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受難記”關注吹出的留學泡沫

字號:

近段時間,國人關注的法國一家私立語言學校因涉嫌出具假證明于3月1日被查處,導致四五百名在該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受困巴黎的案件有了新進展,由于中國駐法使館和法國警方的努力,在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集會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已被轉交預審法官進行司法調查,受困的500中國留學生大部分已得到妥善安置,有的轉學,有的將接受進一步調查。(《人民日報》3月18日)
    事件真相大白,教育部亦就此事發(fā)布了今年第一號留學預警,提醒自費留學生家庭慎重考慮留法事宜,要增加維權意識和對“黑中介”的鑒別能力。從新加坡一家華文報紙首先抖出猛料,再到法國本土權威媒體的續(xù)報,法國警方和中國駐法使館的努力,最后國內教育部留學預警的發(fā)布,已經(jīng)證明這樣一起由中國自費留學生“留學熱”暴露出的問題再一次引起世界關注,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留學熱里已經(jīng)吹出了很多泡沫。
    被扭曲的留學原驅動力
    容閎是中國第一個赴外(耶魯大學)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繼他之后,胡適、詹天佑等人作為中國的第一代留學生走出了國門,以后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多代的中國人走出了國門。在那樣一個“開眼看世界”的年代,留學是充滿原動力的,每一個學生都意識到留學的作用只是用來開闊視野,而且他們有著良好的留學國家的語言文化支撐。如今,除卻公費、公派留學的以外,占據(jù)中國大部分留學隊伍的自費學生都持有一種不成熟的留學觀,家庭條件不成熟,自身能力不成熟,國外環(huán)境不成熟,帶到國外去的東西比帶回來的多,有的純粹只是貪圖留學生這件花衣,結果產(chǎn)生了很多留學廢產(chǎn)品。
    自費留學存在管理真空
    自費留學不像公費或公派留學,從簽證開始到落腳地,再到學習情況的落實程序相對規(guī)范,缺少很多人為干擾因素。由于自費基本上不被納入國家無償提供條件的范圍,所以,任何留學的細節(jié)都要自己解決,這直接導致了很多“黑中介”以及昧著良心賺錢的語言學校的胎生。教育部認定的全國自費出國留學的中介只有270多家,而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留學中介數(shù)量不知超出這個數(shù)字多少倍。由于如此巨大的隱形利益空地,“黑中介”和不法國外學校聯(lián)手,將這條利益鏈條擴變成了國內和國外教育管理法規(guī)難以鞭及的真空地帶,給充滿幻想的中國留學生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中國學生在留學面前沒有自主判斷力
    自費留學常常與傾家蕩產(chǎn)聯(lián)系緊密,國外的泥土養(yǎng)人,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幻想,在孩子缺乏留學準備條件的情況下,留學恰恰是把孩子推上了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2002年,自費留學的比例占到了我國整個留學生隊伍的93%,這個數(shù)字是驚人的,而自費留學熱的現(xiàn)實沖動同樣也讓人震驚。一直以來,父母就把國外歸來,或者國外定居的孩子看作是驕傲,在如此環(huán)境熏陶下,孩子都朝著留學的路上擠了,學生不知道留學對自己而言,到底好在哪里,就亦步亦趨的留學去了。
    其實,在沒有足夠的語言文化構架的支撐下,在缺乏廣泛的社會經(jīng)歷下,在失卻國家顯性法律保障的情況下,留學只會造就更多的泡沫,一旦泡沫碎裂,對留學者的打擊將是致命性的,因為他們在泡沫中浪費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