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把好文化差異 更易適應美國生活

字號:

現在還有鄉(xiāng)愁嗎?不會有很多了。交通那么方便,寒暑假時,很多留學生都回家去看親友,鄉(xiāng)愁已經不是問題了。新來的留學生難道都沒有問題了嗎?還是有的。最主要是到了新的環(huán)境,中西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沖擊,往往造成心理上不能調適的現象;最重要的是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處理的方式,美國人有很不同的作法,如果能入境先問俗,對于剛開始的留學生活,一定可以增加很多方便,說不定還能交到
    很多新朋友。其實,基本的文化差異,還是在觀念上。了解到不同觀念癥結在那里,就很容易適應異國的生活了。
    公德心
    在美國社會與人相處,首先要注意「公德心」。其實,公德心只在一舉手一投足的輕微之舉。例如,進入室內開門時,如果身后有人緊隨,應該將門扶住等候后面的人接手,以免門關上時撞到他身上。美國人一般都會這樣做,你替別人扶住門,他也一定會說一聲「謝謝你」。一般老中在國內由于缺乏這種習慣,往往會不注意這些小事細節(jié)。這種美國社會上為他人著想的「公德心」,是基本的處世禮貌,如果能平日多注意,很容易能得到別人善意的回應。
    權利義務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似乎不容易適應,其實很簡單。在美國,最基本的觀念是權利義務分得很清楚。例如,初到一個地方,住進去之后,首先要明白,住戶應盡些什么義務,同時,可以享受到什么權利,然后,按照規(guī)定不逾矩,就無往而不利,老美也都會認為你是一個可以相處的人,友誼就很容易開展了。
    如果是大家合住一個地方,每個住戶都應該負責維護個人地方的整潔,保持安靜,那么,這個責任也就是義務,雖然是個人的事情,但如果你未盡到這些義務,鄰居或同住的其他住戶,都會出來糾正。一般來說,很多老美是很喜歡管「閑事」的,只要他認為有人未盡到義務的話。這種行動和老中大不相同,也是很多人初到美國,覺得不能適應的地方??傄詾槭恰肝业氖?,與你何干?」沒想到,老美就喜歡管別人他認為未盡義務之事,并且還動不動告到警察局去。
    反過來說,應享的權利,也不應放棄,同時也要全力維護。如果權利受損,更應據理力爭,萬不可忍氣吞聲,以為留個情面,下次可以套個交情。老美只講規(guī)定,很少講交情的。例如按規(guī)定,房東在溫度多少度以下必須供應暖氣,如果房東未照規(guī)定,應該立即交涉,通知房東照辦,或房子有何損壞,房東應修理完善供房客居住,也應照規(guī)定要房東照辦。大多數老美都知道守規(guī)矩,只要你按照規(guī)定,維護應有的權利,大可一一照樣要求,老美無不照辦。
    總之,美國社會講究權利義務的相對性,一切按照規(guī)定來,自然相安無事,而且更可以互相尊重,反而更容易相處。
    重法講理
    中西文化的不同,恐怕就在于西方重法,中國人偏于重情。在老美心目中,處處以法為先,強調按照法律規(guī)定。租房子、租車、買東西,大都有合約,雙方簽字,依法行事,如有違反,則按規(guī)處理。
    因此,在簽署任何文件前,務必看清楚文件中條款的規(guī)定,如果有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要求問清楚再簽字,或是拒絕簽字,對方都會尊重。一旦簽了字,就要依約行事,違反就要受罰了。此點不可不慎。
    有一點要提醒的,美國法律不承認「二房東」,因此,分租別人的房子,理論上沒有法律的保障,原來的房東可能也不知道或是不準房客再將房子分租給別人。所以,法律的保障只限于原來房東與房客之間的約束,房東作二房東再分租房子給別人,只有私人的關系存在。初來美國讀書,免不了分租房子以求節(jié)省,先打聽一下以前這位「二房東」的記錄,以免吃虧上當,有人介紹可能會好一些,素未謀面者,不能不防一下。
    當然,租房子也要看緣分,相處極隹者不是沒有,反目成仇大傷元氣的也常聽說。是約好幾個人共同向房東租整間屋子,直接和房東訂約,在法律上可以得到較大的保障。
    禮貌
    禮貌代表一個人的教養(yǎng),老美在一般場合很注重禮貌,不論識與不識,見面一定「問好」,道「早安」、「午安」、「晚安」。聲聲「謝謝」、「對不起」老中入境問俗,當然也應如法炮制,才能暢行無阻。
    老中性格較保守,很難和陌生人打招呼;但一打了招呼以后,又以為和對方已經有了交情。殊不知,打招呼和交情之間毫無關系。如果沒有私人關系或其他共事機會,見面的禮貌招呼只是表示「文明的程度 」,雙方并不需要有交情存在,老中要明白這一點,才能免于「自作多情」。雖不要自作多情,但「謝謝」、「對不起」、「早安」、「你好」不離囗,確是應對之道。因此,要記?。骸付Y貌不離囗,到處都可走」。
    表達自己意見
    在美國生活,一定要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一方面表示自己有話要說,一方面讓別人不要忽視你的存在。
    美國是個多元社會,而且,大多已養(yǎng)成「對事不對人」的態(tài)度,也是基本的素養(yǎng)。因此,只要有意見表達,就大聲的說出來,即使不正確也沒有關系,只要你真是自己的意見,別人也覺得你應該說出來,其他的人才能和你解釋溝通。因此,如果有意見,不論是開會、討論或是閑談,都可以公開表達意見,而不要在事后批評指責。而且,不要耽心自己的英文不好,只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文法稍有不合,也沒有關系,老美會知道你是「外國人」,英文不好是應該的。(在洛杉磯,英文不好的外國人太多了,更是見怪不怪。)
    東方遇見西方,很多事是想像不到的,以上一些在美國生活的心得,希望能供大家在遇見西方時,更能得心應手而已,運用之妙,還存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