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字號:

為了便于應試者了解、準備和參加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 2008 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的公共科目筆試,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 2008 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供應試者參考。
     一、公共科目筆試內(nèi)容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 2008 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 全部采取閉卷考試方式。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 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 120 分鐘,滿分 100 分。
     申論 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 150 分鐘,滿分 100 分。
     二、作答要求
     ( 一)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
     應試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鋼筆或圓珠筆、 2B 鉛筆和橡皮。
    要求應試者必須用 2B 鉛筆 在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二)申論
    應試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 、 2B 鉛筆 和橡皮。 應試者必須用 2B 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 鋼筆或圓珠筆 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一律無效。
     三、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介紹
     (一)測試內(nèi)容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主要測查 與公務員職業(yè)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 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要素 ,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等內(nèi)容。
     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nèi)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jù)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jù)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數(shù)量關系 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shù)量關系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shù)字和數(shù)據(jù)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
     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
     常識判斷 主要測查應試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jīng)濟法、刑法、訴訟法等。
     資料分析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nèi)容通常由數(shù)據(jù)性、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shù)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二)題型介紹
     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般包含一段話或一個句子,要求應試者選出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項。
     例題: 英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曾經(jīng)提出過關于電磁學說的基本理論,由于他不善表達,文字晦澀,又缺乏數(shù)學說明,所以當法拉第首次提出電磁學理論時,并沒有多少人注意。一直到麥克斯韋用流暢的語言和明白的數(shù)學公式對電磁學理論進行說明之后,電磁學說才得到世界的公認。
    這段文字強調(diào)了什么的重要性?
    A. 創(chuàng)新 B.語言 C.理論 D.表達
    (解答: D)
    又例如:
    電視讀報是二次 報刊信息,它 報刊精華,聚焦熱點話題。
    A. 整合 濃縮 B.讀取 提煉
    C. 編排 體現(xiàn) D.加工 抽取
     (解答: A)
     第二部分:數(shù)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 :數(shù)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shù)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應試者仔細觀察這個數(shù)列各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shù)列的排列規(guī)律。
     例題: 1, 3, 5, 7, 9 , ( )
    A.7 B .8 C.11 D.13
     解答:正確答案是 11。原數(shù)列是一個等差數(shù)列,公差為 2,故應選 C。
     第二種題型 :數(shù)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shù)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 甲、乙兩地相距 42公里, A、 B兩人分別同時從甲乙兩地步行出發(fā),相向而行, A的步行速度為 3公里 /小時, B的步行速度為 4公里 /小時,問 A、 B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 .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 D。你只要把 A、 B兩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兩地間距離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 :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應試者認真觀察找出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選出符合規(guī)律的一項。
     例題:
     在例題中,黑點在正方形中順時針移動。在第 5個圖形中,應該正好移動到左上角。因此,正確答案是 B。
     第二種題型 :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應試者嚴格依據(jù)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
     健康:指一個人智力正常,行為合乎情理,能夠適應正常工作、社會交往或者學習,能夠抵御一般疾病。根據(jù)健康的定義,下列屬于健康的是:
    A. 大學教授老李,雖然五十多歲但工作起來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 張嬸十九歲的兒子肖聰,讀書十一年還是小學二年級水平,但是從小到大沒生過什么大病,體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 小胡碩士畢業(yè)后,工作表現(xiàn)一直很優(yōu)秀。自一次事故后,當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精神失常
    D. 小劉身體很好,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很多同事說他古怪,不愿與其交往
     解答:此題的正確答案為 A。
     第三種題型: 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然后要求應試者仔細觀察,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 陽光 :紫外線
    A. 電腦 :輻射 B.海水 :氯化鈉 C.混合物 :單質(zhì) D.微波爐 :微波
     解答: 陽光 與 紫外線 、 海水 與 氯化鈉 的關系都是整體與組成部分的關系,故正確答案為 B 。
     又例如:
    ( ) 對于 梨 相當于 服裝 對于 ( )
    A. 蘋果——毛衣 B.水果——襯衣
    C. 書包——鞋帽 D.果汁——衣櫥
     解答:梨是一種水果,襯衣是一種服裝,因此,正確答案是 B。
    第四種題型 :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應試者根據(jù)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題: 科學家對 76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研究,他們分別采用“一名志愿者帶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沒有志愿者”三種方法分別測試這些病人的反應。結果發(fā)現(xiàn)第一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下降了 24%,第二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只下降了 10%,第三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仍保持原來水平。因此科學家認為,狗能幫助心臟病人降低焦慮情緒。
     下面哪一項最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
    A. 帶狗和不帶狗探視的實驗分別選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段
    B. 在帶狗的志愿者中,絕大多數(shù)喜歡并自己飼養(yǎng)寵物狗
    C. 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絕大多數(shù)喜歡并自己飼養(yǎng)寵物狗
    D. 志愿者帶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數(shù)狗都是性情比較溫順的
     解答:觀察 A、 B、 C、 D四個選項,似乎都 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狗能幫助心臟病人降低焦慮情緒。 但選項 C “ 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絕大多數(shù)喜歡并自己飼養(yǎng)寵物狗 ”直接說明研究對象(心臟病人)的樣本太特殊( 絕大多數(shù)被研究的心臟病人喜歡并自己飼養(yǎng)寵物狗),不具有代表性,因此 C最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 。故 C是正確答案。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
     例題: 下列屬于地方性法規(guī)的是:
    A . **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省人才市場管理暫行條例》
    B . **省人事廳頒布的《 **省人才流動管理暫行辦法》
    C . **省人民政府制定的《 **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
    D . **省人事廳轉(zhuǎn)發(fā)人事部制定的《公務員錄用面試考官管理暫行辦法》
     解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jù)本行政區(qū)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jù)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省、自治區(qū)的地方性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報省、自治區(qū)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的規(guī)定,正確答案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