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氧氣檢測題(答案)

字號:

一. 教學內(nèi)容
    氧氣
    二、考點清單
    1. 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2. 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3. 比較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的概念,并能對一些典型反應進行分類。
    三、全面突破
    知識點1:氧氣的物理性質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1. 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 比空氣略重;
    3. 不易溶于水;
    4. 氧氣(無色) 液態(tài)氧(淡藍色) 固態(tài)氧(淡藍色)
    【典型例題】
    例1:下列敘述不屬于氧氣物理性質的是
    A、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密度比空氣略大
    C、沒有顏色,沒有氣味 D、不易溶于水
    解析: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例如:木條能在氧氣中燃燒。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本題中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氧氣有助燃性,也就是木條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新的物質,不屬于物理性質。
    答案:A
    例2:下列關于氧氣物理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小 B、液態(tài)氧是無色液體
    C、氧氣易溶解于水 D、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解析:要熟記氧氣的物理性質并與上述四個選項的內(nèi)容進行對照來判斷正誤。
    答案:D
    例3:如圖所示裝置,有洗氣、儲氣等用途,在醫(yī)院給病人輸氧氣時,也利用了類似的裝置,并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b導管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
    B. a導管連接病人吸氧氣的塑膠管
    C. 該裝置可用來觀察是否有氧氣輸出
    D. 該裝置不能用來觀察輸出氧氣的速度
    解析:A中b導管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b進氣,由于氧氣不易溶于水會把水壓到病人的鼻子里)。B中a導管連接病人吸氧氣的塑膠管。(同A,氧氣應從a到b,病人吸氧)。
    C中該裝置可用來觀察是否已有氧氣輸出。(根據(jù)長導管a在水中有無氣泡來判斷)。
    D錯誤該裝置可用來觀察輸出氧氣的速度。(根據(jù)長導管A中氣泡冒出的速度來判斷)
    答案:C
    知識點2:氧氣的化學性質
    現(xiàn)象: 現(xiàn)象:
    1、劇烈燃燒,放出熱量 1、劇烈燃燒,放出熱量
    2、發(fā)出耀眼強光 2、發(fā)出黃色火焰
    3、生成白色固體 3、生成大量白煙
    鎂+ 氧氣 點燃 氧化鎂 紅磷 + 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符號表達式:Mg + O2 點燃 MgO 符號表達式:P + O2 點燃 P2O5
    木炭與氧氣反應
    實驗現(xiàn)象:在空氣中保持紅熱
    在氧氣中①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②放出熱量③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文字表達式:碳 + 氧氣點燃 二氧化碳
    符號表達式:C + O2 點燃 CO2
    硫與氧氣反應
    實驗現(xiàn)象:在空氣中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在氧氣中①劇烈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②放出熱量
    ③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瓶底放水吸收)
    文字表達式:硫+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符號表達式:S + O2 點燃 SO2
    鐵絲與氧氣反應
    實驗現(xiàn)象: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在氧氣中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②放出熱量③生成黑色固體(Fe3O4)
    文字表達式:鐵+ 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符號表達式:Fe + O2 點燃 Fe3O4
    蠟燭與氧氣反應
    實驗現(xiàn)象:在氧氣中①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瓶壁上有無色液滴生成,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在空氣中產(chǎn)生黃色火焰
    文字表達式:石蠟+氧氣點燃 水+二氧化碳
    【討論】物質在空氣中燃燒與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一樣嗎?這說明了什么?
    【總結】1、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主要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反應的劇烈程度取決于氧氣的含量,氧氣含量越高(濃),燃燒越劇烈。
    2、物質燃燒時有的有火焰,有的會發(fā)光,有的會冒煙。一般來說,氣體燃燒會有火焰產(chǎn)生;固體直接燃燒產(chǎn)生光或火星;生成物有固體,一般都會產(chǎn)生煙。
    【典型例題】
    例1:下列四種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B.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色煙霧
    C.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D.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解析:解答此類題應注意:(1)“現(xiàn)象”和“結論”的區(qū)別。A中“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不是現(xiàn)象;(2)注意“煙”和“霧”的區(qū)別。煙是固態(tài)微粒,霧是液態(tài)微粒;B中紅磷燃燒生成的物質只有一種,且是白色固態(tài)物質,不應描述為“白色煙霧”。(3)通過前面的講解可知同種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燃燒現(xiàn)象不同是由氧氣的濃度決定的,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氧氣中才能燃燒產(chǎn)生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
    答案:C
    例2:下列物質適用于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是
    A. 紅磷 B. 炭 C. 硫 D. 鐵
    解析: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是:物質和氧氣反應,除盡氧氣后,測量氣體體積的減小量,得出空氣中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21%),如果用炭、硫代替紅磷,不但除不盡氧氣,更重要的是氧氣和炭、硫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所以氣體的總體積不會變化,也就測不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如果用鐵代替紅磷,由于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所以也不能用,這里只有選用紅磷,紅磷和氧氣的反應只生成固體,只要紅磷足量,就可把氧氣反應完,就可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答案:A
    例3:對氧氣的化學性質敘述正確的是( )
    A、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與所有的物質發(fā)生反應
    B、物質與氧氣反應時一定發(fā)光、發(fā)熱、產(chǎn)生火焰
    C、氧氣有可燃性,是一種常用的燃料
    D、氧氣能夠支持燃燒,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反應
    解析: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但不是很活潑,它能跟許多物質反應,而不是能和所有物質發(fā)生反應,A錯。物質跟氧氣反應時不一定發(fā)光,也不一定產(chǎn)生火焰,如鐵生銹、動植物的呼吸等,B錯。氧氣是一種助燃物,能支持燃燒,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C錯。
    答案:D
    例4:為研究鐵絲的粗細對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影響,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 在同一瓶氧氣中,先后進行不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B. 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C. 在兩瓶相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D. 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相同鐵絲的燃燒實驗
    解析:對比實驗應在“相同的條件”下,應用“相同的方法”,通過實驗現(xiàn)象的不同得到結論。因此研究鐵絲的粗細對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影響,應在兩瓶相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用“粗”“細”鐵絲進行相同條件下的實驗。
    答案:C
    例5:如圖所示,兩個裝滿氧氣的集氣瓶,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分別迅速插入瓶中,觀察到木條都復燃,并且在甲中燃燒比乙中更旺。上述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氧氣具有的性質是
    (1)
    (2)
    甲 乙
    解析:“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具有“支持燃燒”的性質?!凹字腥紵纫抑懈闭f明甲瓶氧氣濃度大于乙瓶氧氣,而開始時氧氣是相同的,說明乙瓶倒放時由于氧氣密度大于空氣而向下沉,導致乙瓶濃度變小。
    答案:(1)氧氣能夠支持燃燒(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順序可顛倒)
    上述反應的共同點:①都是物質和氧氣的反應;反應都伴隨發(fā)光、放熱 現(xiàn)象。
    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xiàn)性質
    氧氣的用途
    【觀察】上述變化的文字表達式:有何特點?
    鎂+ 氧氣 點燃 氧化鎂
    紅磷 + 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碳 + 氧氣點燃 二氧化碳
    硫+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鐵+ 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石蠟+氧氣點燃 水+二氧化碳
    知識點3: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1、化合反應:(1)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2)特點:“多變一” A+B→AB
    2、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
    【典型例題】
    例1:鹽加入水中得到鹽水是否為化合反應?為什么?
    解析:不是。因為鹽與水形成鹽水不屬于化學反應,而化合反應是化學反應的類型。
    例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B、凡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發(fā)生的反應就屬于化合反應
    C、物質只有和氧氣發(fā)生的反應才是氧化反應
    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既屬于氧化反應,又屬于化合反應
    解析:化合反應的特征是“多變一”,而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化合反應也不一定是氧化反應,二者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而不是專指物質跟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與氧氣的反應只是氧化反應的一種形式,C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是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
    答案:D
    四、應考錦囊
    知識點1:氧氣的物理性質,通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
    知識點2:氧氣的化學性質,要熟記涉及到的表達式及實驗現(xiàn)象,以選擇題形式為主
    知識點3: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反應類型的判斷通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
     燃燒現(xiàn)象的描述:物質燃燒有三個明顯現(xiàn)象,我們按“一光二熱三生成”描述。
     易混點:(1)燃燒與點燃的區(qū)別:燃燒是反應的現(xiàn)象,點燃是反應條件。
    (2)物質和氧氣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分兩類:反應劇烈的叫燃燒 ,不劇烈、緩慢的叫 緩慢氧化反應
    燃燒與緩慢氧化的區(qū)別是:①都有 放熱 現(xiàn)象;②都是 氧化 反應。
    (3)可燃性與助燃性的區(qū)別:可燃性是指 自身燃燒;助燃性是指 支持其他物質燃燒,自身不燃燒 。
    (4)煙和霧的區(qū)別:煙是 固 體,霧是 液 體,描述時不能混淆。
    五、本講小結
    氧氣是初中化學的代表物質,本節(jié)我們對氧氣進行了具體辨析。其中,氧氣跟碳、硫、磷、鐵、石蠟的反應是本節(jié)的重點,大家要按照“根據(jù)現(xiàn)象得結論”的規(guī)律,掌握五個反應的現(xiàn)象及文字表達式,同時要學會“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xiàn)性質”的規(guī)律。
    ☆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現(xiàn)象:
    物質 實驗現(xiàn)象 反應表達式
    磷 在空氣中①劇烈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②放出熱量③產(chǎn)生大量白煙
     文字表達式:紅磷 + 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符號表達式:P + O2 點燃 P2O5
    碳 在空氣中保持紅熱
    在氧氣中①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②放出熱量③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文字表達式:碳 + 氧氣點燃 二氧化碳
    符號表達式:C + O2 點燃 CO2
    硫 在空氣中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在氧氣中①劇烈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②放出熱量③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瓶底放水吸收) 文字表達式:硫+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符號表達式:S + O2 點燃 SO2
    鎂 ①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白光②放出熱量③生成白色固體 文字表達式:鎂+ 氧氣 點燃 氧化鎂
    符號表達式:Mg + O2 點燃 MgO
    鐵 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在氧氣中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②放出熱量③生成黑色固體(Fe3O4)
     文字表達式:鐵+ 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符號表達式:Fe + O2 點燃 Fe3O4
    石蠟 在 燒杯內(nèi) 壁上有無色液滴生成,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文字表達式:石蠟+氧氣點燃 水+二氧化碳
    *鐵燃燒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鐵、鋁在空氣中不可燃燒。
    六、超前思維(制取氧氣)
    1、工業(yè)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 。原理
    2、實驗室可以用分解 或 的方法制取氧氣
    3、在化學反應里能 其它物質的 ,而本身的 和 在化學反應前后都 改變的物質叫做催化劑。
    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用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以上兩個文字表達式有何共同特點:
    5、兩種實驗室制氧氣所用的發(fā)生裝置一樣嗎?
     因素決定發(fā)生裝置的選擇, 因素決定收集裝置的選擇。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
    一、選擇題:
    1、對氧氣物理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極易溶于水 B、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略大
    C、在-183℃時變成無色液體 D、在-218℃時變成白色固體
    2、要除去密閉容器內(nèi)空氣的氧氣,并不使混入其他氣體,在其中燃燒的可燃物可以是( )
    A、硫粉 B、木炭 C、鐵絲 D、紅磷
    3、證明集氣瓶里盛的是氧氣,其最簡便的方法是( )
    A、能使蠟燭燃燒的是氧氣
    B、測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氣的是氧氣
    C、放入帶火星的木條,可使木條復燃的是氧氣
    D、放入發(fā)紅的木炭后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一瓶一定是氧氣
    4、判斷硫在氧氣里燃燒是化學變化的主要依據(jù)是( )
    A. 放出大量的熱
    B. 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
    C. 物質的顏色發(fā)生變化
    D. 固體變成液體最后變成氣體。
    5、下列有關氧氣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B、它能跟所有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C、在氧化反應中一般都有熱量放出
    D、物質跟氧氣的反應都能發(fā)光放熱
    6、硫、碳、蠟燭燃燒中的共同現(xiàn)象是( )
    A、都只有氣體生成 B、都有淡藍色火焰
    C、都發(fā)光放熱 D、都有水珠生成
    7、關于氧氣現(xiàn)象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蠟燭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生成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D、硫磺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并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8、下列關于氧氣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氧氣可供登山運動員呼吸
    B、液氧用于宇航飛行器發(fā)動機的燃料
    C、氧氣用于氣焊、氣割時氣體燃料的助燃劑
    D、氧氣可用于煉鋼工業(yè)
    9、下列操作中,可以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是
    A. 觀察氣體顏色 B. 聞氣體的氣味
    C. 插入燃著的木條 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0. 下列各物質與氧氣反應后的生成物,在常溫下為氣體的是 ( )
    A. 木炭 B. 紅磷 C. 鐵絲 D. 鎂條
    11. 做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的實驗時,預先在集氣瓶里裝少量水或細砂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止瓶底炸裂 B. 降低瓶內(nèi)溫度
    C. 增加氧氣含量 D. 吸收生成的物質
    12. 氧氣廣泛用于煉鋼、焊接或切割金屬等,這些應用依據(jù)氧氣的性質是
    A. 不易溶于水 B. 密度比空氣略大
    C. 無色、無味的氣體 D. 與其他物質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
    13.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選用紅磷是因為反應可以耗盡氧氣,生成固態(tài)的五氧化二磷
    B. 燃燒匙中的紅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 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換成硫或木炭
    D. 本實驗可以證明空氣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氣體
    二、填空題:
    1、用符合題目要求的序號填空:
    ①氧氣 ②空氣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五氧化二磷 ⑥四氧化三鐵
    ⑴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的氣體是
    ⑵有刺激性氣味并且污染空氣的氣體是
    ⑶屬于黑色固體的是
    ⑷支持燃燒的氣體是
    ⑸屬于白色固體的是
    2、現(xiàn)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氣味的氣體C。D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試判斷A、B、C、D各是什么物質,請將答案填在空格內(nèi)。
    A是 ;B是 ;C是 ;D是 。
    3. (1)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如果一開始就把紅熱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氣的集氣瓶下部,會出現(xiàn)怎樣的后果,為什么?正確的操作應是什么?
    (2)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鐵絲要繞成 狀,這是為了
     。鐵絲一端系火柴棒,這是為了 ;點燃火柴,待火柴 時緩慢地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4、關閉止水夾a、b、c,使過量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盛有空氣的等容積的甲、乙兩瓶中同時燃燒,如圖所示,試回答:
    (1)燃燒停止并冷卻,若打開止水夾a、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若打開止水夾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3)若打開止水夾a、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答案 B D C B BD
    題號 6 7 8 9 10
    答案 C BC B C A
    題號 11 12 13
    答案 A D A
    二、填空題
    1、⑴ ①②③; ⑵ ④;⑶ ⑥;⑷ ①; ⑸ ⑤。
    2、A:O2 B:S C:SO2 D:CO2
    3、(1) 木炭不能繼續(xù)順利燃燒,甚至很快熄滅;因為把紅熱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氣的集氣瓶下部,燃燒生成的熱和二氧化碳會將中上部尚未起反應的氧氣排出(或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較大,沉積于瓶底),使燃燒不能繼續(xù)進行,應該由上而下緩慢插入。
    (2) 螺旋;提高鐵絲局部溫度;將鐵絲引燃;臨近燒完
    4、(1)水進入左瓶 耗氧,生成固體氣壓減小
    (2)沒什么變化 耗氧,產(chǎn)生氣體,氣壓不變
    (3)水進入兩瓶 耗氧,氣壓總體減小