沒有意識到那時已經(jīng)在一種非常幸福的狀態(tài)。
楚銘每周有10小時的合法打工時間,于是他在一家墨西哥餐廳打工,時薪是15美元,一個月大概600美元的收入,加上小費能夠拿到800塊的樣子——還上海房款200元、達菲爾德的房屋租金300元,我倆真正能夠動用的,只是拮據(jù)的300塊而已——哪怕在上海,這折算成2500人民幣的生活費也是以往大手大腳習慣了的我們周末出去購物的一點零花錢而已。而今,我這個家庭主婦必須用這筆在國內(nèi)作為零花錢的小錢在美國保證兩個人的所有開支,我覺得這真是對我經(jīng)濟能力的莫大挑戰(zhàn)。
大的開支便是吃,以前在國內(nèi),我?guī)缀跏鞘覆徽搓柎核?,到了美國,我們的那點錢還不夠去餐廳吃兩頓飯的,結(jié)婚一年多以后,我開始正兒八經(jīng)地學習做飯。也正如媽媽所講:家務事是天底下容易學會做的事,就看你勤不勤快。我居然摸索著無師自通地在廚房游刃有余了,除了偶爾菜咸一點飯生一點以外,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做出的飯菜都能填飽兩人的肚子。
由于我們的房子見不到陽光,為了預防風濕病和皮膚病,我們盡量地多換衣服和被褥,每天早上楚銘去學校上課以后,我要在第一時間把昨晚換下的衣服扔進洗衣機,然后把床上的墊褥被子全部抱到門外的草坪上攤開,然后撿一根小樹枝拍拍打打,防止內(nèi)褥因為潮濕凝結(jié)成團。
這里的居民都習慣用干衣機,取出來只要在家里稍微晾一下就行了,可我們沒有干衣機,超市里面便宜的干衣機要300美元一臺,于是我用了傳統(tǒng)的干衣辦法 ——伊利諾伊有的是燦爛的陽光和干燥的空氣,我在門口釘一枚釘子,拉上繩子,另一頭系在幾米開外的郵筒上,衣服就可以在陽光下隨風起舞了。我記得當我第把衣服成功晾好的時候,我手腳忙碌著,嘴里卻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等我意識到自己的開心時,一首歌已經(jīng)都唱完了——往日在上海的衣服都是扔進洗衣店,我的衣服對我而言只有一個作用——讓我看起來更漂亮,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原來不僅僅穿衣是快樂,洗衣也可以變成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有了一定的積蓄后,也是我們該換個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可是,盡管我努力開源節(jié)流,第一個月下來,我們?nèi)匀怀霈F(xiàn)了赤字。我在一張紙上面劃來劃去,決定從下個月開始,在家做便當給楚銘當午餐——楚銘平時的午餐都在學校吃,學校餐廳便宜的套餐也要2塊錢,一個月下來是60塊,這要花掉我倆生活費的20%,我要把這筆錢省出來。
于是我每天早上做早餐的時候順便就把中飯也做了,然后給楚銘裝在飯盒里讓他帶走,在這下廚的日子里,我的廚藝也算是大有長進。三天后的下午,楚銘一回家就催我快開飯,說他快要餓死了。我疑惑地問他是不是便當不夠吃,他說有個中國籍同學看中了他的便當,非要花5塊錢買去,說要嘗嘗久違的中國菜的味道,他就把便當賣給同學,自己沒吃午飯。
楚銘的話一下提醒了我,在西北大學,有為數(shù)不少的中國留學生,其中的很大部分都是和他一樣手頭并不寬裕,美國的中餐廳貴得嚇死人,遠不是他們能問津的,或許,這批中國留學生身上蘊藏著適合我的商機。
在楚銘的試探和問詢下,那些留學生果然都很愿意花5塊錢享受一個正宗的中國便當,于是,我不掛牌的中國餐廳在那個小小的巖洞廚房里悄然開張了。
以前,因為只有兩個人吃飯,我多半在社區(qū)的小超市買菜,盡管貴一點,但是可以只買很少的分量,避免浪費和扔在冰箱里營養(yǎng)流失。如今,找楚銘報名購買便當?shù)娜藬?shù)一下超過了30,我就必須節(jié)約成本了。離家8公里以外的河邊有早市,會有本地的菜農(nóng)去那里售賣自家田地出產(chǎn)的新鮮蔬菜,有時還有未經(jīng)冷凍的新鮮肉類。我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每天7點準時出門去早市一家家比較,買便宜的原材料。回到家時多半已經(jīng)是9點以后了,我洗好衣服曬好被子,就要開始準備午餐了,三十多個便當全部就緒,大概已經(jīng)是11點以后,接著我得把這些便當全部裝進自行車的車簍里面,送到西北大學去交給楚銘,由他給同學分發(fā)。
那個月底是我和楚銘到美國后第去外面吃飯——我們在他打工的墨西哥餐廳吃了玉米面餅、玉米濃湯、仙人掌布丁,還一人喝了一杯龍舌蘭酒。因為,那個月我賣便當賺了2000美金——整整2000美金。
原來不僅僅穿衣是快樂,洗衣也可以變成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3個月后,楚銘給我發(fā)來了齊全的證明材料,我很快獲準簽證,開始了我的美國陪讀生涯。
與我的陪讀生涯攜手而來的,是窘迫的生活:我們在上海購房的時候向工商銀行申請了30萬貸款,沒有來美國前,我倆的月薪加起來大概2萬5的樣子,我倆是那種不喜歡欠債的人,因此,我們選擇的是無定額還款,手里有了錢就全部還給了銀行。當我們來美國時,還有18萬的貸款在虎視眈眈。為了保有那份房產(chǎn),我在出國前在上海花旗銀行辦理了與工商銀行的異國聯(lián)程賬戶,我們每個月必須在伊利諾伊州的達菲爾德花旗銀行存入200美金作為上海房子的分期付款。
因為我的到來,楚銘搬出了免費的學生宿舍,在校外租了房子。說是房子,不如說是巖洞,多山的達菲爾德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有錢人的別墅便顯得格外氣勢雄渾,而窮人便只有偷懶節(jié)約建材,在山體上往內(nèi)挖掘推進,將堅實的花崗巖作為自家的免費墻壁——我們租到的,便是這樣一間在山體上挖出來的房子——整間房子只有一扇大門在外面,其余的部分就全部在山體內(nèi)部,像個防空洞一樣。第一晚在這里入眠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就想到了自己在上海的家,想念家里的高床軟枕和空調(diào)——只是,當初整天和楚銘嘔氣,壓根沒有意識到那時已經(jīng)在一種非常幸福的狀態(tài)。
楚銘每周有10小時的合法打工時間,于是他在一家墨西哥餐廳打工,時薪是15美元,一個月大概600美元的收入,加上小費能夠拿到800塊的樣子——還上海房款200元、達菲爾德的房屋租金300元,我倆真正能夠動用的,只是拮據(jù)的300塊而已——哪怕在上海,這折算成2500人民幣的生活費也是以往大手大腳習慣了的我們周末出去購物的一點零花錢而已。而今,我這個家庭主婦必須用這筆在國內(nèi)作為零花錢的小錢在美國保證兩個人的所有開支,我覺得這真是對我經(jīng)濟能力的莫大挑戰(zhàn)。
大的開支便是吃,以前在國內(nèi),我?guī)缀跏鞘覆徽搓柎核?,到了美國,我們的那點錢還不夠去餐廳吃兩頓飯的,結(jié)婚一年多以后,我開始正兒八經(jīng)地學習做飯。也正如媽媽所講:家務事是天底下容易學會做的事,就看你勤不勤快。我居然摸索著無師自通地在廚房游刃有余了,除了偶爾菜咸一點飯生一點以外,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做出的飯菜都能填飽兩人的肚子。
由于我們的房子見不到陽光,為了預防風濕病和皮膚病,我們盡量地多換衣服和被褥,每天早上楚銘去學校上課以后,我要在第一時間把昨晚換下的衣服扔進洗衣機,然后把床上的墊褥被子全部抱到門外的草坪上攤開,然后撿一根小樹枝拍拍打打,防止內(nèi)褥因為潮濕凝結(jié)成團。
這里的居民都習慣用干衣機,取出來只要在家里稍微晾一下就行了,可我們沒有干衣機,超市里面便宜的干衣機要300美元一臺,于是我用了傳統(tǒng)的干衣辦法 ——伊利諾伊有的是燦爛的陽光和干燥的空氣,我在門口釘一枚釘子,拉上繩子,另一頭系在幾米開外的郵筒上,衣服就可以在陽光下隨風起舞了。我記得當我第把衣服成功晾好的時候,我手腳忙碌著,嘴里卻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等我意識到自己的開心時,一首歌已經(jīng)都唱完了——往日在上海的衣服都是扔進洗衣店,我的衣服對我而言只有一個作用——讓我看起來更漂亮,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原來不僅僅穿衣是快樂,洗衣也可以變成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有了一定的積蓄后,也是我們該換個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可是,盡管我努力開源節(jié)流,第一個月下來,我們?nèi)匀怀霈F(xiàn)了赤字。我在一張紙上面劃來劃去,決定從下個月開始,在家做便當給楚銘當午餐——楚銘平時的午餐都在學校吃,學校餐廳便宜的套餐也要2塊錢,一個月下來是60塊,這要花掉我倆生活費的20%,我要把這筆錢省出來。
于是我每天早上做早餐的時候順便就把中飯也做了,然后給楚銘裝在飯盒里讓他帶走,在這下廚的日子里,我的廚藝也算是大有長進。三天后的下午,楚銘一回家就催我快開飯,說他快要餓死了。我疑惑地問他是不是便當不夠吃,他說有個中國籍同學看中了他的便當,非要花5塊錢買去,說要嘗嘗久違的中國菜的味道,他就把便當賣給同學,自己沒吃午飯。
楚銘的話一下提醒了我,在西北大學,有為數(shù)不少的中國留學生,其中的很大部分都是和他一樣手頭并不寬裕,美國的中餐廳貴得嚇死人,遠不是他們能問津的,或許,這批中國留學生身上蘊藏著適合我的商機。
在楚銘的試探和問詢下,那些留學生果然都很愿意花5塊錢享受一個正宗的中國便當,于是,我不掛牌的中國餐廳在那個小小的巖洞廚房里悄然開張了。
以前,因為只有兩個人吃飯,我多半在社區(qū)的小超市買菜,盡管貴一點,但是可以只買很少的分量,避免浪費和扔在冰箱里營養(yǎng)流失。如今,找楚銘報名購買便當?shù)娜藬?shù)一下超過了30,我就必須節(jié)約成本了。離家8公里以外的河邊有早市,會有本地的菜農(nóng)去那里售賣自家田地出產(chǎn)的新鮮蔬菜,有時還有未經(jīng)冷凍的新鮮肉類。我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每天7點準時出門去早市一家家比較,買便宜的原材料。回到家時多半已經(jīng)是9點以后了,我洗好衣服曬好被子,就要開始準備午餐了,三十多個便當全部就緒,大概已經(jīng)是11點以后,接著我得把這些便當全部裝進自行車的車簍里面,送到西北大學去交給楚銘,由他給同學分發(fā)。
那個月底是我和楚銘到美國后第去外面吃飯——我們在他打工的墨西哥餐廳吃了玉米面餅、玉米濃湯、仙人掌布丁,還一人喝了一杯龍舌蘭酒。因為,那個月我賣便當賺了2000美金——整整2000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